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联网”共建共享途径研究

2018-10-23 11:16郑惠尹唐丽芳
财会学习 2018年29期
关键词:共建共享途径财务管理

郑惠尹 唐丽芳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中,在互联网思维的浸润下,传统教育模式逐渐被打破。近年来,我国不少高职院校以“课联网”等“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展开了课堂教学,其成效越来越受到认可,不仅能有效改善传统枯燥无趣的课堂氛围,同时还能丰富相关课程体系,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论述“课联网”教学模式的特点,并基于“课联网”提出实现对财务管理专业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联网;共建共享;途径

随着我国各大院校对专业教学工作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使各院校间的教学资源差距日渐缩小。现阶段,我国不少高职院校在逐步开启网络课堂,通过网络化的形式,实现对课堂的统一规划,在实现教学资源市场化的同时,还能有效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通过对网络的应用,不断证实了网络教学模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课联网”便是在网络化课堂不断发展下形成的产物。有学者认为其是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化课程平台,包涵了将传统课堂螺旋上升为在线课堂的愿景[1],其推出了網络与学生用户之间的"识别与被识别"理念,能对应每位学生用户当前学期所选课程,结合其所选各门科目的进修课程完成情况制定出一份独一无二的"学习计划宝典",结合该门课程课堂的出勤率、课堂作业完成质量来释放教师上传的课件、视频下载权限,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份教学课件的合理使用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以促进高职院校更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1]由此可见,当代高职院校加强对“课联网”教学模式的应用,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从而使教学效率与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一、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明确性

我国高职院校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其中,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由于其行业特色和岗位特点的要求,更需为培养能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但现阶段,我国有些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对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充分考虑,导致人才培养方案偏离实际,致使院校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发展和经济市场的需求。此外,有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专业课程设置过于综合化,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展开[2]。

(二)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

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仍以传统模式为主,且课程内容与社会脱节现象明显,培养出的学生毕业难以适应用人单位要求。其教学手段落后和资源匮乏是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1)院校实践基地没有及时建设,导致校内实践教学因实训条件受限而基础不牢固,学生在校外实践期间也往往因得不到实习单位的认可和足够的信任,而无法深入接触到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2)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财务管理实践经验不足,外聘教师管理机制不健全、来源杂乱、不稳定;(3)院校内实践课程资源数量不足,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4)对学生专业实践或模拟实习缺乏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依靠社会力量综合训练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三)师资管理缺乏科学性

教师专业水平高低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培养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技术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师资团队水平参差不齐、实践技能也亟待提高,其问题主要表现为:(1)国内高职院校中存在不少从大学毕业就直接进入大学教书的年轻教师,其往往缺乏专业实践与教学经验,加之缺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容易造成师资团队专业教学水平下滑现象的发生;(2)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监督及激励机制,教学考核与评价方式和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对教师不能有效约束和激励,对教学资源和成果的形成也造成一定的影响;(3)专业教师授课模式传统,教学内容缺乏生动案例和配套实践显得晦涩难懂,难以调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教学效果难以保障;(5)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师生之间缺乏职业情境化的有效沟通,使得学生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从而导致教学质量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3]。

二、“课联网”的特点

(一)将课堂教学网络化

“课联网”教学模式能在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确保教学空间得到有效扩展,同时也能灵活保证教学时间的同步,如:教师即使不在学校,也能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或是采取视频录制的方式,实现对课堂的远程操作,在事后还可对远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不需进行额外的“加演式”制作,在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同时,节省大量的教学资源制作时间和精力。

(二)将专业授课过程智能化

通过利用“课联网”教学中的互动模式,及其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高效、便捷沟通。如可通过课外远程互动系统,帮助教师以远程教学模式辅助学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扩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实现专业课程的延伸,有效引导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线上、线下同步学习,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乐趣,使其感受到更丰富、更完整的专业学习。不仅如此,“课联网”教学模式还能从本质上实现对教学管理模式的智能化,比如:通过网络监督系统,对教师的日常授课过程以及教学成功进行实时掌控,并结合对所有实时数据的研究,分析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规律,提高教学科研效率[4]。

