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历史哲学话语体系的尝试

2018-10-24 11:03李慧
学理论·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话语体系

李慧

摘 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李杰教授所著的《原始历史意识》利用云南13个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创世神话,从原始历史意识的内涵、认知方式、形成机制与表现、内容构成、认知价值等方面,尝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始历史哲学。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建构了原始历史意识理论体系,有益于历史意识研究的深入;二是从原始文明的角度关注了认同问题,有助于认同理论研究领域的扩展,从而为认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提供参照。

关键词:《原始历史意识》;历史哲学;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K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9-0173-03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将目光投向了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潜心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并为其著作取了一个存在广泛争议的名字:《当中国统治世界》;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其新著《政治秩序的起源》也将中国作为样本,充分肯定中国早期国家以及政治制度的成熟。因此,在中国处于转型关键时期之际,用中国人的视野看待世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今年,中共中央做出顶层设计,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提出目标和任务。《意见》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其中包括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倡导学术研究要助力于中华民族科学思维、哲学思维、历史思维的培养。这是对时代精神的总结和阐释。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复兴,必须立足于创新,只有勇于创新才能走在世界前列,而创新的条件之一赖于科学、正确的思维方式之形成。历史学作为一门总体性的经验科学,以人类创造文明活动的所有经验为研究对象,对于培养人的思维方式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实的时代召唤中,中国历史学界砥砺前行,勉力为前行的中国助力,力图不负时代使命,交出了一份份答卷。云南大学李杰教授所著的《原始历史意识》即为其中之一。

该书由导言、六章正文、结束语、附录四部分组成。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在对庞杂的云南少数民族创世史诗为主的史料高度化概括基础之上,提炼出关于原始历史意识的内涵、认知方式、形成机制与表现、内容构成、认知价值等一系列原创性概念,形成了“原始历史意识”理论体系,为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思维学等研究提供进一步的思考。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评价。

一、历史意识与原始历史意识

原始历史意识是本书最核心的概念,不对它进行界定,一切研究无从展开。作者分别在导言、第一章以及结语部分对“历史意识”、“原始历史意识”以及“历史意识与原始历史意识”的异同进行界定,以“原始历史意识之界说”开篇,又以“历史意识与原始历史意识”的比较结束,首尾呼应。

首先,作者在导言开篇便提出“历史意识是对人类活动过程进行认识后形成的观念”“原始历史意识是历史意识的萌芽阶段的历史意识,它是原始社会中的人们对于人类活动过程的思考”[1]2。但原始历史意识并不是人类产生以来就有的,而是“起源于历史记录产生以前的一些作品即神话、史诗”[1]3。作者赞同神话传说包含历史真实性的观点,从而为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创世史诗研究原始历史意识提供了合法性。

接着,在第一章,作者主要从思维特征和知识形态两方面对“原始历史意识”进行界定。一是“从构成原始宗教、文化核心的原始心理、原始思维、原始观念与原始历史意识的联系中,产生原始历史意识的定义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富有新意的观点,如“原始思维在认识事物时具有以下特质:‘相似即相同‘差异即区分‘目的即原因‘形象即概念”[1]22-24。二是从“原始历史意识与神话传说、原始宗教两个方面的关系阐述这一问题”,三者都同“经验”息息相关,并尝试利用“经验”打通原始历史意识与神话传说、原始宗教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云南纳西族东巴经文的分析,作者认为原始宗教意识和原始历史意识的关系为:宗教意识包含着历史意识,宗教意识依赖于历史意识。

最后,在完成对原始历史意识的界说、认知方式、形成机制与表现、内容构成、认知与文化价值等论述后,作者在结束语部分再次回到“原始历史意识”,通过比较指出原始历史意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同时也升华了对其的理论认识。作者认为,原始历史意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原始历史意识是历史意识的前身。原始历史意识在整理经验事实时,也是通过区分对事实進行归类的,但在区分时,只能从个别上最多到达特殊上进行区分,还不能从抽象的层次进行区分。第二,原始历史意识在整理事实时,也遵循把事实整理成前后相联系的认知方式,只不过,原始历史意识是用猜测、想象构筑事实之间的联系的。原始历史意识在整理事实时,也用类比,但它是运用“相似即相同”的感知进行类比的。第三,原始历史意识也探析原因,但它在探析时,把原因的根据都归结到鬼神身上了。在原始历史意识看来,鬼神即是历史的终极原因。第四,原始历史意识也使用证据,也用证据说明历史意识的客观性。但它是用流传下来的、传统的、权威的说法作为证据的。第五,原始历史意识也强调认同的文化价值,但它在主张认同时,是以自我中心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第六,原始历史意识也强调历史规律的存在,主张认知历史规律,但原始历史意识所认知的历史规律,不是人在历史事实中所发现和整理出来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而是把客观世界纳入内心,并用世界观和情感对这一意象进行认知后得出的,进而还把这一出自本心的观念,演绎为人之外的本原存在[1]266-273。

