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
[摘 要] 公选课是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6所经济发达地区的典型高职院校的随机调查发现,公选课自身的机制效能退化,管理、学生、教师、教学资源多个方面都存在滞碍因素。针对现状,分别在课程开设和资源建设、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策略,活化机制组成要素和内部动力,创新公选课的特色化和本地化,实现高职人才培养在结构上的差异化,服务于人人成才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公选课;管理;资源;机制;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5. 089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15- 0218- 04
0 前 言
公共选修课程(简称为公选课)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定位于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或提升多种技能、发展兴趣和突出个性等领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规划和建设好公选课是每个学校从传统的知识和技能育人向文化和素质育人转变的需要,是由封闭式办学为主向开放性、扁平化办学转变的需要,更是由规模发展为主向特色和内涵发展转变的需要。公选课面对终生教育的新挑战[2],对于受教育者的终身职业发展、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对南京、无锡和苏州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6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和教师就公选课的相关情况进行匿名非正式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公选课已经成为人才培养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与“文化育人”的“高素质”要求相距甚远。
1 内 涵
公选课是指学生在既定专业课程体系外,在学分制、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多样化知识模块引导下,跨越系、专业、年级与班级的固定格局,按各自价值取向自由选择合适课程的一种公共性教学方式和机制[1]。在专业培养格局和教育要素相对稳定、信息和资源扁平化的现状下,其特有的结构型功能具有特殊的存在价值,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高职公选课的机制具有课程设置弹性化、教学模式多样化、课程考核柔性化、学习方式兴趣化等特色;课程体系具有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互补性等特质;内容上具有人文性、前沿性、实用性、趣味性等属性。随着因特网和移动技术的发展,时间的碎片化冲击着传统的学习方式,公选课也和其他类别课程一样呈现出学习环境的虚拟化、途径的多元化和资源的普适化等新特点。
2 现 状
2.1 课程管理规范缺失
管理规范不健全,有效期内的规范执行力不强,主要体现有公选课缺乏整体的规划,管理规范缺乏或不完善;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考核随意性都较大,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考评不关联,课程的开设随意性大等多个方面。在6所学校收回的164份有效教师调查问卷中,有115份(70.12%)把“管理不规范”列为公选课存在的問题之一。有不低于25.56%的学生经常旷课,参课率呈现出课程的起始和结束高、中间低的起伏状态。
2.2 学生选课目的多元
学生选修公选课目的多元,主要体现在按照个人生涯规划,个人兴趣爱好,课程内容简单,考核和获得学分容易,拓展知识面,易选等,总结起来有三大现象,即战略上的盲目性、策略上的实用性和战术上的功利性。通俗的说法就是:选课要选简单易过的,上课要选能逃课的,课程老师要选好说话的。对“影响个人选择某门课程的主要因素”调查数据汇总显示,学生选择“个人发展需要,服务于个人生涯规划”选项的普遍较低,而选择“课程内容简单,要求不高,获得学分容易”普遍较高。同样对问题“在你决定选定某门课程时,对课程的了解程度”,有46.72%到27.36%学生选择了“不完全了解”和“不了解”。
2.3 教学效果良莠不齐
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效果普遍评价不高,印象不深,收获不大。突出的问题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与课程本身关联度偏离,部分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重复,以视频代讲解、分析和实操,课程计划调整随意等等。对问题“公选课的教学效果”的调查表明,只有22.64%的学生认为公选课的学习“收获很大”。与此对照的是,20%~30%的学生认为公选课程的学习“没有什么收获”或“不好说”。对公选课教师态度评价正面的最高只有55.28%,中性和负面的从44.72%到51.54%不等。
2.4 教学资源保障薄弱
部分课程积累不多,教学大纲、教案和教学笔记等基本的教学材料残缺,课程建设和改革方面的投入偏少,见习、实操、训练内容缺乏实施条件;课程的开设门数不能满足学生任选的需要等都是较常见的现象;除此之外,还存在课程结构失衡,课程信息不完整,选课操作指导性差等问题。6所学校平均不低于36.35%的学生认为公选课的资源不多、缺乏和严重缺乏。