(三)建设课程信息共建共享平台

高职院校可利用“课联网”教学模式的优势,构建课程信息共建共享平台,不断扩展专业教学课堂,让学校、教师、企业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等社会主体参与到专业建设工作中来,将教育资源与人气汇聚一体,促进学校与社会等多方的有效结合,在推进更多与专业配套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同时,实现专业教学资源的全方面整合。以此实现教育资源市场化、产业化的目的,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力度,并通过线上数字化学习氛围的建设带动高职大学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促进学校更科学化、规范化地教学与管理的同时,也为当下国内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的日益完善奠定基础[5]。

(四)机遇与挑战并存

“课联网”教学模式在为当代高校提供了无限发展机遇,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1)“课联网”教学模式对学校互联网的要求较高,同时对相关设备也提出了高要求,只有在确保高速上网环境的前提下,才能满足其教程产生的巨大负荷;(2)“课联网”教学模式会涉及到诸多主体,导致有关其教学建设的审查、评价、应用以及协调等多方面工作变得复杂化,因此,校方需针对“课联网”教学建设提出并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3)由于“课联网”教学模式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学生与教师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同时,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需要自身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才能保证学生接收到有效的知识内容。

三、在“课联网”基础上实现财务管理专业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径

(一)全力贯彻资源共建共享理念

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财务管理专业属于非常重要的應用型专业,是培养复合型高级财务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础。为有效提高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在建设有关专业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可结合“课联网”教学模式的需求制定有关资源建设的规则与管理制度,不断丰富相关课程体系,确保“课联网”教学模式能有效贯彻于课堂中的各个环节,以此实现对专业课堂的实质性完善。如:高职院校建设有关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资源时,可选择在合作单位建设实训基地,并利用“课联网”的远程功能,对实训过程进行实时掌控,以促进对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

(二)加强对合作机制的完善力度

高职院校在构建有关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时,需充分考虑到所有参与方的利益,并以此为前提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在完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合作机制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通过成立相关部门,设立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严格分工,以保证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设立相关运行管理部门,通过该部门对技术操作、成本投入、使用权限以及行为规范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管理。同时根据“课联网”对教学环境、设备设施的高要求,高职院校应联合参与方共同制定相关评价标准,为在“课联网”模式下实现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供可靠保障。此外,还应联合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激励制度,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员或组织给予奖励,以此增强各方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的交互、共享、开放、协作性和自主性[6]。

(三)加强对资源共建共享的成果评估

在高职院校实施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需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共建共享评估机制,以规范和有序地推进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建共享。如:第一步、实现高职院校内外资源的共建共享,在此基础上或同时以院校自主行为的形式,主动为外校提供共享资源或主动争取共享外校资源;第二步、整合同地区或同类型学校的资源,实现本地区和同类型学校的资源共享;第三步、将第二步行动与国家、部委及省内项目挂钩,使之成为国家和部委或省内的教育项目;第四步、进行全国化和社区化,联合全国高校的力量,使共享成为全国高校的共同行动,并为社区共享资源服务;第五步、逐渐国际化和社会化,实现国际范围的资源共享,同时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服务。然而平台建设不是数据和教育资源项目化的简单汇总和叠加,而是通过对现有教育资源深加工与优化配置,提供不断更新和具有实用价值的教育资源和数据,为确保共享的教学资源的高质量,需加强对资源共建共享的成果评估,可构建基于大数据评价机制下的资源共建共享成果和绩效评估体系。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院校要想实现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资源有效的共建共享,应深入调查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加强校内外如社会相关机构、企业之间的多方多元化合作,将“课联网”教学模式贯彻其中,构建科学的共建共享成果和绩效的评价机制,在扩展课堂空间的同时,不断完善师资团队结构和提升其专业水平与技能,带动学生对专业学习与实践的自主性,从而实现对我国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继龙.“课联网”——网络空间时代的“互联网+教育”[J].中国教育网络,2015 (07):68.

[2]钟莉.提升高职院校财务教学质量的策略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 (03):430-431

[3]程金凤.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 (24):269-270.

[4]王贵虎.当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 (06):146-148.

[5]徐美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化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16 (12):157-158.

[6]王竞野.浅论大学生“课联网”的作用与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 (30)

猜你喜欢
共建共享途径财务管理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