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仪式教育作用路径及创新

2018-10-24 11:03周涵
学理论·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仪式感路径创新情境

周涵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同影响了高校仪式的生成,仪式教育通过程序、参与、情境、意义这四个基本因素来发挥作用。面向大学生的仪式教育,既具有仪式的一般特征,又因为参与者年龄、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特殊性而具有特殊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大学生仪式教育暴露出主体缺位、系统性丧失、“仪式感”流失严重、形式固化陈旧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路径创新,进一步发挥仪式教育情感共享与凝聚人心、构筑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坚定青年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仪式教育;仪式感;情境;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9-0243-03

仪式,最初是人类学领域的一个研究命题,人类学研究者们关注了它在原始社会的起源——巫术活动和对氏族祖先或自然、图腾的崇拜,及其在宗教、群体乃至个体行为领域等多个方面的延展,“仪式”作为一种对于固定的过程形式的概括而被广泛应用。20世纪以来,超越人类学的范畴,学者们从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各种视角对“仪式”进行考察,提出了一系列贴近现实生活且内涵丰富的理论。

大学中的仪式教育,是融合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情境构造、身份认同、价值观引领、行为规范、集体认同与政治参与诸多因素的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它既具有普通社会仪式的一般特征,又因为其特殊环境(大学)、特殊参与者(青年学生)而具有自身的特殊意义和要求,在秩序建构及意义表达之外,更是一种导向、教育和引领。

一、仪式的要素与特征

在汉语中,仪式的基本定义是指“典礼的秩序形式”,也指取法(以之为法)、仪态或指测定历日的法式制度。《诗·周颂·我将》中说“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汉代王粲写下了“御世嗣之骏服兮,表■骥之仪式”的文辞(《玛瑙勒赋》),唐朝韩愈在《南海神庙碑》中也有“水陆之品,狼藉笾豆;荐裸兴俯,不中仪式”的表述……现代学者们则对“仪式”有着象征主义、结构主义、文化功能论、情境认知、集体认同、政治参与等不同侧重的解读。从其基本含义上看,仪式往往是一整套程式化的、集体性的行为过程;在其外在表现之中,则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一)仪式的要素

作为一种有组织、系统性的集体行为过程,仪式至少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一是议题确定,以明晰其目的和意义;二是议程设置,以严谨的步骤设计保证仪式按计划进行;三是礼仪表现,以规范仪式参与者的行为。四是情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地布置等)选择,以营造仪式氛围。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缺一不可。

(二)仪式的特征

仅从外在表征来看,“仪式”至少可以被发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程序性和演示性,即仪式的举行是经过精心的策划、设计和准备的,不是杂乱无章的,都具有既定的流程和行为方式,每个人在仪式上的行为也是被预设的。二是组织性和集体性,群体仪式往往是有组织的而非松散自由的,单个的个人作为集体的一员参与仪式,会根据集体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反馈(如穿着特定服装、佩戴特定的饰品、做出某种一致性的动作等)。三是目的性与意义性,仪式的举办往往具有明确的意义指向,彰显着某种意识形态观念或信仰引导。四是行为性与实践性,仪式进行的过程同样是参与者亲身实践的过程,并且参与者在实践中获得行为的规范或思想的洗礼,它绝不是虚幻无意义的。

二、高校仪式的主体——大学生的特点

(一)年龄特点

当代大学生多出生于1995至2000年间,成长于21世纪的“网络时代”,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又经历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重大变革转型,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影响下,塑造了具有自身思想特点和行为特点的“95”后群体。

(二)思想特点

伴随着互联网络和移动通讯的迅速发展,尽管在中小学时期面临相当的学习压力,也接受了一定的学校道德教育引导,但社会话语的交错泛滥使他们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冲击,其价值理念具有多元化的倾向,虽然在认知领域中具有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认可,但功利性特点十分明显,过强的自我意识与不足的独立性形成了知行不一的矛盾。

(三)行为特点

成长历程和成长环境影响着“95”后的思想,同样也塑造着他们的行为方式。“网络化”形成了“宅”文化,给“95”后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养成造成了阻碍;对于这一代的大学生而言,应用频繁的网络常常暴露了他们媒介素养的不足:缺乏对网络信息的基本辨识能力,“从众”特征明显;实践能力相对不足,想象、思索得多却无法落实、践行,“95”后自信而又自卑。

三、仪式在大学中的作用路径

(一)高校仪式的特点

目前我国高校中面向大学生的仪式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春秋时期,儒家便将“礼”“乐”结合,提倡“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的教化原则以收民心,并逐渐演变为被国人遵守的习俗。二是高校党团组织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当今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引导。

