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凤凰山曾经的抗战画家村

2018-10-23 06:29叶相国
重庆与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磁器凤凰山油画

□ 文/ 叶相国

站在磁器口凤凰山顶的小土岗上,眼底是一片面积不大的菜地。夏至,在晚霞的辉映下,只见星星点点的接骨草花,无声地摇曳出诗意的洁白……

一箭之遥的磁器口游人如织,他们大概想不到,对面这个杂树环合的小山岗,竟是抗战时期中国美术史上一处显赫的地标:常书鸿、吴作人、吕斯百、王临乙、秦宣夫、李瑞年,这些早年追随徐悲鸿的脚步,前往欧洲研习西画的丹青高手,曾于抗战时期云集于此,留下了一大批取材周边山水风物的艺术名作。

上世纪40年代初,凤凰山与今山脚的28中,都曾是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地盘。山顶两排5间对开的砖瓦平房原是教工宿舍,因从嘉陵江挑水上来要爬好几百步台阶,没人愿意居住。时任教育部次长兼美术委员会主任的张道藩,便和蒋碧薇(时在教育学院教法文)去找教院院长颜实甫商借,于是这片房子就成了美术委员会的会址。

美其名曰“美术委员会”,其实并不怎么办公,主要是为几个聘期未满的青年美术家提供一份薄酬而已。10间房子由秦宣夫、常书鸿、王临乙、吕斯百4家各分两间,剩下的充作公共画室兼办公。到1940年底,吴作人搬过来,便只好栖身附近的石碉堡内。

抗战陪都的物质生活是艰苦的,山上冬冷夏热,不通电,几家人的生活用水,是学校雇了工友从嘉陵江边挑上来的,每人每天定量一桶。供大家轮流做饭用的厨房就在过道口外的坝子边上,至今还在……

这样一座鲜为人知的小山岗,曾经却是大咖云集的抗战画家村。

王临乙—王合内

雕塑家王临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亨利·布沙尔(Henri Bouchard)的高足,在磁器口为汪精卫、陈璧君塑过“汉奸跪像”,名噪一时,所以现在钟家院对门的“名人墙”上有他的名字。

他的夫人王合内出身法国巴黎犹太世家,家资丰裕,也是雕塑家。夫妻二人当年在凤凰山以居室作工作室,不但创作了《汪逆跪像》,还塑过《大禹治水》,参加全国美展获奖。

1950年以后,夫妻俩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王临乙还兼任雕塑系主任。他们更有名的作品,是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五卅运动”浮雕。

此次中国艺术家代表团由中国《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先生率领23位成员出席,参加作品展出的艺术家有张英超(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倩(美国克利夫兰大学教授)、武非(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李永康(新疆艺术学院副教授)、李建国、朱林、罗泽仁、邓华山、张文山、鱼苗、罗彬文、胥文武、刘钦等著名立体造型艺术家和相关专业艺术同仁。

这对夫妻是凤凰山上的“神仙眷侣”,非常恩爱,因为没有孩子,生活负担较轻。但在画家村孩子们的眼里,王合内的生活是很拮据的,常穿麻鞋布裙,自己养羊养兔。她家还养了一条听得懂法语的狼狗,小名“洛利”,是画家村的忠诚卫士。

1943年,王临乙、王合内在凤凰山的住所兼雕塑工作室。图中可见“汪逆跪像”“大禹治水”浮雕。

秦宣夫—李家珍

秦家夫妇刚上凤凰山的时候,一个35岁,一个28岁,带着他们的女儿志燕和志云,后来又生了三女儿志钰,画家村数他们家孩子最多,一家人蜗居在两间房子里。但在抗战的烽火岁月里,能有个栖身之所也算幸运的了。

秦宣夫是桂林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留法5年,曾入著名的吕西安·西蒙(Lucien Simon)教授工作室学画,有3幅作品入选巴黎春季及独立沙龙。

秦宣夫在凤凰山创作颇丰,至今留存的有《闹元宵》《凤凰山小屋》《重庆雪》《磁器口风景》《农家》《重庆梯田》《山花》等作品,这些作品的取景点,几乎都在嘉陵江沿磁器口到北碚金刚碑一线,至今还可以从画面上认出来。

1942年,秦宣夫在凤凰山所作油画《母教》获全国美展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而后出任磐溪国立艺专西画系主任,兼中央大学艺术系教员。抗战胜利后回到南京,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全国美术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等职。

1945年,秦宣夫一家在磁器口凤凰山。

秦宣夫1944年作品《闹元宵》(又名《农民节》,表现磁器口元宵夜民俗风情)。

吕斯百—马光璇

风神俊朗、一表人才的吕斯百,是徐悲鸿嫡传弟子和最信赖的朋友,1931年入巴黎朱里安油画研究院深造,师从新古典主义画家劳朗斯(J.P.Laurens)学习西画,后以优等生资格毕业,曾连续十多年担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他的夫人马光璇,是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的外甥女,初在小龙坎的国际广播电台担任法语编辑,后入国立艺专和中央大学担任法语副教授。

