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明灯》启蒙意识与象征手法研究

2018-10-24 06:04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长明灯狂人疯子

喻 心

江苏师范大学

《长明灯》虽是鲁迅先生《彷徨》里的一则短篇,故事精简,却发人深省。它启蒙了当时国人的思想,和《狂人日记》一样都彻底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和礼教,它所留给后人的意义是发人深省的。同时,这两篇作品里都写了带有象征意味的“狂人”,一针见血地揭露出封建文化制度 “吃人”的本质,酣畅淋漓地发出了反抗的呼声。

一、《长明灯》的思想启蒙意识

李大钊在鲁迅发表了《长明灯》不到半个月就说:“我看这是他要‘灭神灯’‘要放火’的表示,这是他在《狂人日记》中喊了‘救救孩子’之后紧紧接上去的战斗号角。”①鲁迅在思想上相信进化论,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在他的小说里倾向于暴露病根和弊病。通过把《长明灯》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后发现,《长明灯》中的疯子似乎不太相信“进化论”,他坚决地要吹熄那盏灯,小说中的年轻人,像阔亭就主张把疯子“打死了就完了”。②

(一)与《红花》的比较

其中关于疯子企图吹熄神灯的描写,多国学者总是拿迦尔洵的狂人采花的小说来比较。同时阅读完这两篇小说后,会发现它们在故事情节上的安排大有雷同。当然在相似点的后面,却又贯穿着各自不同的社会现实和思想内涵,因此《红花》中的狂人能够成功地采摘三朵红花,而《长明灯》中的疯子最终却被锁在密室里,只能发出“我放火”的呼号。

(二)与《狂人日记》的比较

与《狂人日记》相比,《长明灯》着力塑造了一个和狂人一样的反封建勇士——疯子的形象。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浸透着几千年的封建罪恶,正如“狂人”看透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一样,疯子也清醒地认识到封建社会制度是一切封建罪恶的源头,是种种痛苦和不幸的根源。因此,他不愿继承所谓的传统,坚定地认为那一盏灯必须吹熄。与狂人相比,疯子的思想境界显然更胜一筹。尽管“狂人”在斗争中“有的是义勇和正气”,但在封建势力面前,他还时感恐怖,感到封建精神传统所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而疯子则以“嘲笑”和“坚定”的态度使得封建势力“颓唐”、“无力”,狼狈不堪。当狂人还存在试图以诅咒和警告来劝告“吃人的人”弃恶从善,抱有改邪归良的幻想时,“疯子”则以“我放火”对封建势力予以彻底的回击。所以在疯子身上所代表的启蒙思想更为彻底与激烈。他总结以往斗争的经验教训,认清封建卫道者的欺骗伎俩,独自来到庙前,坚决要进庙熄灯,坚定地表示“我自己去熄,此刻去熄”,这反映了疯子斗争觉悟的进一步提高。

二、《长明灯》的艺术特色

(一)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在塑造疯子这一人物形象上,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首先,是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疯子以往缺乏经验受骗上当的斗争历史是茶馆里的议论反映出来的;当前斗争的开端及疯子的低级的革命要求——“熄掉他罢、熄掉他罢”也是通过茶馆议论反映出来的,这些都是侧面描写。吉光屯空气的紧张也从侧面烘托出疯子的斗争态度的坚决。而疯子的外貌神情;起初“低声、温和”而带有阐释性的语言;识破封建卫道者欺骗手腕后的“嘲笑似的微笑”;表明紧张思索后火山爆发般喷出的彻底革命的宣言“我放火”;以及被困后孤独而不屈的斗争;这些都是对疯子的斗争现状的正面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写出了一个初具斗争经验,坚决勇敢而又孤寂不屈的反封建战士的形象。

(二)对话

此外,鲁迅先生善于描写对话,通过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和表现人物的性格。《长明灯》处处以社会中的客观现象为题材,描写人们熟悉的人和事,反映了鲁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抗争,而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又是通过创造了疯子这样一个奇特而非同一般的人物形象和运用象征手法来表现的,这就使《长明灯》不得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三)、象征手法

1.运用象征的动机

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始终坚持文学创作要“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与厨川白村在《苦闷的象征》中用“人间苦”作为表现文学的根源所契合。“象征”,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而《长明灯》,过去许多人把它只是当知识看待,所以更多地是挖掘作品中深刻的启蒙思想,但它不只是文艺欣赏,大家往往忽视了其中的象征手法。温儒敏曾认为,小说中的疯子象征的是反封建的战士,长明灯象征着漫长的封建社会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疯子执着于熄灯代表坚决要摧毁封建思想文化的决心。③作品的寓意是相当深广的,鲁迅先生在赞颂了象征反封建勇士疯子的同时,又惋惜他脱离了群众,所以内心充满孤独,透露出了鲁迅对于追寻革命力量的渴望。因此如果只是用写实的手法,光是平淡无奇的叙述出人物事件,在这样的短篇中,恐怕很难表达出如此深广的主题,故而鲁迅先生用象征的手法,这样深刻的内涵就极富感染力地表现出来了。

