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华佗的养生之道

2018-10-23 03:28孙炜
健康博览 2018年3期
关键词:素问淡泊名利华佗

孙炜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述关云长刮骨疗毒的英雄气度,也使神医华佗名扬千古。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三国初期的一位著名医学家,其生于乱世,不图名位,学识渊博,医术全面,精通各科,尤长于外科,发明全身麻醉剂“麻沸散”用于各种外科手术之麻醉。他不仅善于治病,也擅长于养生,继承了《黄帝内经素问》顺应四时养生理论,倡导了“五禽戏”运动养生,认为淡泊名利有利于健康。传他年逾百岁犹有壮容。据说他被曹操所杀时还是耳聪目明满头黑发。他的弟子吴普、樊阿遵其养生之道,都活到近百岁。

顺应四时苛疾不起

《黄帝内经素问》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段话的意思是:阴阳四时是一切生命存在的根本条件。因此圣人在春夏摄养阳气,在秋冬保育阴气,以顺从其根本规律,所以能与万物在生命领域里共同兴衰。违反其根本,就戕伐生命之本,毁坏其真元了。所以阴阳四时,是万物的终始,是死生的本源。违反它便产生灾害,遵循它便不会患病,这才说得上掌握了养生之道。可见《素问》对阴阳四时的高度重视。华佗继承了《素问》四时养生的理论,并有所创新,所传其所著《中藏经》中有云: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认为人法自然,需顺天应时,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充分肯定了四时养生的科学性与重要性。

华佗遵循《素问》阴阳四时养生的理论,提出了春夏秋冬四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其推崇《素问》中的顺应四时原则:“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在此基础上,华佗强调人体五脏六腑在春夏秋冬四季养生中的适宜与禁忌。以肝为例,认为肝主春之时,春季养生需调养肝胆,认为“不可发汗”、“不可下”、在饮食上宜避免辛辣,以免损伤汗液;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发生腹泻,并适当补充水分。

在一天的时间内,华佗认为:“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提出了秋首养阴,春首养阳的总法则,在此基础上从内外因两方面入手,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养生方法,如需外避风寒暑湿,内免饥饱劳役。认为应时巡经调息导引,服气吐纳养阴,同时应注重日内精神情志调养,协调七情。

应该说,顺应四时的养生理论是众所周知的,现代科学研究显示生物生理、生活习惯受“生物钟”调控,许多生理指标都具有明显的节律性,这是生物体在千万年进化过程中对宇宙天体运动适应的结果,若人体的生物钟运转失常,就可能诱发疾病,加速衰老。

“五禽戏”:运动养生

华佗对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不老。”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应该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疲惫罢了。运动则人体摄取的养分才能消化,血脉环流才能通畅,病就不会发生,如同门户的转轴部分因转动而不会腐朽一样。因此古时的仙人常做“气功”之类的锻炼,摹仿熊悬挂树枝和鹞鹰转头顾盼,伸展腰部躯体,使各个关节活动,用来求得不易衰老。华佗独创了一种锻炼的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鸟戏,他说“五禽戏”可以用来防治疾病,能使腿脚轻便利索,可以当作导引之术。身体不舒服,起来做其中一种禽戏,浸湿衣服热汗发出,接着在上面涂上爽身粉,身体便觉得轻松便捷,腹中想吃东西了。华佗还运用中医五行学说的理论分析五禽与五藏的关系,认为: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分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对应于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五脏。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正是间接地起到了锻炼脏腑的作用,所谓“超平象外,得其寰中”是也。这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活动的方式也各有特点,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模仿它们的各种姿态可以使全身的各个关节、肌肉都得到锻炼。华伦明确指出了“五禽戏”的作用原理:通过肢体的运动以流通气血,祛病长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五禽戏”是一种驰名千古行之有效的医疗保健体操。它能锻炼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抑制功能和调节功能,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它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脏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同时它还能增强肠胃的活动及分泌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为机体活动提供养料。在汉代,华佗虽然不明白这些道理,但却能凭着长期的经验,总结出这么一套科学的健身方法,实在是很了不起的。

现代医学认为,就“五禽戏”本身来说,它并不是一套简单的体操,而是一套高级的健身术。华佗把肢体的运动和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气功导引使体内逆乱的气血恢复正常状态,以促进健康。后代的太极、形意、八卦等健身术都与此有若干渊源。无疑,它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由于华佗坚持练习“五禽戏”,脸似古铜,黑发满头,牙齿坚固,步履稳健,身体十分健康。在他近百岁时,仍面若童颜,精神矍铄,动作灵巧,步履矫健。他的弟子吴普、樊阿依其法锻炼,也活到了90多岁,仍耳聪目明。因此,华佗的长寿,很大方面得益于“五禽戏”的锻炼。

淡泊名利不求富贵

华佗对抗衰老养生也顿有研究,淡泊名利,不求富贵是他非常重要的养生观。《黄帝内经》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华佗继承和发扬了《黄帝内经》淡薄名利的养生观。据《后汉书》载:“他晓养生之术,年且百岁,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他医道高明,疗效神奇,被誉为神医。汉代统治阶级为了自己健康的需要,多次请他去做官,当时的沛国宰相陈圭,曾经推荐他举“孝廉”,西汉的太尉黄琬也劝他做侍医,他都一一拒绝接受。后来曹操患了“头风”,头痛非常剧烈,大臣华歆推荐华佗给他治疗,经华佗采用针灸后,曹操头痛症状大有好转,因此曹操欲将华佗留在身边专门为他自己看病,华佗却以妻子患病为由,执意离开了曹操。华佗热爱大自然,乐意扎根群众,并为之治疗疾病,这是他的愿望和追求。

華佗认为,一个人如过分地追求名利、地位、金钱,会有精神之患、心理之患,是非常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反之,如能始终做到恬淡虚无,淡泊名利,顺其自然,不过份追求富贵,将有利于健康,甚至延年益寿。华佗是我国汉代名医,在世时救人无数,医绩卓著,名闻天下,虽历千年,其许多养生理论与方法,至今仍具有养生的实践价值。

编辑/赵湘

猜你喜欢
素问淡泊名利华佗
特长
淡泊名利
雄关漫道
华佗学医
华佗治病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小华佗拜师
五禽戏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玲珑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