马克斯·韦伯说,“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個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通过“仪式”这一显性的集体行为实践,激发了多角度、多层次的一系列情感和意义,即“仪式感”。仪式通过成员在集体中的互动及对自己的反思产生作用,赋予参与者以特殊的仪式感,彰显仪式的功能意义,激发集体行为的核心价值。

大学校园中的仪式与社会仪式、宗教仪式具有明显的不同:参与主体是大学生;具有明显的正面性和合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性,仪式的生成主要源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目的;以大学校园为主要活动场所。

(二)从仪式到仪式感的作用

仪式呼唤仪式感,仪式通过程序、参与、情境、意义这四个基本因素来发挥作用。

1.程序——庄重与敬畏的生成

从表义上看,仪式是一个周密设计而规范的程序性演示过程。通过环环相扣、逐步深入的程序,仪式以结构化和标准化来规范参与者的认知和行为,不断释放其象征意义。参与者无意识地主动融入仪式过程、经历一种特殊的规范与塑造而产生“仪式感”,并产生仪式程序是“必须遵从、不容亵渎”的认知,凸显严肃性与庄重感,使大学生产生敬畏之心。

2.参与——自我探寻的反思

在许多仪式设计之中,大学生作为参与者,不仅仅是被动地聆听,更是具有主体性的地位——亲身参与到仪式的具体环节中:观看升旗仪式、唱国歌、敬礼、宣誓、毕业拨穗……这种参与感雕塑着大学生们全方位的自我认知:为人、处事、守礼、德行、角色身份等等,引导他们对自我身份和自身价值展开思索。

3.情境——情感孕育的集体认同

“情境”,是柯林斯研究仪式的出发点,它可以说是融合了“情”(主观感受)、“境”(客观氛围)两方面的内容,是仪式感的集中体现。与个体参与感不同的是,此处的“情”是一种集体认同,它因为处于特殊的时间、地点、群体及由群体所营造的集体氛围(“境”)而产生,通过共同的语言、服装、动作等特殊符号以及群体历史记忆的共享和传承而孕育,最终指向是激发大学生对学校、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和归属感。

4.意义——价值教化的使命叩问

意义可以说是仪式的最终目的,通过多样化的仪式過程,仪式感使参与者对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感知,进而实现了对参与者在情感、道德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引导与教化,也以多种外在行为形式激发当代大学生对于时代使命的责任担当。

四、高校仪式教育的问题及路径创新

当代的大学校园,凸显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网络共享互动、青睐新颖活动形式,“仪式”逐步被淡化,地位逐渐被弱化。同时,“仪式”也被人为地固化和形式化,只是约定俗成地出现于某些场合: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各类实践活动的动员大会或誓师大会、颁奖仪式、入党宣誓、毕业典礼等。常态化、重复性仪式的缺失极大地降低了仪式教育的有效性和严肃性,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仪式感的生成和教育目的的实现。

(一)高校仪式教育存在的问题

关于高校仪式活动的效果,笔者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为总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80份,收回有效问卷459份,其中有146份问卷的填写者有着至少一年以上的学生干部经历,可以说是学校各类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即使如此,调查结果仍不容乐观。

对于仪式活动的组织只有不足30%的同学比较熟悉,超过70%的同学只能成为旁观者或消极的参与者。在对仪式活动本身的判断评价上只有50.98%的同学投出了肯定票,其余同学则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产生被强迫感。对于高校仪式教育效果的评价,有45.1%的同学认为“一般”或“不太好”。

综合分析,现有的高校仪式教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缺失。

1.大学生在仪式教育中主体地位的缺位

在高校中,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大学生应当全员、全过程参与到仪式教育活动中。实际情况却往往相反,教师成为仪式活动筹备、组织的主力,只有少数学生干部或可参与仪式设计过程,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者和旁观者的位置,能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受到极大限制甚至被忽视,导致了师生缺乏互动合作、集体情感认同难以形成、教师权威受到挑战、学生抵触情绪增加等一系列问题,降低了仪式教育的效果。

2.高校仪式教育周期性、系统性丧失

依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示,重复率与态度改变呈现出倒U形曲线的相关关系。规范化和重复性使仪式具有稳定性,进而使仪式与强烈的集体情感相连。基于“学分制”的普遍应用与大学中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模式特点,学生对于课外活动的选择权和决定权空前提升,班级概念弱化,许多中小学时期每周、每月固定举行的仪式被放弃,仅在开学、毕业、某些纪念日等特殊节点有仪式活动,教育的重复性、周期性丧失,使其蕴含的意义价值难以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除了开学仪式和毕业典礼,从入学到毕业系统性的仪式活动设计基本处于一片空白之中,针对四年一个周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也缺乏制度的规划和部署。