二、原始历史意识的认知方式、形成机制与内容构成

原始历史意识不是“空洞”的概念,是有实在的“内容”的,云南少数民族丰富的创世史诗为主的史料为研究原始历史意识的“内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作者既对庞杂的云南少数民族创世史诗进行高度概括,形成了一系列原创性概念,又用概念对创世史诗进行了精辟分析,通过从史料到概念,再从概念到史料,完成了对原始历史意识的认知方式、形成机制与表现、内容构成等的认识。

(一)想象与叙述

“认知方式既是思维方式,也是认识事物的态度、立场和方式。它指人脑的信息处理过程,它贯穿于问题起源和求解、概念形成和语言理解等思维行为”[1]41。作者认为,想象与叙事是原始历史意识基本的认知方式。

首先,想象具有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原始人利用这一点,可以实现经验的永恒化目的。“空间和时间是一切实在与之相关的构架,人只有在空间和时间的条件下才能设想任何真实的事物,原始人也不例外”[1]42。具体来讲,神话、传说对原始历史意识的“想象”是通过以下三种手段实现的:以己度物,創设人类历史的空间;文化自然,创设人类历史的时间;以象取义,概括人类历史的经验。另外,作者还通过比较原始历史意识和文明历史意识在空间观、时间观、认知方式的不同,提出了原始人“人——鬼神——动植物”三位一体的空间观、凡是有的即是永恒存在的时间观、经验象征化的认知方式等观点。

其次,叙事是原始历史意识的另一种认知方式,它的内涵包含:历史叙述的对象、历史叙述的形式、历史叙述的方法、历史叙述的目的和价值等内容。原始的叙述认知方式可以概括为:编排情节,架设认知的结构;以物言事,诉说认知的内容;隐喻类比,延伸认知的内涵。在作者看来,想象与叙事具有同一性,即它们是同时产生的。想象是建立在事实根据之上的想象,叙事是想象中的叙事。同时,它们相互作用,想象为叙事提供了叙事的框架,如叙事的空间、时间、象征概念,而叙事为想象提供了素材、情节、表现过程。两者侧重点的不同,则成为划分神话和史诗的界线,以想象为主是为神话,以叙事为主是为史诗,从而为区分神话和史诗提供了新的视角。

另外,作者还指出,原始人探究事物原因的认知方式有其独立性,并将其作为除想象和叙述之外的第三种认知方式,具体包括:追根溯源的因果认知、凡事有因的因果认知、万事皆变的因果认知。在此基础上,作者赞同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的“象征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应在理论上成立的思维方式”,并展开了关于象征思维方式的理论探讨,值得关注。

(二)记忆经验和整合经验

“记忆和传承经验的需要,促成历史意识产生,这种关系表现为历史意识产生的机制”,“原始历史意识是原始经验的表达,记忆原始经验的机制促成原始历史意识的形成”[1]94。根据经验的实在性原则,作者将原始人记忆原始经验的过程分成三个方面:第一是原始生存经验的记忆;第二是原始生产经验的记忆;第三是原始生活经验的记忆。其中,原始生存经验主要是和氏族、部落的生存及延续相关的经验,比如创世史诗所反映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等;原始生产经验指原始人的生产环境、生产方式、劳动对象、生产行为等;原始生活经验主要表现为一种趋利避害和记住原有居住地相关的经验。原始人记忆生存经验所表达出的原始历史意识可以说是一种“存在记忆”,而生产、生活经验的记忆则是一种“时代记忆”。

将原始历史经验人格化、神明化、偶像化,是原始历史意识得到整理的三条途径和三种表现。第一,“所谓原始历史经验的人格化,指的是原始人把他们的原始经验赋予某种自然物,然后又将这一自然物人格化”[1]117,比如各种动植物图腾。第二,“所谓原始历史经验的神圣化,指原始人将自身的生存、生产、生活经验等,归结到神明的身上,用神明的行为解释人的历史经验的做法”[1]123。其中,原始人将各种历史经验赋予各式各样的“鬼神”形象,便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第三,“所谓原始历史经验的偶像化,指原始人将自己的历史经验赋予某一崇拜人物,进行纪念和祭祀的做法”[1]128。祖先崇拜便是这一做法的典型表现,另外,还有云南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塑造舅舅、青蛙、老人、爷爷、奶奶形象,也是原始历史经验偶像化的又一证明。

(三)社会进化

原始历史意识是由“内容”构成的,“从文本的角度看,创世史诗是反映原始历史意识内容的主要载体”[1]142。通过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创世史诗,作者将创世史诗与原始农耕时代相联系,认为创世史诗所反映的是原始人结束狩猎、采集时代,进入原始农耕时代的历史过程。虽然,创世史诗也包含有一些狩猎、采集、游牧时代的记忆,但它们并不是创世史诗叙事的主题,而是“作为原始农耕社会的历史前提而被提到的”[1]151。因此,原始历史意识的内容包括:原始社会如何从狩猎采集时代过渡到原始农耕社会,又如何从原始农耕社会进化到文明社会的,采用何种机制实现社会进化,又通过什么形式体现社会进化的过程的。

