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迪拉·甘地与印度政治现代化

2018-10-23 11:18王真秀
学理论·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甘地印度

王真秀

摘 要:英迪拉·甘地在印度执政十六年,对印度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英迪拉·甘地与印度政治现代化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印度的现代政治变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她与印度政治现代化的关系展开论述:英迪拉·甘地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执政,她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国家的统一和政府的强大做出了贡献;英迪拉·甘地时期选举制的制度化,文官制的完善化,促进了政治运行的现代化;英迪拉·甘地的执政失误,尤其是紧急状态的实施,对印度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印度;英迪拉·甘地;政治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K1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2-0160-02

英迪拉·甘地在印度执政十六年,对印度的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她对印度的政治统一,政治运行的制度化,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她对印度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不仅体现了英迪拉·甘地与印度政治现代化的关系,更反映了印度的现代政治变迁。

一、英迪拉·甘地维护了印度政治统一

1966年1月,英迪拉·甘地当选为印度总理。除尼赫鲁家族光环和党内辛迪加派的支持外,她的成功当选与个人的政治历练息息相关。英迪拉·甘地生于1917年11月19日,作为早年丧妻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唯一子女,30岁的她,在尼赫鲁成为独立后的印度的第一任首相后,随父亲搬到了新德里的官邸,并很快成长为其得力助手[1]。随着尼赫鲁年龄的增长,英迪拉·甘地开始独立从事一些政治事务,有时她还为尼赫鲁做公开演讲,她在群众中也越来越受到欢迎。英迪拉·甘地还常常与党内资深人物进行互动交流,获得了大量的政治资源。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英迪拉·甘地具有充分的政治领导能力。

从尼赫鲁到夏斯特里时期,印度积累的各种问题不断激化,初掌政权的英迪拉·甘地面临着国内外与党内外重重考验。1966年的英迪拉·甘地在党内影响力有限,与后来大权在握不同,尽管有着显赫的家族背景,英迪拉·甘地仍不得不面对辛迪加派的处处掣肘,她的许多重要决策在党内不能获得通过。此时的国大党也处境艰难。国内通货膨胀,工业减产,粮食危机频频爆发,人口贫困以及失业问题,使得印度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外部环境也不容乐观。第二次印巴战争刚刚结束,双方矛盾依然没有解决,两国仍潜伏着战争危机。为取得党内认可,增加国大党影响力,英迪拉·甘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解决粮食问题,英迪拉·甘地出访美国,获得了美国粮食援助,缓解了印度的燃眉之急。她还获得美国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为印度在绿色革命中增加农业投资,引进现代技术提供了物资基础。绿色革命的实施及推广,使得国内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印度由粮食短缺国转变为粮食出口国。针对旁遮普邦语言问题,英迪拉·甘地通过法案,将原旁遮普邦一分为三,满足了锡克人要求单独建邦的合理要求。英迪拉·甘地还成功的镇压了纳萨尔巴里的农民运动。党内对英迪拉·甘地的执政能力不再怀疑。在1967年人民院和邦立法院选举中,英迪拉·甘地积极奔走演讲。尽管与前几次选举相比,国大党得票率显著下降,但仍处于领先地位,英迪拉·甘地继续担任总理。选举后,英迪拉·甘地为重拾民心,决定实施激进政策,推进社会公平。1967年,国大党批准“十点计划”,英迪拉·甘地激进政策落地实施。在政策的推进过程中,英迪拉·甘地与辛迪加派的矛盾不断激化。在随后的较量中,英迪拉·甘地成功地将银行收归国有,大大打击了国内大资产阶级财团。她还废除了王公特权,消除了民众不满。在对外政策上,英迪拉·甘地不断加大军费开支,扩充武装部队,对邻国采取强硬姿态。1971年,英迪拉·甘地政府取得了第三次印巴战争胜利。1975年,印度成功吞并锡金[2]。英迪拉·甘地还领导印度成功进行核试验。英迪拉·甘地的一系列行動,树立了她的领袖形象,加强了个人政治权威。伴随着第三次印巴战争的胜利,英迪拉·甘地成为全印度最受尊敬的领导人。

二、英迪拉·甘地促进了印度政治运行的制度化

政治运行的制度化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印度在尼赫鲁时期确立了议会民主制的基本框架,英迪拉·甘地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选举制是议会民主制的核心,尼赫鲁政府在1950年宪法中规定印度实行成人普选,按人口比例划分选区,凡满21岁的公民,即拥有选举权。随着选举制的制度化的发展,印度在选任官僚、职责划分、实施程序方面走向透明。1971年后,印度选举委员会的职责更加明确,它在组织划分选区,编制选民名册,审查候选人资格,确定投票日期,为各党和独立候选人分配竞选标志,以及按照选举法规接受或拒绝提名、计票、公布选举结果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选举制不仅使民众能够通过选票发泄不满,降低社会暴乱的可能性,还极大地改变了印度历史上僵硬的等级结构、社会关系。在实践过程中,选举制日益深入人心。即使在印度实行紧急状态期间,英迪拉·甘地政府仍进行了选举。最终国大党败选,人民党上台执政,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渡。选举结果表明,人民在政治上具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印度在选举制规范化的同时,西式文官制也不断完善。为适应独立后政权建设,尼赫鲁政府将英印政府遗留下来的文官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1951年的《全印文官法》,1965年的《中央文官临时服务条例》。尼赫鲁政府还将文官进行分类,并建立了“特别任用委员会”扩充文官队伍。英迪拉·甘地时期进一步健全了行政官权力结构管理体系。1966年,英迪拉·甘地政府建立了行政改革委员会,对文官制度的各个环节、文官的道德规范、工作作风等进行广泛的评议,并提加强文官队伍的建设。1970年英迪拉·甘地政府成立了人事和行政改革部,它对人事政策的制定、执行情况的审查,以及人才的发现与输送、文官与行政当局关系的协调,产生了积极影响。英迪拉·甘地政府还在1976年建立了文官招聘和选拔方法研究委员会,对全印文官队伍中A类和B类文官的招聘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在立法方面,1972年英迪拉·甘地政府颁布了文官退休条例[3]。1973年颁布了《中央文官工资条例》。文官制的改革与调整及法律的制定,对人才的选拔录用、政府效率的提高以及政治稳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三、英迪拉·甘地对印度多党政治产生影响

