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阅读体验 提升理解能力

2018-10-22 07:02王妍妍
新课程·上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

王妍妍

摘要:阅读理解水平一直是体现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准把握文本中的体验点,辅以多媒体手段,孩子们必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对于长期浸润在我想说、我能说、我敢说的氛围中的学生而言,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指日可待。

關键词:文本;学生体验;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为学生设立各种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程序,让全体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引导儿童真正走入文本,通过体验感悟,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引导学生“体验式阅读”的过程中,我注重以下三个点的预设:

一、把握时机,生成体验

每一篇课文都能通过阅读、想象、思考还原成生活的原貌。课文教学就是“再现”生活,是“理解、批评”生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要再现生活,就得通过大量的、多样化的、学生身心自主参加的阅读活动,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具体生活情景中去,进入课文所勾画的社会、自然空间中去。阅读是“再现”生活,让学生获得深刻体验的基本方法。因此,把握阅读时机是生成体验的有效途径。以《青蛙看海》一文教学为例,我主要抓住了三个阅读时机。(1)教师范读,打开课文情景之门。先让学生回顾,课文讲的是发生在哪几个动物之间的故事。接着激发学生认真听的欲望:“现在我们做个游戏,老师把课文读一遍,同学们闭上眼睛,发挥自己的想象,跟着老师的朗读把当时的情景像放电影一样在自己的头脑中播放一遍,好吗?”并要求学生注意,老师读的哪一些词句能让大家真切地想象到当时的情景。孩子在老师的范读中有意识地倾听,展开自己独特的想象……(2)学生自由读课文,体验情景。只有让学生真切地与文本接触,真切地去思考如何再现课文情境,才能触摸到课文描述的生动情境。(3)探究性阅读,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青蛙的失落、青蛙的欢喜似乎已经了然于目,那如何进一步让学生了然于心呢?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跳台阶、齐登山的情景,让学生一齐扮演失望的青蛙,在松鼠的鼓励下,一级一级往上跳,“累了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直至到达山顶,体验“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的那种喜悦。让学生从中探究青蛙的内心变化,和青蛙同失落、共欢喜,也了解松鼠是怎样鼓励青蛙的,更深刻地体验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哲理。

二、借助媒介,激发体验

顾黄初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与生活实际离得远,凭孩子的阅历很难理解。如何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之间的矛盾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给孩子一些权利,他们会自己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他们会自己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他们会自己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他们会自己向前走。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一次又一次地机械朗读课文,更不是逐字逐句地烦琐分析,而应该抓准知识拓展点,让学生通过预习、查找资料、询问长辈等途径获得较充分的知识储备,形成阅读理解的支点。《孔繁森》一课,人物距离学生较远,如何理解他的“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本课的重点。因此,课前,我建议学生搜集有关《孔繁森》的故事或影片资料等,有的学生找到了他“帮助孤老”的故事;有的学生学会了《一个妈妈的女儿》这首藏族人民深情歌唱的歌曲。有了这些准备,我鼓励学生互通有无,认真仔细地去看、去读、去欣赏这些作品使他们对孔繁森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将其倾入课文朗读之中,课终的歌曲结合看图片更是掀起了一个高潮。

有了更为丰富、多元的媒介的参与,学生的体验就更为立体了,学生更容易从文本中品味出更多的文学营养。

三、适当拓展,升华体验

“文本超出了自身,因为掺入了读者的意义;读者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接纳了文本的意义,扩大了原来的视界,又回到自身,成了一个新我。”说的正是阅读的终极目标——由读者个体独特理解支撑的文本意义的创造。而发现体验成果是创造的“眼睛”。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对课文进一步读出新意,并把自己的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丰富多彩的极具个性色彩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水乡歌》一文到拓展环节时,学生已经通过“水多”“船多”“歌多”勾勒出水乡的大致样貌,如何让这个轮廓更清晰鲜明呢?我让学生在阵阵渔歌声中欣赏水乡风景图,继续寻找水乡的“多”。学生的发现真是多:水乡花多,朵朵花儿像云朵;水乡桥多,道道彩虹水上挂;水乡鱼多,装满一筐又一筐……一幅生动的水乡画卷随即在学生眼前徐徐展开,进而印入脑海。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理解往往又是多元的。教师若能在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体验,便可以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设想象、联想之桥,创设发现空间,提供创造平台,使他们情思滚动,发现无穷,在新奇美妙的语言海洋里徜徉。

参考文献:

[1]王荣生.从“三个维度”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J].上海教育科研,2003(11).

[2]丁蔷.关于研究性阅读教学的理性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3(3).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