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小平 黄正功
[摘 要]伏安法测电阻是重要的电学实验,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高考中,这个实验的考题学生得分率低,造成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文章通过对两种不同的授课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以寻找更为有效的实验课型,期盼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参与热情,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感受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内、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限流、分压接法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6-0048-02
二、滑动变阻器接法的选择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连接,常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即限流接法(图4)和分压接法(图5)。教师给学生分析一番,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一般情况下,优先考虑用限流接法,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必须用分压接法。如:
1.待测用电器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电阻。
2.实验要求通过待测用电器的电流及其两端电压可以由0开始连续变化(例如测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3.实验要求通过待测的用电器电流及其两端电压可变范围较大。
4.采用限流式接法时,无论如何调节变阻器,电流、电压都大于对应电表的量程。
方式二:我们改变了一些思路。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都做了调整。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按学习小组分好组,教师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即用伏安法测电阻。没有任何的理论讲解,学生根据初中已有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定值电阻的测量。
实验室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待测电阻(阻值约20kΩ)、干电池一节(电动势约1.5V)、电压表(0~3V~15V,内阻约3 kΩ)、电流表(0~0.6A~3A)、微安表(量程200μA,内阻约30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0Ω)、导线及开关若干。
请与本组同学讨论,设计出可用来测量某一定值电阻的电路(至少设计出两种方案),说明实验原理,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把所选择的仪表的量程写在电路图的仪表旁。要求测量结果尽可能精确。提醒學生两个问题:1.按照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实验时若遇到问题,请积极思考,与同学一起寻找原因并解决。2.请做好实验过程记录,包括实验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重点记录所出现的问题和各种实验现象,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各种想法。
在第一节课中,探究结果展示时,从A2班和B2班两个班学生做实验的结果统计来看,约75%的学生会把滑动变阻器设计成限流式连接,把电流表设计成外接,约20%的学生会把滑动变阻器设计成分压式连接,电流表外接,采用其他方法的学生人数约占5%。由于受已有知识的限制,学生这样的实验设计结果是符合认知规律的。
在探究分享环节中,有的学习小组在展示中提到:因所提供的电压表内阻约为3 kΩ,而待测电阻阻值为20 kΩ,两者并联阻值约为2.6 kΩ,再与微安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总阻值约为3 kΩ。而用一节新的干电池,电路中的总电流约为500 μA,已超过微安表的量程。办法1:换用量程大一些的电流表。办法2:用一些大阻值的电阻作为保护电阻,减小电路总电流。因500 μA=0.5 mA,对电流表来说,这个电流太小,几乎无法读出,办法1行不通,办法2是可行的。这时可让前后两组合作,用一个待测电阻作为保护电阻,总电流约为65 μA,可勉强得到一组数据。由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0Ω,远小于待测电阻,所以无法起到调节的作用。发现问题后,我们就想滑动变阻器有没有另一种接法?最后,各小组同学相互讨论,都学会了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解决了电路中控制电路的连接问题。
在第二课时中,重点探究测量电路部分,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掌握控制电路的分压接法,所以很快就把控制电路连接好。15分钟后,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A2和B2两个班学生的实验结果统计是:约65%的学生会将测量电路设计电流表外接,约20%的学生设计成电流表内接,其他情况约占15%。
请电流表外接的小组展示他们的探究过程:电流表外接时,会因为电压表分流而产生误差,而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小于待测电阻的阻值(约20kΩ),这样电流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很多,因此,计算出的电阻误差会很大。改为电流表内接时,虽然电流表也有分压作用,但是待测电阻(约20kΩ)远大于微安表内阻(约300Ω),电压表的测量值接近真实值,这样计算出的电阻误差会很小。结论是:当Rx>[RARV]时,用内接法。通过这个小组的陈述,其他小组的各种疑惑就基本解决了。
拓展:若想用伏安法测量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应用哪种电流表接法?此种接法会造成怎样的系统误差?5分钟之后,85%的学生都能通过类比分析,得到电流表外接,并正确连接测量电路。
小结,得出结论:当Rx>[RARV]时,用内接法;当Rx<[RARV]时,用外接法;当Rx=[RARV]时,两种接法效果相同。
上完两个课时后的第二天,用同一份题目对四个班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利用方式二教学比方式一教学效果更好。
如果仅从学习知识的角度看,直接把这些知识和一些结论告诉学生,会节省很多的时间,但是学生始终不会对这些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最后为了应试,就把时间主要放在做题上。结果是虽然做了很多题目,但很多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以致碰到一些创新题目就无从下手,考试拿不到好的分数,受到多次“低分”打击后,好多学生甚至对电学实验失去耐心,兴趣更谈不上了。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多挖掘、整合教材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