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燕 李刚
9月5日的中午,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一枚代号为双曲线-1Z的固体亚轨道火箭。达到了175千米的高度,虽然还没有进入地球轨道,但切切实实超过了冯·卡门线,真的进入了宇宙空间,可以算作中国商业航天发展上不可忽视的一小步。
双曲线-1Z的本次发射在酒泉基地进行,不仅仅意味着星际荣耀一家企业在商业模式上的突破,更意味着国家、军队、行业管理部门都在用实际行动支持商业航天的发展,支持商业模式的探索和突破。酒泉基地为了这一次发射,不但在技术层次上,在人员管理和媒体管理上也进行了大胆探索,积极主动地为后续商业发射摸索和创造模式。
我们可以由此憧憬,酒泉基地乃至其他航天发射场,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商业航天港,让一批批宇宙拓荒者飞往异星,沿着聂荣臻、钱学森等航天先贤们的足迹,去勇敢地探索宇宙、发现和创造财富。
双曲线-1Z的这次飞行,搭载了三颗小卫星,其中一颗来自于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这也是中国商业航天的第一次:用民营企业的火箭把民营企业的卫星送出大气层。
作为小卫星制造者的商业冒险精神一点都不比星际荣耀更少。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零重空间的EREBUS-1卫星在星箭分离后,以抛物线轨迹到达180千米高点,随后下降返回地面,用降落伞回收,整个下降过程最高速度达到马赫数8.3,圆满完成了亚轨道分离、返回、回收着陆试验。作为一颗3U的立方星,也是一项显著的技术突破。而本次试验由航天十二院五所和航科神舟实验室提供回收技术支持,由零重空间(杭州分部)与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共同设计、实施,可以算是军民融合大背景下体制内外在商业航天领域开展的一次实质性合作,既拓展了全新的商业航天技术领域,又开辟了更广阔的商业航天应用领域。
双曲线-1Z弹体长度9.5米,弹体直径1米,最大飞行速度只达到了1600米/秒,距离第一宇宙速度还有6300米/秒的差距。考虑到动能的计算公式,从亚轨道飞行到真正的地球轨道,包括星际荣耀在内的各家民营火箭企业还有一连串关口要闯。
然而,这也体现出星际荣耀的企业文化与运行模式。这家企业的主要团队来自体制内,在技术上讲求稳扎稳打。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逐步实现火箭技术成熟。为此,不惜投入巨大成本来实施两次亚轨道发射。事实证明,双曲线一号的一级火箭和控制系统设计是成功的,这为2019年轨道发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也可以推测,星际荣耀有希望成为第一批实现入轨发射的中国民营火箭企业之一。
技术上的稳扎稳打,还要加上商业模式的大胆摸索,才能与马斯克这样强大的对手展开国际竞争。我们在《真正的激进派不是马斯克,难道另有其人?》一文中,就讨论了马斯克的保守与激进。这是一个商业火箭企业能不能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无论是出于自发还是自觉,星际荣耀这次发射在商业模式上有所突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包括星际荣耀在内的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都能把这样的稳扎稳打与大胆探索结合起来,并驾齐驱。
我们相信,以中国航天人传统的境界与素养,突破商业火箭技术、实现商业发射能力,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不会拖得太久。然而市场开拓所需要面临的工作,将比技术开发更大、更困难,需要引入更多的力量和资源来合作,商业资本将在其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比照国有航天事业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于民营火箭人、乃至整个商业航天产业来说,毛主席的一句诗词在此刻显得再贴切不过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商业航天,让我们一起飞得更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