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师毅
《中关村》:林总您好,很高兴再一次采访您。
林凡:我也很高兴能再次接受《中关村》杂志的朋友采访。
《中关村》:2017年一年有三个风口:直播、付费问答和机器推荐阅读。脉脉也一直在追风,对应风口,脉脉都做了什么?目的是什么?
林凡:2016年6月,我们的“职播”上线,邀请包括江南春、王小川等企业无论是要找到更好的机会,还是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若干个月后才有机会达成的。现代社会多少是浮躁的,凡事都希望获得“即时成就感”,这种观念的转变才是最大的难题。大佬开设直播。2016年7月,紧跟着“职播”,“业问”上线,我们抓住人性中的求知欲,这一下业问火了,也带动了脉脉的用户活跃度和粘性。我们正在内测职场头条,上线时间未定。从内测页面上来看,与今日头条类似,脉脉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文章抓取,然后根据用户的职业特性进行推送。我们将正在内测的头条业务视为“有高价值的PGC内容的分发”。
这就是我们对风口的追逐,也可以看出我们的重点从职场“社交”正在往职场“内容”上的转移。
《中关村》:说到脉脉就不能不说脉脉的职言版块,您是怎样看待职言版块的?它给脉脉带来了什么?
林凡:职言倾诉是中国职场人的一个真实需求,在职场中,很多话没法直接说,他们需要一个地方表达。同样是职言的社区,怎么做实际上是由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决定的。
脉脉的职言本质上是为职场用户创造输出行业真相的有利环境,道出用户平时想说而又碍于实名不方便说的内容,这和利用舆论猎奇心理进行话题炒作的行为有着价值观上的本质不同。
虽然它叫职言板块,但是每一个在这上面发言的人背后都是有实名身份认证的。脉脉的职言更多是让大家在不方便公开自己身份去发表一些言论的时候,能够有更直接和有效的通道。例如,脉脉对职言的定位不是以曝光量和吸引眼球为根本目的,这个和很多类似的APP有着本质区别,当遇到敏感话题爆发的时候,脉脉会邀请当事人实名澄清,将负面情绪控制在最小,还所有人以真相。
通过事后的结果也可以看出,脉脉职言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事后可以被证明的事实。举个例子,比如说携程幼儿园虐童的事件,像很多裁员的事情,都是从脉脉职言区爆出来的,从事后的情况来看,脉脉上所有这些信息都是真实的,并不是通过虚假爆料来博取眼球注意力的一种方式。
我们为了更好地给职言版块一个更真实的表达环境,脉脉也在加强对这种职言内容的管理和审核,如果有微信截图、照片等真凭实据来支撑,职言的内容才能发出,否则就会被删除。同时,脉脉也在鼓励企业实名账户进行辟谣,针对所谓的谣言直接进行官方回应。
脉脉的职言栏目更真实的折射出中国职场文化。有人说,这会对脉脉的品牌起到一些负面作用,我却认为,无论是正常的人际交往,还是八卦和吐槽,其实都是职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脉脉作为一个聚焦职场的商业社交平台,只不过是这个真实职场的一面镜子。
《中关村》:咱们最近刚完成D轮融资,关注职场的投资机构也多了起来,您认为职场社交的风口来了吗?
林凡:我觉得职场社交一定是个慢热的过程,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到底让大家在心目中觉得职场社交能干什么?而观念的转变和培养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无论是要找到更好的机会,还是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若干个月后才有机会达成的。现代社会多少是浮躁的,凡事都希望获得“即时成就感”,这种观念的转变才是最大的难题。
一切关乎转变和人心的行业都不会是迅速获取功名的福地,但却是创业拓荒者实践想法的沃土,如果只是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比如想要有一个更漂亮的故事,想要借着模式的风口求一个更好的投资,或者是什么样的方式进到这个领域里的,都不会持久。
这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领域,要足够坚持,没有捷径可走,做好自己的事,然后等足够长的时间,等竞争对手都老去了,你才有机会赢。
《中关村》:脉脉通过这轮融资,估值已经超过1 0亿美元,已经稳坐“独角兽”行列,您是怎样看待的?脉脉是靠什么打动投资人的?
林凡:靠谱的产品最能够打动投资者,这也是脉脉一直在专注做产品的原因。目前脉脉的用户量五千万以上。
像发通知、做活动、签到等方式在短期内能够保证活跃留存,但是这只是“玩一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还是要让用户能在这儿获得他想要的东西,要保持有用。
我有用的理解是,包括内容的有用,也包括资产需求的满足。脉脉在功能和界面上有很多尝试,比如咱们刚聊到的职言版块,已经成为传播吸粉的特色版块,行业干货、实名交流、热点新闻,有持续的内容更新,用户就会持续活跃。
而资产需求的满足,包括招聘、合作、投融资,更多是通过人脉达成的。我们的用户这样说,“脉脉除了找工作之外,还可以找投资、客户、外包,甚至找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