3 原 因
3.1 学校管理因素
公选课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机制,与必修课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任务,管理的缺位是目前公选课困境和问题日益凸显的主要根源。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规范内容不完整。在被调查的6所学校中,只有2所学校的管理规范较完整,其余4所规范都不完整。部分存在的规范管理内容没有覆盖到公选课机制整体,存在管理盲区。
第二,规范的内容可执行性差。部分内容照抄照搬必修课的管理规范,规定过于严密。部分学校的管理规范内容陈旧,对教学改革和创新、学习模式变革、新媒体新技术发展等的指导性不够,客观上也阻碍了公选课机制自身的创新。
第三,规范执行力弱化。近年来,学校也深受政绩观影响,对于教书育人这种事业发展的投入逐渐被削弱。教学管理部门存在懒政惰管情形,弱化了规范的执行力。
3.2 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是公选课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也是管理、教师、学生三角结构中的主体之一。具有社会属性的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受到校园内外方方面面的影响,潜移默化中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产生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
第一,教学的组织方式。大部分的公选课的组织仍延续传统的班级、大课等形式,学生个体参与互动少。这种形式和方式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讲有一种特殊的“失败情结”,所以他们对待这种学习方式从思想上就有一种自然的排斥情绪。
第二,个人学习习惯。麦可斯的报告显示,在校高职学生只有38%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与此相对应,62%的学生对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感兴趣。但由于学生普遍缺乏耐心、恒心、自我控制力和良好的习惯,多元化的兴趣在资源普适化和时间碎片化的影响下,丰富多彩的兴趣逐渐呈现出另类化、前沿化、游戏化、速成化、功利化等特点,这就注定了其兴趣仅仅停留在兴趣层次,很少积累发展成才能或才华。
第三,生活的社会环境。校园外的社会病态风气深刻影响着开放的校园,社会上的一些习惯性怀疑、信仰缺失、逃避现实、暴戾狂躁症等病症,潜移默化中污染了校风、教风和学风,学生与书本、课堂、实验室的离心力逐渐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专业的吸引力下降,厌学混学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普遍情绪。
3.3 教师自身因素
教师是公选课机制中另一主体,在目前公选课教学体系中,教师仍居于相对“强势”的地位,所以公选课演变到今天的现状,和教师息息相关。
第一,职业操守。教师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作为教师要有精神和坚守。但近年来教师队伍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信仰缺失,理念上的动摇,态度上的放任,规则上的无视等现象,偏离了教书育人的崇高目标和职业追求,校风的浮躁、教风不严谨、学风不踏实相互作用,逐渐污染了校园的教学生态。
第二,自身素质。在高职院校教师编制普遍偏紧的情况下,专业(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普遍偏高,所以非专业(职)教师就自然而然地有更多机会承担起了公选课的任务。调查的数据也支持了这个论断,6所学校的公选课师资队伍中,学校的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学生管理人员、新进人员、校外外请教师的比例都偏高。这些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要么缺乏基本的教师素质,要么缺乏教学经验基本的教学技巧,要么两者都缺。
第三,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师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伦理道德、思想意识、情感态度等最富集的、最稳定的、最基本、最为常见、最生动、最重要的学校活动。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师行为准则,这些准则规范了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指南和基本守则。部分教师对准则和要求了解不多,行为怪异,形象另类,语言乖张,放任课堂。尤其对处于边缘化的公选课,上述现象尤为突出。
第四,政策支持。公选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常常被相关政策遗忘。学校的规划和政策没有明确它们的位置,课程规划没有公选课的内容,没有公选精品课程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配套政策等与教师的核心利益关联的具体内容,所以此类课程从源头就缺乏建设的持久性和内在的动力基础。调查数据也证实了教师公选课的开设与学生公选课的选修目的一样多元,其中容易上、管理不严格、混学时就成了比较典型的开设动机。教师行为的功利性传导到后续的一系列教学环节上很难说有好的效果和影响。
