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思路

2018-10-24 03:22邓莹璐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基本思路乡村振兴战略三农

邓莹璐

[提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着眼于新时代“三农”的突出问题,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重大战略安排。各个地方应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举措的落地生根,重点在产业、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四个方面率先谋划、积极引导,全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时间:2018年7月19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把农业农村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展现了党对当前我国“三农”地位与形势的重大判断,确立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新思路,并提出了破解农业现代化瓶颈制约因素的新路径。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指导“三农”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深推“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表明“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加快农业农村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应重点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思路:

一、以产业振兴为支撑,加快形成乡村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着力提升产业质量。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第一,支持先进技术、机械设备在农村推广运用,从而有效提升农业供给质量;第二,通过分片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行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第三,发挥特色、主导产业辐射作用,推动农业发展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积极培育花卉果蔬、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逐步发展一批优质高效、附加值高的主导产业,促使优势产业带动周边产业提速发展,加快初始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

(二)稳步扩大产业规模。一是把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方式。通过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来补齐产业短板,发挥农民合作社的纽带作用,支持家庭农场领办合作社,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二是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努力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品牌竞争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一批集聚效应强、辐射层次广的现代农业示范园、返乡创业园以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三)不断优化产业模式。探索和完善“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切实改善农民“单兵作战”的形式,通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领广大农民加入合作社“抱团”致富。由农民连同土地入股合作社,其中土地享受入股收入,入股农民享受工资收入,合作社统一提供技术指导、耕种管理、包装营销,形成产业化集中种养的规模效应,并能有效解决原料供应、销售渠道等系列问题,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农民可持续性致富增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种植大户+集体+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四)加速促进产业融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把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根本途径。要以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体系为目标,突破“乡村的产业就是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推动农业由平面扩张向立体拓展,形成资源高效利用、功能复合叠加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方面大力推动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例如实现种养融合发展,即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另一方面实现产业链条向绿色休闲、农活体验、文化体育、健康养生、电子商务的横向拓展。把農业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作为产业融合的重点板块,采取“三二一”倒逼模式,在强化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深加工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五)合力推进产业扶持。乡村产业振兴所面临的“地”、“钱”、“人”等问题,依然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及社会多方参与来加以扶持。第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用地政策,开发并盘活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第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公共财政预算要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建立财政、银行、保险、担保“四位一体”的支农政策体系,完善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支农资金预算制度,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第三,创新人才支撑体系。着重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创业创新人才、基层管理人才等多支队伍建设,鼓励社会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建立农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深化农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允许科研人员通过持股、兼职开展科技服务。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府扶持“三位一体”制度体系,逐步把新型职业农民打造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主体力量。

二、以文化复兴为依托,努力打造留住乡愁的精神文化阵地

(一)注重乡村文化的开发包装。一是挖掘乡村文化特色资源。探寻乡村的历史文脉,提炼乡村的本土元素,加大对民间艺术、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等资源的普查力度,强化文化资源保护责任;二是开发多元“文化+”综合体。将文化与旅游、农业、工业等有机结合起来,跳出传统开发模式,围绕“全域旅游”、“创意旅游”等新型业态开发包装,促进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相统一;三是打造优质乡村文化品牌。对乡村文化进行对比评估、深入挖掘,尤其对红色文化、祠堂文化、家训文化、民俗文化等进行高品质、有创意的品牌包装策划,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

(二)做优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一是做优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将保留传统乡村文化风貌融入村庄规划建设内容,加强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名木古树、农业遗迹等保护工作的规划设计,在开发建设中延续乡村文脉,设立村级文化陈列馆、主题文化博物馆,还原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址;二是做优乡村民间技艺的传承工作。传承和发展优秀戏曲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加快建立乡村优秀文化遗产传承机制,支持非遗申报、技艺传承、专利申报等工作,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习培养计划,推进乡村非遗展示与传习基地建设。

