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家“忠恕”之道看当代道德问题

2018-10-24 08:49芦越
卷宗 2018年19期

摘 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思想之一,先秦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构建了一套伦理道德体系。其中,儒家思想中的“忠恕”之道为当代众多道德问题的产生予以了价值伦理角度的解释与回答。在忠恕之道的道德伦理思想基础上分析、评判当代的部分道德问题,并尝试予以可能性的解决方案,对于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忠恕;道德问题;复兴价值

春秋动荡时期,孔子提出了一套以“仁”为核心范畴的思想体系,其精神内涵涉及政治、伦理等诸多领域。这套建立于血缘亲情基础上的儒学体系影响巨大,直至今日,其背后所倡导的部分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仍能够为当代所用,忠恕之道作为其仁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道德实践思想的代表内容之一。本文将从当代较为典型的一些道德问题入手,在先秦儒家忠恕思想的基础上挖掘当代道德问题背后所揭示的内容以及可能的缓解措施。

1 “忠恕”在当代社会

1.1 忠恕何为

在被问及何为“仁”时,孔子曾答曰:“爱人。”在这种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和核心范畴的思想中,忠恕之道便是其具体将“仁”展现于行为思想中的重要方式。对于忠恕之道,孔子曾将其定位为“仁之方”。何为忠恕之道?对于这一问题,诸多大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解释:一部分人将“忠恕”之道的具体内涵归结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将“忠”与“恕”作为相互并列的两个方面——忠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恕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种说法各有侧重和其存在的价值,而本文在此所探讨的先秦儒家的“忠恕”之道则更倾向于后者,忠与恕作为儒家实现道德价值、从事道德实践的两种基本理论支撑,共同构成了儒家“为仁”的具体方式。

至此,在明确了本文所要阐明的“忠恕”之道的基本思想主张后,将对其具体内涵作进一步解释。在忠的方面,施行忠的关键在于“能近取譬(《雍也》)”,即能够从自身当中取譬,自己想要求得什么,同时也能够譬喻到他人。当个体在谋求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时,也应当顾及他人,当个体想要以何种方式来对待自己时,推己及人,同样应当以该种方式对待他者。如果说“忠”是儒家道德价值体系从人之所求的正面思维的阐释,那么“恕”便是与之相对应的反面实践方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便是勸告众人在日常的道德活动中,自我所厌恶或是不想要求得的,莫要强加于他人。至此,可以看出忠恕之道这一价值理论的核心在于推己及人的道德实践要求,“它是从‘能近取譬到‘仁者无不爱也(《尽心上》)的过程[1]” ,不论是所欲还是不欲,个体都应当从自我内在的需求体验出发,以推出作用于他者的行为态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先秦儒家所提倡的忠恕之道,是以个人的内在体验为行为方式的衡量标准的。

1.2 从“忠恕”论当代道德问题

儒家思想之重要深邃,便在于它能够历久弥新。当今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飞速发展,诸多新的道德问题也应运而生。

以“当一位老人摔倒时,应不应该扶起他”为首的一系列新的道德问题成为当代人所反思的内容之一。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时代的道德问题反映了该时代的精神价值追求。在古代,孟子所讲述的落井之例从未被当时代的人所质疑,而反观当下,当与之相类似的情形出现在世人面前时,诸多因素的合力使得人们不再能够不假思索地将人扶起,反而更习惯于做一位“旁观者”。而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从某种角度上便是由于部分人企图利用他人的忠恕之情来行违背忠恕原则之事,这是对于该道德原则的破坏与分裂。按照忠恕原则的逻辑结构,当个体面对受伤的他者时,他会因联想到自身在遇到同样境况下会渴求救助而选择帮助他者,这也正是人们在未出现此类道德问题前的普遍实践行为,然而,那些假意受伤的他者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价值原则,做出了不义之事。这一举动本身便已经违背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而当这种违背道德原则的行为成为一种不良风气扩散开来时,便迫使人类开始拒斥忠恕之道背后的价值原则,人人为了自保而不再愿意由心而发,推己及人,从而成为了愈加冷漠的旁观者。自此,忠恕之道背后的道德闪光点逐渐被遮蔽,因为当代个体不愿其成为被人利用的突破口。

