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琦
《千里江山翠履裳》系列缂丝高订女鞋
“90后”羌族姑娘张居悦大学毕业后,怀着对羌绣的热爱,在成都宽窄巷子摆地摊卖羌绣,实践自己的羌绣梦。
2015年,她带着平日里做的羌绣挂件来到了上海,希望羌绣能够走出大山,被更多的人知道。
这一年,国家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机缘巧合下,张居悦作为非遗传承人,在上海大学参加了此项培训。
张居悦说,得益于此次培训,她开始对品牌有了初步认识,并慢慢摸索研发设计产品,将传统的羌绣与现代生活相融。目前,她已开发出六大类产品,并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创意公司。
从2015年研培计划启动以来,已有超过万人参加了该计划,2017年参与大学已达78所,到2020年,参加人数将超过10万。研培计划的目标是,“将非遗之美转变为一种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新时尚,让非遗重同当代生活。”
作为研培计划的承办高校之一,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累计举办了金属锻造研修班、青海果洛培训班、竹艺研修班等16期非遗研培班。张居悦是第一期的学员。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运营总监章莉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PACC的研培特色是通过“非遗跨界创新融合模式”,让非遗传承人牵手设计师、艺术家、品牌机构、青年群体,共同挖掘非遗之美。
据了解,每期研培课程为期30天,其中三分之一用来教授理论课程,三分之一用来参观调研相关企业,剩下三分之一时间留给设计师与传承人共同探索创作作品。
周爱华是SHEME品牌跨界项目创意总监,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跨界合作是双方其同的诉求。一方面,设计师希望从传统手工艺中寻求灵感与创新;另一方面,手艺人也希望突破自我局限,创作出更多适应现代生活的产品。
在PACC的平台上,周爱华多次感受到传承人希望提升自身眼界与创新力的愿望。
SHEME的品牌特色是将蜀绣大量运用于鞋履之上,让国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一次,周爱华以“蜀绣的再设计”为主题,在PACC作讲座。结束后,便有苗绣的传承人主动找到周爱华,表达合作愿望。
张居悦这几年也一直与PACC保持着合作。通过PACC的牵线,她得以与时尚设计师秦旭牵手,其同完成了一套黑色羌绣法式礼服,在巴黎著名的高级定制圣地Les Suites进行为期一周的盛大展不。
截至目前,PACC特邀参与非遗跨界的设计师和艺术家超过50人,完成跨界作品400多件,包括服饰、箱包、首饰、公共艺术等多个系列。
三年时间里,童莉莉接触了上百位传承人,她发现传承人虽然技艺高超,但他们不可避免地存在自身的局限性。“目前中国的非遗传承人群技艺精湛,手艺娴熟,但是在创新发展能力上有所欠缺。”
理论学习与调研结束后,传承人既可以选择自主创作,也可以选择与设计师联手。
一期期培训做下来,章莉莉认为,传承人与设计师牵手合作,可以让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在短时间内出品较为成熟的作品。
一手牵着设计师,一手牵着传承人,PACC扮演着媒人的角色。如何才能让传承人与设计师更加有效地对接,章莉莉找到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我们会让传承人和设计师分别进行自我介绍,再给他们一段时间自由交流,之后,在听取他们各自愿望和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最终形成设计师与传承人搭配的小组。”章莉莉介绍,一开始并没有这么多设计师愿意参与,一期期培训做下来,其他设计师看到了跨界的作品,了解到了非遗的魅力,开始逐步加入进来。
设计师何然用“如鱼得水”来评价这个平台。周爱华说,每期培训她都会参加,以寻找感兴趣的非遗技艺进行跨界合作。
在这个平台上,周爱华先是与苗绣、缂丝传承人进行了合作,2018年她又和牦牛绒纺织技艺的传承人跨界合作创作了《云上的卓尔克》系列作品。
“我们以前只知道羊绒,这回是第一次听到牦牛绒。平均下来,30头牦牛的绒毛才能织成一条牦牛绒的围巾,足见其珍贵。”周爱华说。
设计师与传承人跨界合作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章莉莉认为,高校这个平台的优势在于,帮助传承人和设计师之间交流沟通。
童莉莉解释说,很多传承人的生活比较单一,每天面对的是蓝天白云大山。羌绣传承人张和琼来上海参加阿坝织绣研修班。她一连用了好几个“第一次”形容这段经历:“我做了34年羌绣,第一次坐上了飛机,第一次来到上海,第一次与设计师合作,看到了这么多的服装样式。”
合作时,设计师在表述时经常会用到专业词汇。比如讲到商业化、商业体系等内容时,受制于生活环境的差异,传承人往往理解不了,同时又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
这时,平台便起到了翻译的作用,“我自己也是做设计的,又对双方都很了解,我会用我的经验帮助他们沟通并给出建议。”章莉莉说。