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它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独立后国大党毫无悬念地成为执政党,在尼赫鲁领导下确立了联邦制和议会民主制,为多语言、多民族、多宗教的印度的整合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尼赫鲁时期,印度尽管确立了多党竞争制,在政治实践中国大党却长期一党独大,尼赫鲁大权独揽。正如马克斯韦尔所说“尼赫鲁全盛的时候,可以说印度有了一个不愿建立独裁制度的独裁者。”[4]这一情况,在英迪拉·甘地执政后,发生了转变。国大党在1977年的选举中,第一次丧失执政权,印度由国大党一党长期执政向多党交替执政方向转变。同时,伴随着国大党的走向衰落,印度多党竞争趋势似乎变得不可逆转。

1973年后印度经济形势恶化,政治局势紧张。纳拉扬组织群众掀起反政府活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游行示威活动不断,甚至与警察发生了流血冲突。1975年在古吉拉特邦选举中,人民阵线的胜利使国大党遭受了严重挫折。德里高等法院对英迪拉·甘地1971年竞选舞弊的判决更是雪上加霜。英迪拉·甘地面临着党内外要求其辞职的强大压力。为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1975年6月25日,英迪拉·甘地宣布印度实行紧急状态。反对党领袖及反对派领袖被投入监狱,政府还对新闻实行严格检查,公民言论、游行等自由权利也被取消。印度法院在最初进行了反抗,1975年9月15日,德里高等法院裁定释放紧急状态中被捕的《印度快报》的编辑。法院认为,在法治社会中应禁止一切利用行政权力,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判决重申了法院在紧急状态实施期间,仍有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的权力和司法拘留权。许多人认为这样的司法判决,预示着法院将对英迪拉·甘地和议会形成司法约束。但这种希望很快破灭了,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司法机构不是英迪拉·甘地的对手。她绕过司法,利用议会接连通过了宪法修正案,限制了司法实施的范围。在一系列的行动中,英迪拉·甘地成功地消弭了司法机关的反抗精神,削弱了它的独立性和至高无上的地位。1976年4月,英迪拉·甘地政府取得对最高法院的重大胜利:在国家紧急状态下,政府有权暂停个人权利。印度司法机构对此保持沉默,公民的基本权利被剥夺。在紧急状态下,法院无力保障公民权利,宪法脆弱不堪。1976年11月印度下议院和上议院分别以366票对4票和191票对0票,高票通过了一系列修正案,总理的权力被无限扩大[5]。伴随着1976年11月第四十四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印度政府机构被重组。到1976年底,英迪拉·甘地几乎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印度宪法成了一纸空文。

在1977年选举中,人民院539个席位中,英迪拉·甘地的国大党只获得了53席。人民党在选举中上台执政,国大党第一次丧失了执政地位。此时的国大党历经30年的大权独揽,内部矛盾突显,对底层的人民缺少关注,与青年人缺乏联系,国大党的此次败选固然与自身衰落有关,但这次选举的结果更代表了人民对紧急状态的抗议。政府在1975—1977年实行了长达21个月的紧急状态,使得印度长期背離民主传统,个人权利被侵犯,政府机构被颠覆。最终,人民对政府的行为进行了惩罚,这次选举结果表明,民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任何破坏司法权力,违背民主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同时也表明,国大党一党独大的格局被打破,印度由一党长期执政向多党交替执政的方向发展。1984年,英迪拉·甘地遇刺,其子拉吉夫·甘地在印度执政。而在随后的80年代末的选举中,国大党未能获得过半席位,放弃组阁,独立后的印度也首次进入了多党联合执政时期。

参考文献:

[1]Sourabh Singh.Unraveling the enigma of Indira Gandhis rise in Indian politics: a woman leaders quest for political legitimacy[J].Theory and Society, Vol. 41, No. 5 (September 2012), pp. 486.

[2]Balraj Puri.Era of Indira Gandhi[J].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Vol. 20, No. 4 (Jan. 26, 1985), pp.149.

[3]洪共福.印度独立后的政治变迁[M].合肥:黄山书社,2011.154.

[4]林太.印度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430.

[5]Aaron S. Klieman.Indira's India: Democracy and Crisis Government [J].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96, No. 2 (Summer, 1981),pp. 248.

(责任编辑:李鹏飞)

猜你喜欢
甘地印度
印度总统定了
如果可以去印度
甘地为什么不开口
甘地为什么不开口
酒瓶上印甘地被“告状”
甘地购物
拉胡尔·甘地辞去党主席职务
珍贵的硬币
最高警察
印度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