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探索对树立文化自信的当代启示

2018-10-23 11:18杨赫姣
学理论·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当代启示文化自信人文精神

杨赫姣

摘 要:在中国思想史中,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化发展历程是透视新思想、挖掘传统与现代梗阻、锻造文化自信的重要研究场域。作为鲜明文化发展标志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人以民族为基点,打开人文精神畅想的开端时期;而就中国人自身精神力量的塑造,以此发展而来的中国文化自我形象更是以凝聚具体历史的方式,固化了人文精神的时代价值,并不断昭示着文化自信当代树立的应有话题。因此,关注文化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超越传统的新观点、新方法、新追求,在面向未来的角度,挖掘具体历史凝聚的具体精神,以人文精神为主语继续探索文化自信的现代内涵是本文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文化;人文精神;文化自信;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2-0164-02

“超越时代的‘思想的根本精神和思想受派生其时代所支配的具体观念,应当学习前者体现的智慧,而后者往往随着时代变迁而过时。”思想的根本精神是我们在今天需要继承并且不断锻造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这根基从何而来?中国传统文化诚然是最根本的智慧源泉,但是在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不能忽视的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世界文明的碰撞,中国文化逐渐挺立为一种“独特性”气质,在代表着近代以来中国民族意识与自主精神糅合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独特性恰恰是巩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叶秀山先生曾指出,中国文化只有走出去,只有“走出自己”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这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是我们在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实质中得以发生文化自信、巩固文化自信、建立当代文化自信的内在诉求。

一、“引进来”的具体历史与“取法乎上”的人文精神

至今已百年的新文化运动是文化“引进来”的生动叙事。在西方文化传入的背景下,科学、民主、自由在中国大地萌芽。以整体观来看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源流以及内在支柱的形成集中在这一时期,特别是新文化运动文化发展的自身特点,即对于外来思想的自觉甄别和现实考量使得新文化运动标志性的成为我们思考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中国“取法”(“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出自《易经》)西方的文化观,此后持续的十年历程中又主要展现了在文化建构态度与方法上转向马克思主义关照现实的文化观。比如中国人在接受西方科学主义精神、自由民权意识、国家观念以及早期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都颇为敏感,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失了以理性精神为主体的逻辑开发;另一方面更是在民族危机、文化更新及塑形的意义上采取了启智开言的重要引领。这一点较为鲜明的体现在对待德国古典哲学的态度上,虽然相比英、美国家哲学的输入,德国古典哲学在西方文化大量引进之初从数量和认同度上远远落后,但德国古典哲学在思想方法、世界观、人生观的表达上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从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中国人就认为德国古典哲学是有科学性的,是代表了理性精神的典型的文化资源。1916年,严复在《寰球学生报》上发表《述黑格尔唯心论》,严复指出:“所谓理想,所谓自由,所谓神明,非其一身之所独具也,乃一切人类之所同具,而同得于天赋者,由是不敢以三者为己所得私。本一己之自由,推而得天下自由,为一己自由之界域、之法度、之羁■。盖由是向者禽兽自营之心德,一变而为人类爱群之心德。此黑氏所谓以主观之心,通于客观之心。”严复认为主观心应该从人的个体发展方面来认识,人心是具有天赋的,而这种天赋不是某个人所独享的,是人类所共同具有的,严复称之为“心德”。而每个人所共同具有的天赋是人类形成群体国家的基础,通过主观心的认识才能理解人类结成群体的根本原因。严复同时强调客观心的重要性,客观心与社会律法、制度相关联。严复对黑格尔唯心论的分析开启了国家进步中人的因素、制度因素的哲学思考,而这种思路实际上在当时已经具有了思想方法的科学化特点,开启了中国人对于理智研究、科学方法的重视与发展。

从这一方面来看,新文化运动中对于中国人文精神的蕴养,直接的贡献在于科学思维的提升,即对于民主合理性、个体理性精神与地位的认知的加强,以及对于思想方法的开放。而这些相较于直接从西方文化中获得“实惠”的救世方案更加能够深入人心,并且更为持久地使人们从新文化运动中获益的新精神,贯彻于现实与理论统一性的探索当中。

