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颖
摘 要:《共产党宣言》中包含着丰富的全球化思想,《共产党宣言》发表距今170年,我们仍然有必要对全球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梳理其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总结关于全球化的形成、发展、影响的二重性、意义以及应对措施等。《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观点对今天全球化的发展仍然具有指导作用,对我们研究和处理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全球化;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9-0052-03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的标志性成果,自它诞生以来,共产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走向了新的阶段,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些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频频爆发经济危机,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卓越成就,国内外学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宣言》中有关“全球化思想”的研究中,高度肯定了《宣言》中对全球化趋势的预见,对当今世界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
马克思没有明确提过“全球化”,而是更多地使用了“世界市场”“全球”等词汇,并且在《宣言》中对全球化现象和进程做了全面阐述。19世纪,“全球化”这一概念还未得到普遍使用,但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呈现出了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他们从宏观视野科学地预见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宣言》全面地论证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宣言》中的观点和方法对我们理解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宣言》认为,全球化始于航海大发现时期,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欧洲资本主义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扩张,掠夺了巨额财富,并且不断扩大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资本主义逐渐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世界各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渗透着其残酷性和扩张性。《宣言》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1]402哥伦布等航海家在航行过程中将世界重新联系起来,资产阶级开始沿着新航线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在掠夺土地和金银财富的同时,也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二、《宣言》中全球化思想的表现
全球化思想就其内容来说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态全球化。在《宣言》中对此有充分的阐述。
首先,《宣言》中阐述的是经济全球化。《宣言》进一步发展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世界历史”观点,详尽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关于生产全球化,马克思指出,“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1]402关于贸易全球化,马克思提出,“不断扩大商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1]403《宣言》中对消费全球化也有相关的阐述,“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1]404依此可见,《宣言》中所描绘的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与当今社会的发展模式相差无几,马克思准确地预见到了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资本主义的生产、贸易和消费都与国内外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新航线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美洲成为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看好的市场,资产阶级使得一切生产、贸易和消费具有了全球性。
其次,《宣言》中对政治全球化也做了相关表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全球化对政治全球化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手中,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關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成为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事物的统一民族了。由此可见,经济上的集中必然导致政治上的集中,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政治全球化。欧盟从经济上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这种思想。同时,政治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有着密切联系并且互相促进,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欧洲政治一体化对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成就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只有不断推进政治一体化,欧盟成员国才能更好地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才有可能处理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巩固和增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成就。
第三,《宣言》中也详细地解释了文化交流的全球化问题。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宣言》在论述了经济领域、物质生产的全球化和政治领域的全球化之后,必然又会转到了精神生产的全球化,即文化全球化。“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与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存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2]126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文化交流的进程,伴随着世界市场的扩大,资产阶级开始奔走于世界各地,资本主义不断向全世界渗透,在经济政治一体化的交流进程中,人类不同文化形态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影响,成为一个整体,各国人们可以享受到不同国别的文化影响,只不过在这个文化统一体中,资本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商品已经成了文化全球化的中介。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资本主义商品征服全球市场,资本主义文化也在征服全球的进程中不断进步。在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下,各地原有的民族文化或是彻底消失,或是融合到资本主义文化中去,世界各区域、各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别正在逐步缩小。
最后,经济全球化也必然导致生态全球化。生态全球化实质是生态问题的全球化和生态治理的全球化。工业革命时代,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人口的迅速激增,都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掠夺产生了迫切需求,人类征服自然的贪婪欲望与日俱增。资产阶级这些做法,是人在驱逐了神灵意义上的上帝之后,把自己变成了高高在上的上帝,使人类在自然面前变得为所欲为。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失衡、环境破坏、气候异常和资源短缺等全球性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恩格斯也提出了自然界“对人类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1]28。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上不发达地区和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卖本国的生产原料和土地,以吸引拥有先进技术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从而导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全球化的“污染转移”严重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成为当今人类不可回避的时代性课题。
三、全球化后果具有双重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积极意义,但不可否认,也带来了消极后果。马克思在《宣言》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首先,全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405由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科学技术之间的交流也随之加强,社会生产力得以提高,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精神和物质财富。“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1]403,“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1]405我们必须承认,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对资源重新进行了优化配置,使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在全球市场上流动,跨国公司的建立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各国经济日益成为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其次,全球化的发展瓦解了封建的生产关系,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封建的所有制关系,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它必须被炸毁并且已经被炸毁了。全球化开始之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之间仍处于封闭状态,经济模式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严重阻碍着社会进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利益的驱动下,奔走于世界各地,逐渐打破了原来各地区之间的封闭隔绝状态,在掠夺财富和收取利益的同时,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到世界范围,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商品经济替代了原有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瓦解了封建生产关系,消灭了封建制度,从此,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的进步,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三,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促进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405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医疗、教育的机会。资产阶级不断向世界各地渗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衡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就是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城市化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1]405大量人口的出现,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交通日益发达,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农村人口更多地转移到城市,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原有的落后愚昧状态。东西方之间交流逐步加强,突破了原有各地域和民族国家的范围,东西方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但我们在享受到全球化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可忽视其带来的消极后果。
首先,全球化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固有矛盾进一步深化。马克思指出,“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407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渗透世界各地,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在该矛盾深化到一定程度之后,经济危机爆发,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依赖性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并未随之建立起来,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其次,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加深了贫富差距。“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生产资料集中,将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1]405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的建立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资产阶级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商品,工人阶级日复一日地劳动只能換来微薄的薪水勉强维持生活。全球化使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东方与西方国家之间两极分化加深,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405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政治全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对发展中国家的和平稳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全球化深入发展严重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往往将污染大、耗资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加深,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局面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引发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
四、全球化思想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启示
在全球化浪潮日益壮大的今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应该打破原有的限制和壁垒,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导下,科学认识全球化本质和发展趋势,正确对待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第一,把握全球化的机遇,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又要规避风险。一方面,我们要继续秉承改革开放的政策,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积极吸引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借助跨国公司,带动国内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和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具有很大消极性。另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也是对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回应,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为其他国家提供便利条件,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因此,我们既要融入全球化的潮流,又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增强抵御和化解各种风险的能力,加强合作,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共同努力,推动全球化朝着“共赢”“平等”“公平”“共存”方向发展。
第二,积极推进国际新秩序,构建多主体参与合作的全球化。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依然占据着世界霸主地位,在制定国际贸易规则和金融规则等方面仍具有垄断作用。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政治全球化的发展,以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不发达地区还具有一定的威胁性。虽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在取得民族独立之后,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到全球化当中,但是单极主导下的全球化格局并没有被彻底打破,对于发展中国家,依旧没有公平竞争可言。因此,必须打破旧有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建立一个多主体参与、平等共享、相互合作的全球化国际新秩序。
最后,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注重生态建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逐利性使得全球生态面临着严重困境,在今后的全球化进程中,要认识到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各方要切实承担起责任,积极探索有效的环境保护机制,加强法律监管,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加强合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构建全球生态环境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桂翔.文化交往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