3.高校仪式教育的“仪式感”流失严重

长久以来,在工具理性思想的影响下,高校教育都非常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或者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即使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举办了一些活动,却往往可以说是“形式常有而仪式不常有”。程序设计简单、各类社会思潮的冲击导致的仪式意义淡化、从组织者到参与者的不严肃不重视都使仪式愈加“形式化”,“为了举办仪式而举办仪式”,大学生在仪式过程中难以真切感受仪式,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仪式感”越来越丧失。

4.高校仪式教育形式固化陈旧

仪式教育要避免形式化,却少不了以具体形式为依托。以毕业典礼为例,其流程往往包括奏国歌、领导讲话、教师代表讲话、毕业生代表讲话、优秀校友代表讲话等环节。相似的程序、雷同的内容使这些仪式失去了自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对其漠视乃至反感。

(二)高校仪式教育的路径创新

高校仪式以其特殊的对象和目的区别于一般的社会仪式,仪式感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仪式的设计、主导和参与者;严肃仪式程序,提升对仪式的敬畏感;以多种形式营造更加鲜活的情境感知,促进集体认同感的塑造,以情感的共鸣实现价值道德伦理的教化;凸显时代特征,不断创新仪式教育形式。

1.提升大学生参与度,凸显大学生主体地位

让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大学生真正参与到仪式活动中来(而不是单纯的接受者或旁观者),是提升仪式教育实际效果的必需。笔者认为,参与性的提高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主题参与,由学生通过讨论、投票等方式根据老师的框架性要求确定仪式主体,激发学生对仪式的兴趣与关注。二是过程参与,让学生参与仪式筹备、进行、总结的台前幕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增进对仪式的认同感和意义认知。三是互动参与,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多种传播渠道扩大仪式教育的传播和影响力。

2.制定完善的全程性、系统化仪式教育设计

仪式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实践,是情感孕育和认知深化的土壤。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四年,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塑形期。结合大学课程特点、思政教育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形成宏观上跨越四年的系统性仪式教育计划、微观上结合仪式教育主题深化其内涵的教育设计,或可成为进一步发挥仪式教育实效的有效探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仪式的周期性重复积累在营造学生共同的价值认知判断和情感感受方面是具有特殊效果的。

3.营造良好的仪式教育氛围

仪式氛围的塑造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场景、符号和人。“场景”多为人为选择或布置的某种特殊环境(如国旗台、纪念碑、精心布景的礼堂等),并可叠加各类影音效果以烘托气氛、营造氛围,赋予仪式参与者一种或庄重、或激昂、或哀伤等的感性认知。“符号”是一個更为多样化的概念,它既可以是场景中凸显的主题、标语,也可以是先期被参与者认可的某种观念或理论判断,其重要作用在于标记特征、促进认同和深化意义。“人”则是指共享场景、符号的仪式参与者,在高校的仪式教育中,除了部分教师外,“人”更多的是指具有相似的时代特质、情感和价值记忆的同辈大学生群体,基于极为类似的社会体验感,他们更容易实现一种彼此间的互动影响。

4.不断创新高校仪式教育的新形式

身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思潮激涌澎湃、价值观念复杂交错的新时代,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突破,根据学生特点不断丰富高校仪式教育形式、设计更加贴合现实的多元主题、提升学生关注度与共享性已经成为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者们的共识。

仪式教育是一个传统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具有新特征、新需求的教育问题。在笔者此次所做的调查中,有83.01%的同学对于仪式教育给予了非常肯定性的评价,认为仪式活动可以“锻炼沟通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增进秩序、规则、纪律、谦让等行为品质”或者“带来归属感、秩序感、神圣感”。由此可见,高校仪式教育仍大有可为,也应当不断发挥其情感共享与凝聚人心、构筑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坚定青年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下)[J].广西民族研究,2003(3):39-48.

[2]仪式[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B%AA%E5%BC%8F/70382,2018-03-18.

[3]胡凡凡.“95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6:14-27.

[4]王海英.构建象征的意义世界——学校仪式活动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14):15-19.

[5]程晗.读懂仪式教育[J].中国德育,2012(15):6-9.

[6]李宏伟.仪式教育要彰显仪式特性[J].教育科学研究,2017(1).

[7]郭毅然.重复率与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社会心理分析[J].教育导刊,2011(1):64-66.

[8][美]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M].王海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52.

[9]邵兵,常宽.学校仪式教育的价值探析[J].高校辅导员,2017(4).

[10]江乐.强化仪式教育的德育功能[J].教学与管理,2017(20).

猜你喜欢
仪式感路径创新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从“南海仲裁案”看我国对外传播的路径创新
《小王子》的光芒照亮整个荒原
论互联网时代广告实践教学中的仪式感营造
精准扶贫创新路径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一体化实践路径创新问题研究
安托南·阿尔托对后现代戏剧的影响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