2.运用象征带来的文学效果

如果说“狂人”的反封建精神主要表现在对封建历史和现实社会“吃人”本质的深刻揭露,那么疯子的反封建精神则主要表现在对整个封建大厦的彻底摧毁上。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疯子的思想境界大大超出了“狂人”,或者可以说,疯子烧毁封建制度,埋葬封建传统的精神是“狂人”揭露反抗意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他们都闪耀着彻底的反封建的光辉。“狂人”和“疯子”是“看透”并“埋葬”整个封建社会的孪生战斗勇士。

但是,和“狂人”一样,疯子也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和支持,他的“熄灯”、“放火”的革命要求得不到别人的响应。人们置身事外地在好奇心得到满足后也就淡然忘却了。连小孩子也不过将疯子的革命要求随口编排在儿歌里嬉戏玩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疯子的这种孤军奋战的寂寞感?其实,这也是作者在当时的斗争过程中不明方向的苦闷彷徨情绪的直接反映。那时,鲁迅还生活在白色恐怖弥漫、封建氛围浓郁的北方。他笔下的革命者一时还看不到群众的力量,群众对革命者也不了解、不同情、不支持。鲁迅由于受现实生活的局限,尚未看到革命潮流汹涌澎湃的强大力量,加上先知先觉者所固有的超越世俗的激越昂扬,以及不屈的反抗情绪,使得鲁迅笔下的反封建斗士一方面坚韧地追求着,反抗着,另一方面却又感到孤独寂寞。

3.象征手法对其思想表达的作用

总体而论,小说多处运用象征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主旨。“长明灯”象征封建统治;“还是梁武帝点起的”,象征封建历史的漫长;“连长毛造反的时候也没有熄过”象征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前历次反封建斗争的不彻底性;“那灯一灭,”这里就要变我们都要变泥鳅”象征推翻封建统治后产生的翻天覆地、人世沧桑的变化;“蝗虫”、“猪嘴瘟”象征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吉光屯”则象征旧中国。除具体的象征物外,整篇文章着力表现疯子与反动封建势力在“吹灯”和“护灯”上的斗争,也带有鲜明的象征意味。对以面部特征命名的“方头”、“阔亭”、“三角脸”和郭老娃、四爷等封建势力代表者的描写,作品只突出他们对吹灯的阻挠和对疯子的诱骗禁锢,这表明作品突出表现的是两种思想意念、两种爱憎情感的对立。

此外,《长明灯》中的火与黑暗的意象也值得我们留意。④吉光屯是一个黑暗落后的小村镇,居民害怕黑暗,所以盲目地膜拜这盏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灯。疯子发现这火光是愚弄老百姓的工具的化身,不是他们所追求的真正的火光,它是黑暗的化身,守护这火光的人也都以黑为名,像灰五婶、老黑,因此疯子决定把它吹熄。

4.运用象征的意义

从“狂人”对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深刻揭露,到疯子对封建社会的彻底焚毁,标志着鲁迅对改造整个封建社会思想的逐步成熟,反映着鲁迅从革命对象到革命手段的彻底且全面的见解。疯子作为鲁迅“再一次选中”的“向封建势力宣战的形象”,和“狂人”一起,成为彻底而又孤寂不屈的反封建的标志人物而标榜史册。

然而,鲁迅在当时还未能充分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正在从事的是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而是“留心看看,虽然也有几个不问成败而战斗的人”⑤在孤军奋战,而他则“还在寻有反抗和攻击的笔的人们”⑥来一同战斗。鲁迅的这些意见表明了他创作《长明灯》时,只着重表现疯子个人敢于孤身抗争的精神,而忽略了对群众中潜在的革命性的发掘,这不能不说是鲁迅思想局限性的表现,使疯子的形象仅仅只在斗争上彻底超越了“狂人”,这是其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缺乏突破的原因。因此,通过象征手法的进一步探究,能够发现鲁迅先生自身的一些思考。当所有的矛头指向他的时候,还能从容地吼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呼喊,他用发聋振聩的文字筑起了世人心中一座永远不倒的丰碑!

注释

①刘弄潮.李大钊和鲁迅的战斗友谊[J].百科知识,1976(2):7.

②鲁迅.《孤独者》也有类似描写[A]//《鲁迅全集》卷二[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53.

③温儒敏.鲁迅前期美学思想与厨川白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02.

④徐钦文.彷徨分析[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54.

⑤鲁迅,许广平.两地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3.

⑥鲁迅,许广平.两地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6.

猜你喜欢
长明灯狂人疯子
古墓里的长明灯为何千年不灭
我的房间里有头熊
我可以做你的朋友吗
荡秋千
王冕长明灯下苦读
周豫才著 “狂人”的那一晚
李书福 从“狂人”到“网红”
墓中长明灯不熄是古代黑科技
古墓长明灯千年不熄之谜
游戏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