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薪星
[摘要]在生态原则视角下,滨水景观设计才能实现可持续的景观效应,滨河景观一般都是以带状形式出现的,带动着沿岸地块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明显的生态价值。本文就对生态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设计进行探究。
[关键词]生态视角下;滨水景观;设计 文章编号:2095-4085(2018)04-0028-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滨水景观逐渐被当做是人们生活闲暇之余的最佳场所,有着多项功能备受人们青睐。本文就在生态视角下,分析滨水景观设计理念以及设计策略,为滨水景观设计实践提供一定指导。
1 生态视角下滨水景观设计的理念
生态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设计是在节约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上进行的,就景观设计来说,要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需要保证设计的细节,景观设计需要在低碳生态的基础上进行,从细节着手,努力挖掘出能体现出生态原则的内容。在生态视角下景观设计要做到艺术和功能并重,滨水景观要保证自身欣赏价值的基础上,考虑其艺术性,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低碳、节能的手法,降低能源消耗,保证滨水景观的活力。此外,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要保证景观设计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尽可能继承与保持有着历史意义的地物,尊重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习俗等,与地方地形结合在一起,避免盲目建设与改造。比如,可以选择使用地方的植物材料,在景观设计中融入本地生活习俗元素,增强景观设计的文化继承性,并突出生态理念。
2 生态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设计措施
2.1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生态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地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因素,充分利用地方自然资源,像沙滩资源、温泉资源、高地资源等,实际项目景观设计中可以将这些资源融入其中,考虑到项目地点周边的地形环境,充分利用地方可利用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发挥出资源优势,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景观。当然,景观设计在利用地方资源的同时,还要保證滨水景观生态的稳定性,确保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在景观生态学原理基础上,生态设计在滨水景观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控制滨水景观对水环境的破坏,尽可能连通城市水体,保证滨水景观环境调节作用的发挥,积极发挥出整个生态系统处在平衡状态。同时景观在天然状态下,保留湿地的原有生态环境,为各种生物创造出更为有利的生存环境。景观植物的良好配置,考虑到不同植物的差别,像植物的灌木、草木差别,挺水、浮水、沉水差别等,将这些层次上的植物进行优化搭配设计,综合考虑不同植物的功能。比如,茎叶发达的植物,有较强的水流阻挡作用,有助于沉降泥沙,如芦苇、香蒲、水葱、麓草以及灯芯草等;凤眼莲、睡莲以及荷花等,有着吸附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还能有效的输送氧气,便于微生物在湿地环境中纵深扩展。当然,还是要利用地方植物资源,避免出现植物无法适应地方环境的情况。
2.2 维系生态系统平衡,发挥水体净化优势
在滨水生态环境景观设计中,水体净化是十分重要的,水体净化的方式主要是有两种,分别是生态系统自身净化,以及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应用。生态系统自身净化,需要通过自然界的水循环来实现,利用水体沉淀以及微生物实现水质的良好改善和净化水质的目的。在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应用中,可以通过在水中种植有净化能力的植物,像凤眼莲、水葱等,实现生物水质净化处理,维持滨水景观的生态与美学统一,将功能设施与景观设计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滨水景观的审美功能,并达到较好的改善水质的功能,确保景观设计中生态原则的体现。当然,在景观设计中,要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避免景观设计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2.3 多元化的设计,注重景观设计的综合开发
滨水景观设计的功能多样,以满足人们多样性以及复杂性的社会活动需求,特别是在一些现代化大城市中,滨水景观更是人们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这样看来,滨水景观设计需要成为一个集休闲、文娱、餐饮、居住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在生态视角下,滨水景观要进行多元化设计,满足人们各种需求之外,还要保证建设的生态性,可以设计出一定停车区域,减少滨水景观内的机动车使用,保证滨水景观良好生态环境。另外,也要保证景观设计的开发投入力度,与开发商保持密切的联系,确保开发商能按照实际生态原则进行建设施工,在土地资源整合规划中,调动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优化滨水景观设计的决策,积极推动滨水景观城市设计的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文明进步,实现景观的现代化创新设计。
3 结语
生态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设计探究,需要坚持景观设计生态理念,优化景观生态设计决策,充分利用地方自然资源,创新景观设计,注重生态景观的修复功能,发挥出滨水景观设计的各项功能,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人们活动娱乐方式,保证地方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得到良好的应用,保障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东,陆伟,王津红.人性化视角下的河岸滨水区景观的生态恢复设计[J].设计,2016,(13):24-25.
[2]王江萍,聂爽.低碳生态视角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分析[J].华中建筑,2012,30(06):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