开设公选课的教师来源多元化,一方面丰富了教师的结构,另一方面也存在专职教师,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比例偏低,教师的精力投入少,开设公选课的功利性强等现象。特别是部分不具备教师资格的校内工作人员连续开课,部分外请企业高管和技术人员宣讲企业产品或非计划内容等打折了公选课的内涵。
3.4 教学资源因素
规划的缺失,政策的不配套,教学科研工作量的高强度等因素大大挤压了公选课的建设和积累空间,由于没有稳定的政策保障,所以公选课的门数偏少,变动大,缺乏一批稳定的特色课程或有影响力的课程,直接导致公选课的积累少,网络资源少,开放程度差。尽管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都先后引入了各类公开课等公共资源,但目前还都处于起步和尝试阶段,一系列的政策有待突破,所以公选课资源紧张的局面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延续。
4 改进策略
4.1 机制要素
高职院校的公选课机制目前基本上沿用了普通高等学校的模式,通过机制组成要素的特色化和本地化,承载管理、方式和手段等内容,进而实现人才培养在结构上的差异化。另外,因特网和移动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传统学习带来的革命性冲击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个性化、碎片化的学习成为迫切的需求,在这种资源普适的环境中,如何在兴趣和工作需要二大高职生的学习动力源上做文章,改进或重构公选课机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公选课的机制要素包括公选课的管理对象、管理规范以及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管理对象包括教师、学生、资源三方。管理是枢纽,协调三方之间的关系,监督三方的交互行为,所有的教学、改革和建设都在管理的覆盖之下。
公选课管理的规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行政的内容,第二是服务的内容。行政包括课程规划、课程地位、课程政策、过程监控、教学反馈、质量评价、教学考核等,服务包括开设流程、选修指导、课程计划和准备、课堂实施、课程資源等。管理通常以文件、规定、办法、细则、通知等形式出现,覆盖了公选课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中有些是刚性的,有些是弹性的;方式和方法有些是显性、直接的,有些是隐性、间接的;有些是时效性长的,也有些是阶段性的。公选课的机制要素之间通过规范相互制约,其实践价值在于规范的可操作性,特色在于规范的本地化,权威在于实践的执行力。
4.2 策略实例
4.2.1 课程开设和资源建设策略
课程资源充沛是机制活性体现和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目前的公选课主要以人文素质提升课程和科学素质教育拓展课程为主的综合素质类课程为主[2],实践性和趣味性不足,学生亲自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不多,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有较大差异。所以如何从源头上把握好,开设一些他们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线上线下结合学习的课程就显得很尤为必要。具体的策略和途径主要有:
第一,扩展传统的公选课类别,由主要的素质类课程,增加专业技能训练类、文化健身类、考证考级升学类、技术前沿类等课程类别,扩大公选课的涉及领域。类别之间设置一定的比例,根据学生的选修和评价情况,再有针对性的调整。在实际操作中,对部分属于“小众”但内容权威、前沿的课程,仍要坚持包容的态度,通过具体的改进、支持措施维持体系内课程的多类别和比例均衡。
第二,开放校园,跨校选课和设课,互认学分。地理位置毗邻、交通便利的学校共同建设一批基础好、资源相对丰富、知名度较高、特色显著的公选课,实现校际公选课资源的共享,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需要,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第三,支持网络学习,满足学习时间碎片化的需要。跨校设立公选课网络学习公共平台,支持部分自产优质课程上网,同时引入MOOC、央视公开课、中国大学公开课、网易大学公开课等教学资源,通过实名注册学习,教师网络教学、辅导和考核。
第四,降低学分认可的门槛。网络的普适使教学资源和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方法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态势,开放办学提升了学生参与社会管理和活动的意愿,素质提升和养成的途径增多。传统的课堂由原来的绝对主导逐渐演变为主要方式之一,所以重新定义公选课学分认定范围就显得很有必要。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将课外专业活动例如专业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技能竞赛、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国际国内行业通用技能(资格)证书、各类著名公开课获得的学分等可有区别的纳入学分认定范围。
4.2.2 管理策略
