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对教育的需求和支出正逐步提高,普遍期待现有教育体系能与时俱进,从对应试能力培养更好地跃迁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同时,大量新生代家长也将视野放到全球,关注国际教育的机会。
现任求职鹿教育机构CEO的于喜巍,曾在留学和国际教育领域耕耘十余年,对国内外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独到见解,现专注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培养,他向《21CBR》记者分享了国际教育本土化发展趋势。
大量机构正发展国际化教育项目,哪些理念值得借鉴?
Y 两个理念特别重要:一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二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应用。
首先是自学能力,国际教育本土化的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而自学能力则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国际学校的教学方式更加偏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引导,成绩最终由参考论文、小组作业、学期演讲等综合因素决定。
我们发现,很多高分同学考入国外大学之后,整体表现平平,一个重要因素是自主学习能力的缺乏。无论是海外高校或是国内知名院校的自主招生,其目标学生都需具备超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非单纯掌握知识点多或是高分。
其次是逻辑和形象思维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式,准确且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已得到普遍重视,形象思维其实也一样重要。在国际教育的课程架构中,特别重视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设置。作为一种认知和反映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形象思维不仅专属于艺术家,同样是科学家科学发现和创新的关键因素,现实中,国内学生从初中开始,已没有太多时间学习相关内容了。
国际教育供给端的高端化,是否人为产生了教育的“不平等”生?
Y 客觀地说,短期内会加剧选择的“不平等”,但是,不开放的结果是整体水平落后,开放后,增加供给端的供应,开始可能只有部分人能享受到,随着资本和人才的涌入,有助于降低价格,惠及更多人,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水平。
其实,家庭收入增加后,提高教育产品的质量要求是客观存在的,国内若无法供给,人们会走向海外,出国留学的人数正持续增长,国内选择国际学校的人数也逐年递增。选择的“不平等”不一定是结果的“不平等”,多样性的教育环境会带来更多新的变化。
对于有留学意愿的家庭,你有怎样的建议?
Y 第一,留学不是万能的。留学生群体大致分两类,一种是国内没有学上,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自学能力普遍都不具备,适应力不强;另一种是优秀的学生,海外求学经历会提高孩子的成长上限。如果属于前一类,请谨慎考虑出国,若是送出去读书,也不应设定太高的期望值,这样对孩子和家长都比较合理,因为留学是手段,是获取经历的过程,不是目的;
第二,国外高校(特别是美国的学校)录用的标准确实跟国内不同。甚至每个学校的情况和条件完全不同,举例来说,有的美国本科在申请过程中对英语成绩不做要求,排名靠前的学校看重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价值观,这些都无法通过临时“做材料”来解决;
第三, 留美选择STEM方向的人数在增加,即与科学、技术、数学、工程相关学科,因为美国政府出台“选择性实习培训”的政策,除了标准12个月的OPT(专业实习)外,都将直接享有额外24个月的就业实习期,不妨可以考虑这类专业,努力争取毕业后工作两年左右再回国,增加竞争力。
如何评价补习班热?
Y 补习班可以有,但必须要优化。文化课补习有两种类型:“超前学习”和“补充学习”;补习的内容分三部分:知识的传递、知识的归纳总结、押题和考试技巧。
目前看,耗时最多的是知识传递,学校的老师主要在完成这个任务,家长应该在孩子读小学时,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等学习习惯,这样减少不必要的课外补习,将更多精力用于提高方面。
从事教育行业工作多年,你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
Y 长期以来,政府和学校更多从“教”的角度探讨教育的本质,我们更需要从“学”的角度帮助孩子理解学习的本质、成长的本质,应对各种选择和挑战。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于教育有着深刻的洞察和分析,其“工程师+科学家+思想家”的思想值得借鉴。在学习能力方面,应该着力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将学习分为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五个步骤,逐步建立系统的学习方法,毕竟知识体系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起来的;在科学体系方面,应帮助孩子掌握跨学科思维、理论和实践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
改革开放多年来,中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大体是成功的,培养了众多高素质的合格公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基础。中国经济正从模仿制造向高科技研发方向转型,对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钱学森之问”有着更强的现实意义,需要教育领域更多的创新实践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