二、人文精神中自觉塑形的文化自信

从早期中国的文化发展逻辑来看,人文精神对于文化自信的自觉建构作用十分明显。第一,在人文精神的凸显中,中国革命领导人关注革命前提,努力寻找符合中国革命的思想文化内涵;第二,正是这种用心寻找,打通了文化自身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共生壁垒,即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恰恰在突出了人文精神的自觉塑造过程中成为中国文化自我形象的发展资源,塑形了文化自信的应有内涵;第三,人文精神自觉塑形中呈现的文化转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思想准备,是文化自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内成为实践结合、现实需求的重要节点。

实际上,除了在学术领域颇有造诣的学者大家中凝练中国文化自信的权威话语,一个更加不容忽视的方面是在中國社会发展转变历程中付出过理论实践的中国革命家的文化思想。如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当中,尤其是其青年时期,曾深受西方文化思想观影响。毛泽东青年时期因其老师兼岳父杨昌济等人皆承教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很早便接触并思考关于世界、人以及物质之间的关系,世界观从唯心主义向心物二元论发生了重要的转化,也为毛泽东完成对于中国革命现实性、实践性探索提供了思想准备。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对康德以及康德主义哲学、黑格尔哲学辩证法、德国近代哲学展开踏实的研究之后,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的现实所要坚持的文化方面的真理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毛泽东最早接触到康德哲学中的“二元论”思想,这种思想在康德主义专著《伦理学原理》中充分体现,他曾这样指出:“这本书的道理也不那么正确,它不是纯粹的唯物论,而是心物二元论。只因那时,我们学的都是唯心论一派的学说。一旦接触一点唯物论的东西。就觉得很新颖。很有道理。越读越觉得有趣味。它使我对于批判读过的书,分析所接触的问题,得到了新的启发和帮助。”这种趣味也不得不说与毛泽东对于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之趣味相关,此后对于世界与真理、“心性”与“体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更在辩证法之中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在选择中的扬弃,在实践中得出真理,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思想的确立形成恰是对于中国文化融合状态的有效提炼,而这种提炼是在人文精神意义上的。因为只有在人文精神意义上的思想文化转变才不是文化的简单的移植,而是结合国情在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中的主动改造。“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人文精神更加体现为是文化自信的基石,革命时期这种基石就是红色精神,也就是革命本身,就是为了实现真理的精神本身。正是在这样的人文精神的指引下,许多革命家都自觉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恰是凝聚了我们所要追求的科学精神与实践精神的伟大思想源泉,而我们更是能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上不断发展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中国文化的自我与自信。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带来了人们超越中西文化优劣争议,从而真正进入了现实思考文化自信的向度。蔡和森指出:“这个无产阶级的社会学(即唯物史观)于历史有莫大的使命。有了他,无产阶级才了解社会里面的生活,才走得上阶级斗争的正路;有了他,共产党人才预先看明资本国家的战争、(资本国家)的革命,接着无产阶级专政以及各党各群的关系;并有了他,第三国际才能领率群众披荆斩棘的向共产社会途上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解答了中国社会革命道路问题,奠定了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石。马克思主义融合新文化运动开始时期被国人所看重的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革命性精神,同时将这种科学性融入了现实性的考量当中,成为文化自信现实路径开展的重要内容。

中国革命思想家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认识恰恰说明了中国人在对待人文精神的态度上具有了面向现实问题,面向时代需求的真实转变,这种转变既是文化观层面的转变,更是根植于中国的人文精神的重大转变。这种人文精神的转变表现为从技术性、实用性崇尚到实践性、综合性崇尚,更深层则体现为是从科学主义文化观到人本主义文化观的本质转变,这种转变凸显的人文精神始终映衬在什么是中国社会、什么是中国人、什么是中国人的现实生活的考量当中,是面向活的生活、动的历史的具体历史的认识,也是在具体历史中不断凸显以中国人为主体的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不可否认,这种对于文化的塑造本质上恰恰体现了是以一种人文精神的塑造为动力与目的,不断的补充、完善、创生、发展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三、续写人文精神具体历史,巩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在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促成了中国文化在自我内部不断自觉“开新”的形态。而这种“开新”恰恰是巩固文化自信的重要的当代启示。

