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
摘 要:谶纬之学源流甚远,涉及内容甚广。但究其本质,则是一门以阴阳五行为骨架,天人感应为血肉架构而起的系统神学。谶纬研究自古以来就有,可以追溯得很早。笔者认为,大致在西汉时,由于“谶”与“纬”的合流,谶纬神学就基本定型了。
关键词:谶纬;儒学;天人感应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
谶纬作为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上奇特诡秘的文化景观,其内容大致囊括自然、社会、人事等各个方面。不仅涉及到了一些远古传说、天文地理,还论述了数术占卜、神仙方技、经典训诂、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纵观古今著述,对谶纬的追根溯源,历来众说纷纭。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谶纬多依托于神秘主义的预言或符命,又常不署姓名和时代;另外则是谶纬文字篇章多有亡佚,于今日的研究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1)战国末期至秦皇世谶纬神学的萌芽
春秋后期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以《周易》预占并将其采用为卜测吉凶的主要手段,这使得带有“天命”、“鬼神”性质的占卜之术在当时的思想学术界刮起了一阵“天命论”的风气。比如,专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当中就有“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之说。[1]孔子虽好易学,但主要集中在易学的知识性和学术性。他认为善于学《易》的人不必去占筮。于是孔子本着敬人事、畏天命、远鬼神的精神,删去了《周易》中关于“鬼神”的内容,保留了其“天命”的内容。此外,《春秋》所记史事中,灾异之事也多达上百条。实际上也透露了孔子畏天命的思想。时至战国晚年,阴阳说与五行学汇流,邹衍由此创五德终始论,并对天人感应作了系统的论述,天人感应之说实自此衍发之。及至始皇,诡异的占验符瑞之风占据主流,神秘的神鬼之说、天人观念席卷大众心理。秦末之际,有心之士又造作谶言,以此作为反对秦王朝暴虐统治的手段。这种诡秘的预言散播在各处,成为操纵政治的一种舆论工具。
综而观之,天人感应理论作为一种单纯的理论思想,通过投入到生活实践,尤其是政治实践中成为了社会舆论的风向标。虽说还未成为完整的思想体系,但它对于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界乃至于涉及国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2)两汉之际谶纬神学的合流与发展
两汉之际是谶纬发展的极盛时期。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尊崇“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建议,立五经博士,独尊儒术,儒学就定于一尊,并成为官方主流。可儒家经典自古流传而来,难免沾染古气;因而与时事结合松弛。于是,儒生当中的有心者开始改造经典,改造自己。他们的改造可以推溯到孔子删定《周易》时保留的天命思想。汉代儒生们在承袭孔子天命思想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鬼神”观念的诱惑,从而使汉代的儒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董仲舒则是其中的集大成者。董仲舒在继承以往孔子“畏天命”的观点时,又糅合了战国诸子的思想,尤其是阴阳家、法家与道家的思想重新构建了儒学,架构起了一套完整的天人感应神学理论体系。在《春秋繁露》一书中,董仲舒写下了“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以及“帝王之將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相见。”等等表同类相应、天人相应的著述。[2]董仲舒将人之好坏,国之兴衰,世间之灾异祥瑞同高高在上的“天”联系在一起,大力宣扬“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将其与历史、现实、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为大批方士化儒生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所以在武帝之后,西汉社会的上空便经常弥漫着一股神学迷信的气息,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昭、宣二帝之时,其萌生之势已有端倪。汉昭帝时就有眭孟因天变上书劝汉帝“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至成帝之时,谶纬借机大量造作。譬如,方士甘忠可上言汉家当更受天命,并且贡献“受命于天”的法术。哀帝朝,汉哀帝接受方士夏贺良的建议,更受天命改元为“太初元将”元年,并自号“陈圣刘太平皇帝”。到了年方九岁的中山王继任为帝,而王莽继任大司马之位时,这些符命之说、谶纬之言便发展到了高潮。尤其是,王莽创立了新朝时就遣五威将军等人将整理好的《符命》42篇颁布天下。尽管王莽新朝在几年后便轰然倒塌,但继之而起的刘秀又引《赤虎伏》煽动人心,谋取帝位。并在建国之初也迫不及待地“宣图谶于天下”,从此谶纬的发展进入了另一个高峰期。
(3)后世沿革
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一些方士或是方士化的儒生,如上文所提及的眭孟、谷永、甘忠可、夏贺良等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特定政治集团的目的,揣摩上位者的心意假托谶纬蛊惑人心;而上位者出于维护政权的需要,也默许并扶持谶纬的发展。由此,谶纬从一开始发源于民间的单纯性理论,逐渐地走向“官方”。而随着其“官方”性质的明显,谶纬也即将走向末路。
谶纬走向末路并不是偶然。甚至可以说,在它诞生之初便埋下了衰落的种子。它的诞生扎根于流传于民间的鬼神信仰崇拜,这决定了它的质朴性和简易性。意味着他可以为任何阶层的人造作与利用,如此一来它就无法为某批阶层私有。虽然王莽和光武帝都曾为此尽力运作,但终归还是失败了。后世,要求禁毁谶纬文献的声音愈来愈多,尽管谶纬的风气在六朝递嬗之时还隐隐弥漫,但它已经逐渐被统治者所抛弃。隋唐时期,类似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焚、多有散亡”的状况缕出不穷。故谶纬文献于后代多有亡佚,只有《四库全书》所收《永乐大典》中的《易纬》八种尚可算完帙,其余种种皆为断简。
注释: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转引自易玄.谶纬神学与古代社会预言[M].成都:巴蜀书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