章莉莉认为,设计师与传承人合作的前提一定是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尊重传承人,要对传承人及其手工艺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设计师只有体验过传统手工艺,做出来的产品才会更加接近传统文化的原貌。”
“传承人日复一日地接触手工艺,新鲜感早已消失。而设计师要有发现美的眼光,并有原创设计力。”周爱华说。
索朗当周与足巴甲两兄弟是牦牛绒纺织技艺的传承人,他们一直尝试将这门技术换一种方式延续下去,但一路走来并不容易。牦牛绒每年的产量很小,并且产品发展单一,目前只有围巾。
与索朗当周、足巴甲结成合作小组后,周爱华给出的创意是将牦牛绒运用在高级定制女鞋设计上。
一开始,索朗当周和足巴甲对这一设计并没有把握。藏族人的马靴多采用牛皮、马皮制成,结实耐用,而牦牛绒细密柔软,将反差如此巨大的材质相融合,是两人从未想过的事情。
相较于两兄弟,周爱华对这次的跨界设计有一定信心。经过反复的计算、修改、裁剪,靴筒在廓形上做了自然的折皱工艺,既提高了舒适感,又保留了藏靴的传统功能。
周爱华说,即便传承人一开始对你的设计感兴趣。但双方真正进入到合作设计阶段,确实会存在理念差异。“他想要的东西和你想要的并不一定一样。”
在与苗绣传承人合作时。周爱华与对方就经过了多次磨合反复。“传承人开始对我们的设计并不认可,认为应该遵循传统的图样。我们反复跟她说明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并且多次实验,按照她的想法做一版,按照我们的设计做一版。最后效果出来后,她还是认可我们的设计的。”
经过与多位传承人合作,周爱华总结出了一套合作模式,“我们先把他的东西了解透,看他的技艺哪部分我们可以直接用,哪部分是希望他能有所改动的。”
设计师与传承人双方各有自己的坚持,取舍也是一种融合碰撞。
对于色彩的选择,设计师和传承人总有自己不同的喜好。童莉莉曾给藏绣的传承人做配色,她发现,无论绣线的颜色有多少种,藏绣传承人总会挑黄色系的。
“我问他们,为什么选黄色,黄色太跳了,平时生活用不到。他们就说黄色好看。后来我们了解到,这和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相关。这样的配色做出来的产品在当地是有市场的。但如果是在上海,我们就会配一些比较稳重的颜色。其实,不同的设计师面向的是不同的市场。”
中国设计的源泉是传统文化。章莉莉说。“传承人绣片上用到的颜色、图形、图案,是设计师怎么也想象不出来的,各民族文化生态的视觉样貌,恰恰是当代设计最好的能量。”
非遗回归当代生活,则需要时尚设计的介入和创新理念的碰撞。在章莉莉看来,这是传承人与设计师相互学习借鉴的过程。
在PACC平台上,已有一些作品完成了从作品到产品的转化。
非遗创新作品想要转化为成熟的非遗产品并不容易。受制于传承人靠手工技艺,且产品成本较高,真正能够实现量产的并不太多。
“传承人并不了解自己处于社会生产链的某个环节。”章莉莉告诉本刊记者,曾有品牌方向她反映,传承人未能按照约定时间提供绣品。
周爱华也说,如果跟传承人进行长期合作,需要对其进行深入专业的培训,帮助其适应商业化的运营模式。
牦牛兄弟与设计师探讨设计
周爱华介绍,她们在成都有长期合作的蜀绣绣坊。每个绣娘都经过了品牌的专业培训考试,这样一来,既保证了绣片的制作周期,又保证了质量的稳定性。
章莉莉认为,在进入市场的商业化过程中,非遗与消费对象的链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遗手工艺的高级定制,主要形式是与品牌的合作、拍卖或收藏等:另一种是非遗生活设计品,目标是喜爱手工艺的公众。
为了使更多人能买得起、用得起、欣赏得起非遗,必须有效控制手工艺制作的比例,达到成本的有效控制。“比如中国拥有大量不同工艺的织绣类非遗技艺,我们可以选择缂丝和云锦等精美的宫廷手工技艺,进入高级定制市场;选择亲民的土布和苗锦以及部分苗绣针法工艺等。进入公众生活设计品领域。”章莉莉说。
从非遗到作品,再到产品,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不同于单纯的作品,商业化需要考量的因素很多。章莉莉说,他们鼓励设计师做能够控制成本的作品,以便直接对接市场。但这一要求似乎又存在矛盾之处——设计师的创意会被成本所束缚,制约了其创造力。
一件非遗创新作品既想要得到大家的关注,又要带动实际的消费,设计与成本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
研發一个新IP,再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一系列开发,是章莉莉目前认可的模式。
比如,苏州王氏第六代缂丝传承人王建江与SHEME设计师李丹、海派设计师苗海燕以《千里江山图》为灵感来源,共同跨界创作了《千里江山翠履霓裳》系列缂丝高订女鞋、箱包和礼服。
“这一主题我们用了半年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孵化。其中既有用于展览,以求传播效果的作品,也有一部分日常款。”章莉莉说。
比如。周爱华与四川蜀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玉英合作设计了《芙蓉韵》系列作品。在形象款芙蓉超高靴诞生后,他们又推出了多款适合日常穿着的凉鞋、单鞋,这些生活款最终上架售卖。
“先做一个‘妈妈,‘妈妈可能是高级定制、比较震撼的大件作品。在其基础上再孵化一群‘孩子,‘孩子们手工部分价格相对较低,易于控制。”章莉莉作了个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