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8-10-24 09:25李志海
健康大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超声检查应用价值

李志海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将超声检查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在2016年11月~2017年4月间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声像。结果:168例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高达8167%(154/168)。结论:将超声检查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不同病理类急性阑尾炎有不同的超声征象,因而极有利于不同病理型阑尾炎的确诊,可以有效缩短诊断时间,提高诊断精准性,值得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诊断;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212-02

前言

急性阑尾炎作为临床最常见急腹病症之一,可病发于每一年龄段,发生率极高。传统诊断方式大多以患者机体体征、临床病症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依据,但受部分患者机体体征和临床病症的不典型性,患者阑尾具体位置变化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诊断的及时性和精准性[1]。伴随着超声检查方式的大范围应用,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了有效理论依据。本次研究对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68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究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现进行如下報告。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对在2016年11月~2017年4月间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声像进行回顾性分析,168例患者均在术前实施超声诊断,在术后被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其中100例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年龄:(5~77)岁,平均年龄:(3676±1636)岁;病程:(012~l4)d;机体体征:右下腹反跳痛、压痛,时而不明显;主要临床病症:恶心、呕吐、阵发性/持续性右下腹疼痛、阵发性/持续性脐周疼痛、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12研究方法168例患者均实施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均用线阵式高频探头、凸阵式低频探头以及EUB-52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将线阵式高频探头频率控制在(75~100)mHz、凸阵式低频探头频率控制在(26~35)mHz[2]。患者采取仰卧式,探头以常规模式在患者右下腹进行扫查,而右下腹扫查未发现显著异常声像患者实施全腹扫查;低频探头、高频探头联合应用,将其置于患者腹部压痛最显著部进行连续性扫查,并逐步缓慢增加压力,推开周围组织,促使阑尾图像充分显示;随后再观察阑尾大小、形状、边界、管壁是否增厚性状;再观察阑尾周边部位、内部回声、腹腔、盆腔是否发生胀气、积液,局部肠管是否扩张等;与此同时,在超声显示异常回声区域,用探头增加力,注意观察是否有反跳痛阳性和探头压痛阳性。

2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168例患者中154例患者患有急性阑尾炎(49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0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例阑尾周围脓肿);14例患者被漏诊,诊断符合率高达9167%(154/168),详情见表1。此外,168例患者中有128例患者的超声图像可见其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26例患者仅可见间接征象(7例患者盲肠后位阑尾);18例患者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4例患者盲肠后位阑尾),急性阑尾炎病症直接征象、间接征象主要表现详情见表2。

直接征象间接征象

(1)阑尾发生肿大:纵切扫描显示“双边征”,呈现蚯蚓样、腊肠状;其短轴切面显示“同心圆征”。

(2)腹腔内出现粪石强回声和声影。

(3)右下腹不均质液呈包块状。(1)阑尾四周产生积液。

(2)大网膜发生位移。

(3)右下腹淋巴结变肿大。

(4)回肠末端和盲肠肠壁加厚,肠管发生扩张。

(5)回肠末端蠕动增多

3讨论

通常情况下,超声图像显示阑尾呈现蚯蚓状,并没有其他特性,阑尾位置的多变性,再加上受肠道气体的影响,难以识别。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由于细菌侵入、阑尾管腔发生阻塞进而导致出现阑尾,超声检查中急性阑尾炎的确诊标准是:阑尾直径大于6mm,阑尾纵切面增粗呈现“腊肠状”,阑尾横切面呈现细小“靶环样”[3-4]。在此次研究中,所有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联合使用低频、高频超声进行扫查,低频探头作用于探测阑尾处深度和广度,进而显现病变范围和周围组织结构间的联系,但又不能充分显示阑尾自身,而高频探头刚好能够有效改善这不足之处,其扫查深度虽然比较浅,但高频探头的放大功能可以清晰、有效显现腔内情况和阑尾结构及其变化,低、高频探头的联合使用进一步提升了超声图像的显示阳性率。

此次研究超声检查结果显示,168例患者中154例患者患有急性阑尾炎(49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0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例阑尾周围脓肿);14例患者被漏诊,诊断符合率高达9167%(154/168),进一步验证了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过程中的精准性。此外,168例患者中有128例患者的超声图像可见其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26例患者仅可见间接征象(7例患者盲肠后位阑尾);18例患者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4例患者盲肠后位阑尾),又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超声检查方式可以通过其对不同病理型急性阑尾炎显示不同的超声征象来进行确诊的独特优势。总而言之,将超声检查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不同病理类急性阑尾炎有不同的超声征象,因而极有利于不同病理型阑尾炎的确诊,可以有效缩短诊断时间,提高诊断精准性,值得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徐静, 刘轩.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装备, 2016, 29(7):145-146

[2]隆朝令. 超声影像学在急性阑尾炎急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2):61-63

[3]黄雪. 超声与64排螺旋CT平扫检查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1):167-168

[4]顾琼. 低、高频探头超声联合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6, 28(2):35-36

猜你喜欢
超声检查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慢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上腹部横切面在产前超声诊断心房异构综合征中的价值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
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小儿肠套叠关联性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