吕斯百是探索西洋油画民族化的“里程碑”式人物,作品获欧美油画界高度认可,又被国内美术史家界定为民族油画的第一代大家。其代表作《庭园》,正是在凤凰山时期创作的。2012年10月,北京炎黄艺术馆为吕斯百举办“二十世纪中国民族油画开拓者系列”回顾展,作为开幕式背景画展出的正是《庭园》。

吕斯百在渝所绘油画代表作,保存下来的有《四川老农》《嘉陵江》《青花瓷白月季》《长江风景》《水田》《莴笋与蚕豆》《鲶鱼》《纤夫》等,多数创作于凤凰山。

1937年5月,吕斯百、马光璇结婚照。

吕斯百于1945年所绘《水田》,水田上方便是凤凰山,山顶住房、碉堡历历可辨。

吴作人

吴作人在重回单身后搬到凤凰山居住时,亦是他家破人亡的人生低谷期。他是徐悲鸿最器重的弟子,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比利时妻子李娜,是他留学欧洲时结识的,二人一见倾心,李娜不顾家人劝阻,执意跟随丈夫来到炮火纷飞的中国,不久便随内迁的中央大学到了重庆,定居于曾家岩。

1939年,日本军机开始对重庆实施无差别轰炸。12月21日,产后大出血的李娜因医药匮乏去世,几天后,新生婴儿夭折。吴作人万念皆灰,左眼突患视网膜炎症,长达半年无法作画。更加悲剧的是1940年6月,吴作人的住所遭到轰炸,居室及画作被毁。无家可归之际,留学老友们伸出援手,将凤凰山紧邻美术委员会的废弃石碉堡清理出来,重新修葺二楼,作为吴作人的新家。

吴作人在渝期间创作的油画,留存的有《重庆大轰炸》《防空洞》《擦灯罩的矿工》《不可毁灭的生命》《嘉陵江边》《空袭下的母亲》等。

吴作人是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又一领军人物。建国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84年获法国文化部“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6年获比利时国王“王冠级荣誉勋章”。

1939年,同学好友在吴作人家中合影。前排左为吴作人妻子李娜,中为王合内,右为吕斯百妻子马光璇。后排(左一)吴作人,(右一)王临乙,(右二)吕斯百。

吴作人1942年所绘《凤凰山下桃花》(又名《凤凰山》),画中山顶平房、碉堡及山下教院校舍清晰可辨。

常书鸿—陈芝秀

常书鸿是中国著名的敦煌学泰斗,有“敦煌守护神”美誉。他早年和妻子陈芝秀双双赴法留学,常书鸿学油画,陈芝秀学雕塑,都是美术界有影响的人物。

1926年,常书鸿赴法国里昂国立美专学习西画,后被保送到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师从新古典派画家劳伦斯,作品《梳妆》《病妇》《葡萄》等多次参加法国国家沙龙展。其中《裸妇》获美术家学会金质奖章并被收藏,《沙娜画像》现藏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

偶然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翻到一部6册的《敦煌石窟图录》,从此改变了常书鸿的一生。他放弃优渥的生活回国,经历一番波折后辗转来到重庆,任美术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安家凤凰山。1942年,教育部开始筹建“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常书鸿被任命为筹委会副主任。1943年3月,出于对敦煌艺术的痴爱,常书鸿举家迁往敦煌莫高窟。

常书鸿在凤凰山时期创作的油画,保存下来的有《凤凰山山景》《磨坊》《四川老农肖像》《静物》等。其中最能反映当年画家村生活情景的,是创作于1941 年的《凤凰山生活即景》。

1941年,常书鸿一家。(因来渝定居嘉陵江边,儿子取名常嘉陵。)

常书鸿于1941年所作《凤凰山生活即景》。以油画速写的形式,留下了当时在凤凰山上生活的一角。

李瑞年

常书鸿迁往敦煌后,搬来填空补位的是油画家李瑞年。

李瑞年时年33岁,是画家村年龄最小的画家。其家为天津旧族,家世显赫。他于1933年入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素描班学画,1935年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Simon画室学习油画。1937年回国来到重庆,任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兼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职。

李瑞年在凤凰山时期创作了《沙坪新村》《嘉陵江两岸》《挣扎》《小路》《梯田》《采花人》《幼苗》等作品。徐悲鸿称其为中国风景油画第一,评价他的画“质朴隽永,手法严谨,是极为可喜的自然主义,是抒情诗”。

李瑞年(左一)与吴作人夫妇合影。

李瑞年在凤凰山时期所作油画《嘉陵江两岸》。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内迁来渝的各高校相继回迁原址,画家们即将各奔东西,恰逢常书鸿带孩子回渝办事,于是大家相约1946年1月26日在凤凰山团聚。饭后经秦宣夫提议,在秦家的长桌上由各位画家执笔,画下了在场21人的素描头像,取名“抗战胜利纪念”。

图片/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磁器凤凰山油画
磁器口的C面
万类霜天(油画)
在凤凰山上
磁器口古镇:把旧时光还给老街
油画去哪了
潮安·凤凰山
油画《惊涛拍岸》
三字歌
楚雨的油画
凤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