此外,不仅仅是“救与不救”的问题成为了当代社会所探讨的重要道德问题,经济背景下的以“地沟油”为标志的一系列问题也为世人议论纷纷。此类道德问题的出现亦是对于忠恕之道缺失的表现之一。深究其原因,与当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有着重要关联。在经济发达的当代,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交往关系早已被以利益为纽带的新型交际关系所取代,而在这种新型关系之下,个体之间的隔阂加剧,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更多的建立于经济、利益的往来,这种较为“冷漠”的人情使得人类难以遵循儒家建立于差等关系之上的忠恕原则,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联是微弱的,他人的生死于自我而言的意义远小于金钱、利益的自我满足。因此,忠恕之道在与现时代人类所追求之潮流的不符状况下而被遗忘、抛弃。

1.3 忠恕之道的复兴价值

诚然,忠恕之道是建立在儒家的差等之爱的理论构架之上的,但这并不能作为当代人遗弃其思想的借口,“孔子以孝悌为‘仁的本始,又强调‘为仁由己,他更重视由真挚的‘亲亲之情而升华为普遍‘爱人的内在道德意识”[2]。儒家所讲求的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法,忠恕之道的普遍价值就在于它从自我和他人的角度出发,试图为人类建立道德实践的准则。在当代社会,上述道德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人类今日的道德价值体系的诸方面内容,而儒家忠恕之道的复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忠恕之道的复兴,不仅仅是对于传统文化中精华价值的再一次肯定,同时是为社会建构普遍道德准则所提供的理论构想之一。当个体能够秉承推己及人的价值原则时,其在社会发展、人际交往之中便更易获得共赢,协同他人一同获得价值的最大实现。此外,忠恕之道背后彰显着人性的伟大与宽容。无论是“己所欲”还是“己所不欲”,能够拥有此种道德原则的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是一位豁达之人,个体不应当仅以自身利益诉求的实现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还应当从自我的本心出发,由个人的内在体验而推及对于他人的有利行为,在面对一些不愉快时,个体亦能够尝试着去理解与包容。在忠恕价值思想的影响下,诸如上述道德问题的困境便会有所缓解,当社会中的人人都能够以己度人,而非利用他人之善以行自私之行时,整个社会便更易于和谐稳定。

1.4 忠恕之道的实践困难

当然,尽管上文中肯定了忠恕之道所代表的内在核心精神,但就其本身而言,其作为一种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的道德实践原则,却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道德实践情况。虽然孔子已经将忠恕之道的表达抽象上升为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普遍关系问题并试图将此原则推及至全体,但是该思想现今还并不能称为一种具有绝对普遍意义的道德公理。儒家所讲求的思想,虽涉及诸多情形,却并非对于所有境况的绝对把握。当个体施行忠恕之道时,这种建立在纯粹个体体验下的标准便难以具有普适性,个体的欲望并不能完全代表他人的所思所求,甚至会出现“己所欲”为他人之“所不欲”的截然相反的情况。因此,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倘若一味地执着于忠恕之道,也并不一定利于个体以及群体的发展。

2 结语

综上,建立于血缘亲情之上的忠恕之道是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背后所代表的推己及人的个体与他者之间的价值原则能够为当代社会部分道德问题的解释与解决提供理论思路,但倘若想要将其升华为一种建构于人与人之间的普遍道德原则,则还需要将其思想与当代社会价值体系相融合,这种融合绝非对于忠恕之道的完全抛弃,而是在遵循了其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进行一种由亲亲之间的关爱向普遍准则的飞跃,使其成为一种适用于当下时代的新型儒理念。

参考文献

[1]胡启勇.《“忠恕之道”及其实践困境》[A].苏州大学学报.2008(1)

[2]李存山.《先秦儒家道德的信仰、情感和理性》.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2016

作者简介

芦越(1997-),女,保定市,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哲学专业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