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灵灿
[摘要]地铁照明在地铁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影响车站整体装饰效果,也能影响乘客在地铁车站环境中的情绪与安全。车站照明设计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如地铁照明中的应用效果和节能效果。并从多方面提出地铁车站照明设计宜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地铁工程;照明设计;节能
文章编号:2095 - 4085( 2018) 03 - 0037 - 02
1 車站照明设计的影响因素
1.1 照度
在一般情况下,灯具长期使用后亮度往往会相对降低,尤其在使用六个月或一年后,灯具的亮度会大幅度减弱。并且,当饰面材料的反光程度削减后,照度也会对应降低。根据相关要求,地铁站台大部分区域的灯光照度需要保持在150~ 200 lx的范围内,而人们的等候区域照度则要求为200~ 250 lx,在部分通过性区域,设计人员可以适当减弱亮度,促使乘客加快步伐,尽快达到等候区,提升人流速度,而在楼梯口等危险区域,其亮度可以升到至250 lx。在灯具的选择上,宜采用节能、高效、LED“绿色”光源。
1.2 光效、均匀度与炫光
饰面效果对地铁光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大,例如在楼梯口等重点区域,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装饰壁面,有效提升空间亮度,并且在大部分区域均匀光照的前提下,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由于地铁往往属于多层区域,因此,光面材料的应用对于亮度的调节来说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3 显色性
良好的显色性能够营造轻松、舒适的工作氛围,在一般情况下,售票区、站台等工作区域的灯具显色性都应该大于80,不然会让人在长期的工作状态下心情压抑。
1.4 电磁兼容性
对于地铁站的灯具,其需要具备较强的电磁兼容性,由于地铁站工作的特殊性,这要求应该加强对灯具电磁辐射的控制,其谐波总量需要控制在l0%的合理范围内,从而进一步确保地铁以及相关通讯设备的正常作业,为地铁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2 地铁照明系统的节能对策
2.1 制定合理的照度设计标准
合理的照度设计标准是实行节能对策的基础,但现行的照度标准多为给出大区域的平均照度,一般为站厅高于或等于站台、楼梯口等地方。但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明显发现地铁车站拥挤程度由高至低的排序为:扶梯和楼梯、地铁站台、站厅。同时站厅只是人们行走的区域,不会有太多的停留,而站台是人们进站等待的地方,停留时间较长。改善灯具布局、采用节能灯具地铁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承载着人们出行的重要使命,长期客流量巨大,有很强的流动性,据有关资料显示,不考虑发车间距较长的情况下,人们在地铁车站的消耗时间很短,下车时间更短。因此,在地铁车门处和站台的两端要着重布置灯具很有必要,而站台中间不需要大肆布置用于美化的效果照明。因此建议取消屏蔽门上方的通长照明,只在车门开启的位置设置照明,同时在乘客休息座椅区的上方可以添加色温合理的局部照明装置,节约社会资源的同时增强人性化设计,一举多得。
2.2 车站照明控制模式
车站站厅站台公共区、出入口正常照明采用智能照明调光控制系统,在集中配电及控制的基础上,提高车站照明的可控性、灵活性、方便性,以满足不同运营模式下的照度和均匀度并达到方便运营和节能的目的。智能照明调光控制系统由安装在配电箱内的开关模块、调光模块、网络设备、触摸屏、控制面板及总线等组成,并预留与BAS系统通讯接口。公共区正常照明采用在照明配电室就地集中控制和车控室远方控制。
2.3 区间隧道、高架桥的照明设计
地下隧道区间一般每隔lOm设置LED灯,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交叉布置。在地铁运行出现阻塞、火灾等事故时,开启全部灯具,以保障乘客安全。高架区间每隔30~40m,安装LED灯在接触网立柱上,在线路两侧交错布置。在地铁列车都有配置远近照明灯,乘务人员可以通过观察车载灯了解路线的实际情况,由于远近照明灯可观察到200m远的路线状态,因此,若产生安全问题,乘务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停运地铁,并有序引导人们离开,进一步确保其人身安全。同时,乘务人员还需要及时呼叫维修人员。然而在地铁运行过程中,若隧道中的照明灯全部开启,反而会产生炫光,干扰驾驶人员的视线,所以,在地铁运行过程中,区间隧道开启一半灯具,高架区间可使用大区间照明开闭控制,一般在30—40左右可设置一盏照明灯,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源。在区间检修、维护时,根据车站区间的划分,分段打开区间照明。
3 结语
总而言之,地铁作为城市交通广泛使用的工作,加强对地铁站能耗的控制对于其可持续发展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在满足地铁站稳定运行标准的前提下,加强对细节减排问题的重视,并将减排节能意识落实到各个环节中,构建绿色、环保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 GB 50034 - 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
[2]庄金迅,张九红,刘圆圆.城市地铁站照明节能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0,(05).
[3]张九红,庄金迅,配光曲线在照明计算中的应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