作者认为,云南各少数民族创世史诗所描述的天地形成和人类起源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开端,而史诗关于人与动物不分的描述,是指人类的狩猎采集时期,“当创世史诗讲述到人与动物分开的时候,实际上是指人已经从狩猎采集时期走出来,进化到了原始农耕时期了”[1]166。原始农耕时代是创世史诗叙事的主题,同时也是原始社会进化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原始社会经历了氏族社会的繁荣和世代的变迁,逐步确立了符合原始农耕社会农业生产所需求的社会秩序,社会得以不断进化,最终完成了原始农耕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其中,历法的建立是转折性的标志。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作者充分吸收西方学者哈耶克的社会理论,提出了原始社会进化的五条机制,分别是:劳动进化、智慧进化、道德进化、婚姻进化、矛盾冲突。另外,作者还提出原始社会进化的四种形式,分别是:历史是共性统驭个性的过程;历史是连续性统摄阶段性的过程;历史是必然性涵盖偶然性的过程;历史是命运支配必然性的过程,从云南13个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中抽象出原始社会进化的机制和形式,实现了高度的理论概括。

三、原始历史意识的当代价值

李杰教授对原始历史意识的认识与研究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后记中他提到,本科时学习的“云南民族史”课程可谓是他“民族意识”的启蒙,接着在参与编写《史学概论》一书时,曾撰写《部落共同体时期的原始历史哲学思维》一节,使他萌发了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史料撰写一部书的想法,而最终使他想法成为现实的,则是2006年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原始历史意识与社会进化》获得立项。同时,这也是李杰教授不断加深对原始历史意识价值的认识过程,这主要是从两方面展开的:一是原始历史意识的认知价值,二是原始历史意识的文化价值。

李杰教授长期关注历史哲学的一般性问题,比如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认识、什么是历史学、什么是历史哲学等,并在思辨历史哲学、分析历史哲学、叙事历史哲学基础之上,提倡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历史哲学”。原始历史意识的认知价值,同样涉及历史认识主体以及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等问题。作者认为,原始历史意识的认识主体是巫师,“群体的记憶是通过个体的记忆来实现的,并且在个体记忆中体现自身”[2]71,巫师的存在,表明原始历史意识的认知和主体建构分不开,“原始历史意识的客观性是通过主观性表达的”[1]232,既指出了原始历史意识认知价值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又深化了对历史客观性问题的认识。具体来讲,作者将原始历史意识的认知价值概括为:以祖为宗的历史借鉴意识、以死祭生的历史代价意识、以善惩恶的历史评价意识。

另一方面,《原始历史意识》一书是以云南13个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神话传说、原始宗教为素材进行理论“探险”的,因此,原始历史意识的文化价值与民族认同、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作者认为,“传承经验是形成原始历史意识的必要条件,它也是形成民族认同、文化传统的必要条件”[1]243。原始历史意识具有形成民族认同和文化传统的功能,这一点可以在云南少数民族的祭祀仪式、节日庆典等重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越体现出民族认同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原始历史意识》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创世史诗的研究,为民族认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民族认同可以和国家分开,也就是说,在没有国家权力的干预也能实现民族认同,同时也为探讨传统文化如何促进社会进化提供了一个实例。因此,利用创世神话、创世史诗勾勒出的原始历史意识对于人类的未来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构建中国历史哲学话语体系的尝试

近年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这一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每一领域,都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具体到历史学,瞿林东先生曾说过,“我们能否提出具有宏大主旨的问题,不仅为中国史学家所关注,也受到外国史学家的关注,由这种共同关注而引发的讨论,必将在更加深刻的意义上推动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并使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3]。在某种意义上,云南大学李杰教授从事的正是这项工作。《原始历史意识》一书在两个方面对此有较突出的表现:其一是建构了原始历史意识的理论体系,有益于历史意识研究的深入。在倡导培养国民历史思维的新时代,这是一个不错的文本。其二是从原始文明的角度关注了认同问题,这有助于认同理论研究领域的扩展,为认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提供了参照。在全球化而又多极抗衡的世界里,人类命运走向与认同密切相关,是认同“国强必霸”的“修昔底德陷阱”,还是将人类看作大洪水来临之前的一家人,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人类不同的未来。正因为该书有这样一些价值,它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认可,2014年7月、8月《原始历史意识》两次登上《光明日报》中国高校出版社书榜。

当然,从中国人的立场叙述中国学术,是漫长的历史道路,《原始历史意识》只是迈出了蹒跚的一步。书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如何从主体建构的角度,对创世史诗的形成进行解读,民族认同与世界大同认同具有什么关系等,需要做出更深入的解释。一本书的作用是有限的,期待本书评能为产生更多更好的论著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杰.原始历史意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

[2][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瞿林东.关于当代中国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1(2):25.

猜你喜欢
话语体系
治国理政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在修辞与实践之间:环境权概念的贫困及其义务转向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
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及创新
试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的作用
融通中外话语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