正如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者提出的:“凡欲前进,必先自立根基。旧者根基也。不有旧,决不有新,不善于保旧,绝不能迎新;不迎新之弊,止于不进化,不善保旧之弊,则几于自杀。”强调文化的发展无疑在一定意义上是包含人文精神的“开新”,是在积淀中萌生的自觉的文化意识,而文化意识增强的一个重要路径在于理解一个内在逻辑:文化的发展总是沿着自在——自觉——自信的路线前进。而关键问题首先在于凝聚何种文化意识,从而走出文化自信,使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

新文化运动以一种历史的、革命的现象实际上向我们揭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即以树立文化意识(也就是突出人文精神)为前提的文化教育、宣传与深化。同时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方式反思:当中国文化遭遇西方文化带来的冲击时,中国学者诚然首先站在了“实用”的立场上大胆对传统文化加以“整形”,而在对这种“实用”的殷切期盼下,文化转型并不明显,而是引来了诸多争议。由于这种“实用”缺乏伸张人的主体性的合理维度,为了成全时代矫枉过正,而当我们开始主动自觉的面对“实用”的带给中国文化的更多的空间之时,以西方文化为参照进行的文化之中国化才真正获得了中国文化的有效转型。因此关键问题在于我们能否挖掘内含于文化发展深处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是建构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内在必要条件。

人文精神必定体现的是我们对于时代问题的深刻认知以及在这种认知之下采取的文化态度、文化方式。我们的认知形成的结果是人文精神的表现形式,“我们今天所要的是世界性观念,能够仅与任一时代的精神相合,而且与一切时代的精神相合。我们必须了解与拥有通过时间考验的一切真善美的东西,然后才能应付当前与未来的生活。这样一来,历史便成为活的力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达到某种肯定的标准,用以衡量人类的价值标准,借以判断真伪,与辨别基本的与暂时性的事物。”如今我们面临的时代是大数据的时代、互联网的时代、新媒体的时代,我们以往认识世界的方式都需要新的变革,包括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认同等。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回应了文化的时代发展的必要性。

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应该更加注重人文精神方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恰恰是人文精神蕴养了具体历史中的文化本身,而从社会发展来看,人文精神的突显是创造性、发展性的源泉。我们探讨人文精神就是在探索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维度,我们在文化发展历程中得到的启示也恰恰指明了人文精神是具体历史的人文精神,但却始终推动着文化的历史发展,因为总的来说人文精神需要关注的始终是一个生活世界的问题,是人类从事什么样的实践的问题。而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不仅仅是宏观层面的民族大义,它更加在关切每个个体的文化发展的基础上重塑整体文化观的走向,文化从一个大词变为与生活最为贴近的词语,物质的极大丰富拉近了人们对于文化的距离,越是物质富足的国家,文化的地位越是显著、重要,这一点也正是我们需要在今天更加看重人文精神自觉塑造的重要原因。

我們党强调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齐头并进恰恰说明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至关重要。而文化自信的展示往往不常常以群体性方式出现,我们关注的文化现象、文化产业、文化建设、文化教育等等都是以链条的方式出现,而这个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具体历史中的人文精神,而就今天的具体历史而言,我们不得不无比重视文化自信对于中华民族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卫平.新文化运动反传统之辨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5:11(22).

[2]严复.述黑格尔唯心论[M]//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资料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参考资料:第9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

[3]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1949)[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7.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68:623.

[5]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3册[M].北京出版社,1981:159.

[6]章行严.新时代之青年[J].东方杂志,1919,16(11).

[7]眉睫.梅光迪与新文化运动[N].中华读书报,2013-11-27(7).

猜你喜欢
当代启示文化自信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宋代分路取士与凭才取士的论争及其启示
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异同及其当代启示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