宋慧娟 张龙华
摘 要:目前,我国在动车组方面的研究和建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取得如此成就的背后,是对安全问题的一丝不苟。本文基于高速动车组的安全保障义务,从轮轴压装、车轮内孔、车轴轮座三個角度,对高速动车组在例行检修过程中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检修过程中常见故障的表现状况,发现故障形成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高速动车组的安全运行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轮对;检修;
引言
高速动车组作为一项高投资、专业化的工程,任何环节的疏忽大意都可能使整个工程毁于一旦。为了使高速动车组能够安全有效的运行,在方便旅客出行的同时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有必要对高速动车组的轮对检修这一重要环节进行研究,不留下任何一处安全隐患。这不仅能够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的出行质量,也对加速我国动车组工程建设、提高我国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速动车组轮对检修概述
高速动车组因其属于铁路运输的一种,所以也被称为高铁,在车次中以大写字母G开头。这类列车的最大特点就是速度快,他们在正常情况下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00km/h以上,因此高速动车组对于轮对的要求也很高。高速动车组的轮对作为其走行单元,是车体与轨道直接接触的部分,可以将车体动力通过相互作用传递于轮轨。正因为高速动车组的轮对发挥着传输作用力的功能,所以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般来讲,高速动车组的运行里程每达到120公里,就需要对轮对进行大修,高速动车组的轮对检修会对列车运行质量和运行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在实践检修过程中,维修人员按照专业的检修程序对动车轮对进行分解后,往往会发现比较类似的问题,包括车轮和车轴表面的划伤、车轮内孔尺寸变大、车轴轮座锈蚀等问题,为检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些现象,清晰的认识到问题之所在,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高速动车组的运行安全。
二、高速动车组轮对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车轮和车轴表面划伤
在高速动车组轮对中,车轮与车轴间往往存在过盈量较大的现象,这时就需要采取冷压的方式对其进行压装,之后利用注油的方式完成退卸。在进行注油退卸的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车轮和车轴表面划伤的情况,这种情况看似虽小,但是当表面划伤的深度超过一定范围后,车轮和车轴就将面临报废的命运。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轮轴压装之前对配合面没有进行认真的清理,表面有毛刺等存在,在压装时就很容易使配合面遭受划伤,同样在车轮的注油退卸中,粗糙的表面无法形成分布均匀的油膜,会加剧划伤的程度。二是在进行车轮退卸操作中,注油压力和注油时间往往不能达到标准,导致压装部位形成的油膜质量较差,在退卸中就容易造成车轮和车轴表面的划伤。
(2)车轮内孔尺寸变大
在高速动车组的轮对检修中,退卸下来的车轮需要放置8小时,之后需要对这些车轮的尺寸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大部分车轮在经过放置之后,内孔的尺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大,甚至有的车轮因为内孔变大过于严重,已经达到了报废的程度。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虽然高速动车组的车轮硬度很大,但是在长时间高负荷的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形变,导致内孔尺寸出现偏差。二是在对车轮进行压装过程中,内孔表面也会因为高强度的挤压,使得刻在车轮内孔表面的突起纹理逐渐磨损,导致车轮内孔尺寸变大,这种尺寸的变化虽不明显,但足以对高速动车组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3)车轴轮座锈蚀
在车轮退卸完成之后,车轴轮座往往容易发生锈蚀现象,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车轴轮座,在车轮注油槽的部分位置也能找到锈蚀的痕迹,轻微的锈蚀痕迹可以通过及时清理解决,而严重的锈蚀则会使零部件达到报废标准。在动车组出厂之前,会对注油孔等容易锈蚀的部位进行汽化防锈处理。然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大部分动车组的注油孔的注油堵密封效果不是很好,列车在高速运行的过程中,由于高温和相对气流的同时作用,车轴轮座等部位先前存在的汽化防锈油很容易挥发殆尽,使防锈效果迅速下降。随着高速动车组的持续运行,防锈油已经无法抵挡外界环境的水汽和灰尘的不断侵蚀,导致车轴轮座出现锈蚀现象。
三、针对轮对检修问题的解决措施
第一,车轮和车轴表面划伤的问题在动车轮对的检修工作中最常见,为了能够减少这类现象的发生,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在新车轮出厂前的压装环节,应当使用砂纸对车轮和车轴的重点部位进行认真的打磨,尽量清除部件表面残留的颗粒和毛刺,打磨完毕后还要对车轮和车轴的外观情况进行仔细检查。之后在压装过程中,需要在压装结合部位均匀的涂上足量的润滑油,使其表面能够有效形成润滑层,同时在车轮退卸过程中也要严格控制注油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润滑效果,将车轮和车轴表面划伤的概率降到最低。
第二,车轮内孔尺寸变大是维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高速动车组的设计有自身的精确性,所以对于零部件的尺寸要求比较苛刻,微小的尺寸变化都能够使零件达到报废标准,极大的增加了维修的成本。因此要求相关检修人员应当尽可能的减少对于动车轮对的压装和退卸次数,减少不必要的返工和重复操作,以此来减少车轮内孔的形变几率,从而使动车轮对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此外在动车轮对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对车轮内孔的合理形变范围进行明确,科学的限定车轮内孔尺寸的超差标准,使每一个车轮都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
第三,对于车轴轮座及其相关部位的表面锈蚀问题,最好的解决措施就是做好注油堵的密封工作。在对车轴轮座和其他容易锈蚀的部位注入汽化防锈油之后,需要使用生料带对注油堵进行密封处理,进一步增强注油堵部位的密封效果,以减少汽化防锈油的挥发量。完成密封工作之后,在高速动车组的运行使用过程中,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使用时间的不断增加,还需要对密封部位进行保养,定期对注油孔进行汽化防锈油的添加,使注油孔时刻保持适宜的防锈环境,确保车轴轮座及其他易锈部位始终保持最佳的防锈效果。
四、结语
总的来说,高速动车组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建设工程,逐渐成为我国交通体系中运客量最大的一种交通工具,因此在高速动车组的前进道路上,不允许有任何安全方面的疏忽和纰漏。高速动车组的轮对虽然看似只是简单的零部件,却属于整个车体动力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检修同样遵循着科学而严格的标准,可以说我国高速动车组不断发展的背后,是无数检修人员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
参考文献:
[1]张文臣.各国高速动车组检修限度及检修工艺现状阐述[J].科技视界.2016(04).
[2]韦皓.中国高速动车组运用检修状况与发展[J].铁道机车车辆.2017(10).
[3]郭铁军.高速动车组检修运用安全质量探析[J].科技视界.2017(12).
[4]马千里.中国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建设规划研究[J].中国铁路.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