(三)力推乡村文化的宣传教育。首先,用科学的理论教育村民,让广大村民的思想“富”起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目标,广泛开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宣传教育活动,即组建一个乡风文明理事会、建好一支文明劝导服务队、办好一个道德讲堂、建设一批文化宣传墙、开展一系列创评活动,使新时代农村良好新风尚能够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新乡村文化传播表现形式。推进乡镇文化站、文化广场、农村文化礼堂、图书馆等项目建设,以教育教化、礼仪礼节、家德家风等为建设内容,构建农村新型文化体系;最后,大力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法律服务、设立法律讲堂,让广大村民学法、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四)促进乡村文化的多元投入。一是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加大乡村文化建设专项投入,提高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支出总量,建立乡村文化建设专项引导基金,打通公共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杠杆效用;二是激发社会投入。吸引社会力量投入乡村文化建设,发起民间捐赠活动,发挥非遗保护民间组织作用,鼓励村民自筹资金兴办农民演出团队、农家书屋等,吸引选拔一批热爱乡村文化的文化能人、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加入乡村文化建设队伍。

三、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积极构建乡村绿色宜居宜业家园

(一)在打造绿色人居环境上下功夫。乡村振兴要把改善人居环境放在突出位置。一是要将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有机结合,加强农村污水、垃圾、空气污染等突出问题治理,确保人居环境与产业融合能够协调发展;二是要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主动与上级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争取上级专项资金。

(二)在推进绿色生产方式上下功夫。要推动农业产业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关键在于坚持绿色生产方式。一是要在生产过程中坚守生态建设的底线。科学发展畜禽养殖,推广先进农作技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二是要大力推进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强化乡镇企业的监督检查,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严密监控,对新建企业实行严格的环评审批;三是要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建设一批种、养、加工一体化的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三)在构建长效机制上下工夫。一是要激发农村居民的内生动力,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大农村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力度,运用多元化教育形式提高环保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问题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二是要理顺乡村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生态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将农村环境质量考核纳入年度政府政绩考核;三是要完善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加快建立资源保护补偿政策体系,健全绿色发展方式补贴,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形成改善农村环境专项基金;四是要健全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护机制。制定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护补助标准并纳入各级预算,逐步建立农村资源使用和公共服务适当收费机制。

四、以基层治理为保障,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积极构建“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善治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健全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广泛、更深入、更充分的法律服务,大力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创建等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头雁”引领作用,大力推动村支两委依法依规规范管理村民自治事务,真正形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型乡村秩序;二是要发挥自治的核心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村民的公民意识教育,培育村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完善村民自治微观制度,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制度。广泛组建群众性自治组织,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判团、乡贤参事会等载体,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机制;三是要发挥德治的基础作用。在乡村治理中融入德治,能够为乡村自治和法治赢得情感支持。加强家风建设,持续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不断繁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生活,创新乡贤文化,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乡风民风。

(二)大力实施“基层组织带头人”提升行动。提升基层组织治理水平,关键在人,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一是要抓住基层组织的核心关键——村支两委负责人。将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及合作社负责人等优秀人才纳入村支两委负责人候选范围;二是提升基层组织的主力支撑作用。广泛吸引高校毕业生、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选出一批“当地有威望、说话有分量”的党员,将村里老教师、老干部、种植能手等乡贤凝聚起来共同出谋划策;三是采取激励保障机制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完善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等有关制度,积极为基层干部搭建职位晋升平台。同时,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工作待遇,根据工作能力加入绩效奖励,对离职后的优秀村干部要在生活补助、养老保险等方面给予保障,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加强村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强化党性教育、法治教育、公仆意识教育,提升村干部乡村治理的综合能力。

(三)逐步完善乡村基层治理多重机制。一是构建群众利益表达回应机制。明晰村民主体地位,完善村民大会制度和基层信访制度,实行信访案件首办责任制,畅通治理主体表达诉求渠道,建立健全村民维权组织体系,鼓励发展村民自治组织;二是健全乡村政务信息公开机制。政务公开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召开党委会、支部委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政务公开,设立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栏,并设立网上公开平台;三是重构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建立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机制,有效解决公共产品低使用率问题,完善乡镇政府和村支两委公共财政预算体制和审计制度,实行专款专用;四是建立乡村民主监督机制。实行村级小微全力清单制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之风,打造理念创新、过程规范、结构合理、制度优化的乡村治理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魏后凯,闫坤.中国农村发展报告——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7.

[2]陈运.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成都村镇规划体系建设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7(6).

[3]张天佐.关于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体系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7(24).

[4]李铜山.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J].中州学刊,2017(12).

[5]秦中春.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工作重点[N].中国经济时报,2017.11.15(1).

猜你喜欢
基本思路乡村振兴战略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论孙子文化普及教育的基本思路与有效途径
以文证史:文学史教学的基本思路
促进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
《管子》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