管理是公选课机制中的关键因素,也是最具有创新内涵的载体,管理的思想和意志通过一系列的规范体现。管理既是保障,也是服务,是机制运行最主要因素。管理要立足服务,服务于人才培养、学生素质提升,服务于教学改革和建设的需要,服务于教师教学和潜能的激发。在管理上的具体策略主要有:
第一,管理规范应具有公选课内禀的特色。规范的内容要立足于公选课“补充和延伸”的定位,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个总的目标,文字表述和要求都要有别于必修课的相应规范,其管理的重点和内容也应有别于必修课的相应规范,不宜照抄照搬,更不能用必修课的规范直接覆盖公选课的管理。
第二,管理规范应具有可操作性,易于实施。与必修课不同的是,公选课毕竟只是课程体系的一个子集,学分比重一般在5%~10%范围,所以管理规范内容的表述应追求简捷清晰,不宜太严密,多使用图表文字,简单易懂,便于师生理解和在实践中执行。
第三,管理规范应兼顾管理的刚性和执行的弹性。公选课的外延远远大于必修课,所以注定了其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空间很大,方式方法很多。涉及“管”的内容坚持宽严相济,指导性为主,强制性为辅,既体现严格、刚性,又体现弹性、宽松。涉及“教”的内容坚持鼓励教学改革和创新,赋予教师更大的灵活度和创新空间,努力使公选课成为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实验场。涉及“学”的内容要面向扁平化的开放学习环境,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鼓励校企合作的项目学徒实践学习、协作学习。将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公益事项结合起来,创新考核方式方法。
第四,兼顾多方利益,打造活化的公选课机制。
对于教师,需要做到“四到”,即管理考虑到,政策照顾到,监督覆盖到,服务跟得到。在学校的课程规划中设立公选课部分,设立专项建设经费扶植一批公选精品课程,校教学竞赛和示范课也应把公选课纳入范畴。职能部门协助解决建设中的技术、设备、空间等实际问题。
对于学生,要做到课程前期计划完备,中期跟踪有效,后期总结提升。
前期主要是课程设置和选课,课程设置有多时段和多时长两种模式。多时段模式有一门课程多时段、多门课程多时段和多组课程多时段三种开设方式。多时长模式有长线(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开设的课程)、中线(上、下半学期分别开设的课程)和短线(连续多周开设的课程)三种方式。对于特色鲜明、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每学期可多次开设。选课要求支持多种选课方式,课程情况介绍清晰,内容详尽。改选容易,信息交换渠道通畅,师生获取及时。
中期主要是课程教学反馈和督导、巡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把课堂实时情况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分享到教学质量网站或教学管理微信群等,也可以通过常规渠道反映教学异常现象。
后期主要包括课程教学考核、课程评价等收尾内容。这些内容要立足实效,重点参考学生评价,肯定特色和进步,鼓励教学改革和建设新尝试。
对于资源,要标准权威,平台主流,内容丰富,表述简捷,交互方便,教学相宜。不仅要满足常规教学需要,还要满足学生自我学习和开放办学的需要。资源是课程的积累,是课程特色的载体,也是课程评估的重要内容。课程资源建设一般采取一次规划,分段实施的策略,所以系统的规划一定要全面、标准,规模可伸缩,支持多种交互方式,制作和使用易入门。
5 结 语
公选课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公选课机制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对6所经济发达地区的典型高职院校的随机调查发现,公选课自身的机制效能恶化,特别是面对资源普适化、时间碎片化给传统学习带来的冲击,公选课没有做好变革和发展的准备,表现在管理、学生、教师、教学资源多个方面都存在客观或主观上的滞碍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公选课实际效果差强人意。为此,通过改革和创新公选课的机制,活化机制组成要素和内部动力,提高政策的完整性和导向性,完善管理的鼓励、支持、服務内涵,力求通过机制革新和重构,形成一个特色化的高职公选课机制,提高师生的参与度。让公选课凸显教书育人的实效,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发展,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炳玉.公共选修教学机制及其价值功能探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2):17-20.
[2]鲁红艳.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强化管理制度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08(10):157-159.
[3]刘发盛,马亮亮,房学军.构建特色公选课体系培养特色学生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2(11):34-35.
[4]黄娟,袁智斌,傅霖.大学公选课中运用“切块拼接法”改善学习效果的探索[J].高教探索,2014(2):113-118.
[5]郭华生.香港职业训练局全人发展课程的考察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12(1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