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月
摘 要:呼吸、共鸣、语言以及发声是歌唱的四大基本要素。歌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主要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思想或者精神。歌唱的四大要素形成了歌唱的基本技巧,四大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简答而言,歌唱其实是声音的另一种表现性形式,而从物理角度看,歌唱则是在呼吸的基础上,气息冲击声带所发出来的声音,因此,掌握歌唱的四大基本要求对于提升歌唱技巧以及歌唱水平极为重要。在下文当中,笔者将对歌唱的基本要素及其训练体会进行分析,提出四大要素训练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声音形象的追求。
关键词:歌唱 基本要素 训练体会 训练方法
从普通角度来看,歌唱几乎是每一个人都会的技巧,而从专业角度看,歌唱则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专业训练才能掌握的艺术技巧。近年来,随着歌唱艺术的发展,人们对歌唱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从听觉上得到满足,更需要从歌唱者的歌声当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思想的慰藉。这就需要歌唱者能够在平时的训练中,牢牢掌握和应用歌唱的四大基本要素,从呼吸、发声、语言、共鸣等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歌唱技巧与舞台表现力。
一、歌唱基本要素之呼吸
1.呼吸对于歌唱重要性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可见呼吸、运气对于歌唱的重要性。人类的发声主要是通过气息冲击声带造成的,气息的频率不同、强度不同、形式不同,其冲击声带所带来的声音也有所不同{1}。因此,在歌唱中,各个声调的发声都应有标准的呼吸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气息冲击声带的准确性,得到我们想要的歌声。
2.呼吸的训练体会
歌唱的呼吸一般包括三种类型:第一,胸式呼吸,也就是将气息吸入胸腔,在吸气的过程中,双肩在呼吸作用下略微向上抬起,颈部的肌肉应保持紧张状态,胸式呼吸方法是人们日常的生存呼吸方法,在歌唱中并不常用,其原因在于吸气的深度太浅,发声时常见挤卡、刺耳等问题,声音不够圆润;第二、腹式呼吸,气息可直达腹腔,随着气息的吸入,腹部逐渐隆起,腹式呼吸方法也不利于歌唱,发出的声音较为沉闷,常出现气息不够用的问题;第三、胸腹式联合呼吸,这是目前歌唱专业中一种最为合理有效的呼吸方法。
对于呼吸技巧的训练,可从生活入手。例如板凳训练法:训练者坐在板凳前三分之一的位置,打开双腿,作弯腰姿势,将双肘关节自然放在膝关节处,感受吸气时的身体状态,此时胸腔会自然生出气息,以手按压自身后背和腰部位置可以明显感觉到气息的存在,此时的状态即为歌唱的吸气状态,常做此训练,可以形成对歌唱吸气状态的肌肉记忆和体感记忆。呼气仍然按照吸气的感觉进行,让气息缓慢从身体中呼出去,反复训练可以提高隔膜的力量。很多初学者在开始学习呼吸技巧时很难找到正确的呼吸感觉,采用这样方法较为直接,训练效果也比较明显,在脱离板凳之后,依然能够保持这种感觉和状态,就表明已经逐步掌握了呼吸的基本技巧。另一种方法与板凳训练法类似,采用直接站立的方法,打开双腿,保持与肩同宽,作90°弯腰姿势,双手置于后腰位置,体验呼吸的状态和感觉。还有一种训练方法则是来自于平时的睡眠,训练者平躺于床上,身体放松,保持自然呼吸状态,将手置于腰部和腹部位置,感受歌唱的呼吸状态。第三种方法叫作闻花香,当人们认真寻闻花香时,身体会自然发出呼吸,这也是歌唱时的呼吸状态,在歌唱时,就可以模仿闻花香时的呼吸状态,进行训练。 歌唱中的呼吸训练其实是一种物理训练方法,都是根据不同状态下发声的呼吸方法进行,从中找到歌唱状态下的呼吸感觉,并进行记忆和保持。
二、 歌唱基本要素之语言
所谓歌唱的语言,具体是指歌唱的内容,也就是歌词。通常情况下,歌词应当保持连贯性和衔接性。歌词是歌唱四大要素中表达歌唱含义和歌唱情感最直接的一项因素,其在歌唱中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1.加强内视觉训练
所谓内视觉,就是指歌唱者在歌唱时,通过协调身体各个发声器官,传达到大脑中的神经感觉。歌声是通过各组发声器官协调运作,并受到高级神经系统支配而进行的一种运动。对这种内视觉形成记忆,可以帮助歌唱者提高对歌词语言的记忆力。
歌声的发出器官都在人身体的内部,肉眼无法观察到,所以要做到准确协调的运作非常困难,因此,初学者在发同一个音时往往会出现差异和不稳定的状态,如果他们能够对发声器官的运作和调节状态形成内视觉,并对这种视觉进行感知和记憶,就可以保证歌声的稳定性。对内视觉的训练如同在舞蹈训练中舞者要对照镜子进行练习一样,是因为舞者看不见自身的舞蹈动作,因此也无法得知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以及标准动作的下的身体状态,而在歌唱的语言训练中,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提高歌唱者对语言的记忆力,也就是感知自身歌唱时发声器官的运作状态,不断的强化这种内视觉,让歌唱者们仿佛对照镜子一般看到自己发声器官的运作状态,从而对歌唱语言形成记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脱口而出,在歌唱出某一语言时,歌唱者就会凭借自己的内视觉记忆唱出下一句,避免忘词。
2.想象力训练
想象力训练主要是为了强化内视觉训练,属于一种心理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歌唱者的自主意识来强化、调节和加速动作机能。在歌唱训练中,要主动引导学生更加真实、深切的看到自己在歌唱状态下发声器官的运动情况,如强化歌唱过程中对声音的支点、力度、速度、共鸣位置以及声音音响的强弱等特点的记忆,让学生更加真实感受到声音的形成。
例如,在伊丽丝·科拉岱蒂著作《声乐教学法问题》一书中,阐述了女高音歌者在发声中运用想象“安放”声音获得了更好的“面罩”共鸣。在书中,伊丽丝·科拉岱蒂认为无论高音还是低音,歌唱者都可以将其想象在为同一位置上构成。在向高音声区转移时,共鸣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声音在中低声区运行,就可以通过想象将声音从“安放”转移至“面罩”中,跟随音高上行,歌唱者可想象将声音“安放”在头声中,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歌唱发声更加的均匀。在开展训练之前,应要求训练者对自身的发音过程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并形成脑内视觉效果,而后应用这种对发声器官的视觉效果,指导和控制自身的发声,发出符合标准的声音{2}。
3.反复练习
对于语言的记忆,最终还是应当通过反复的练习进行。歌唱不仅仅是一项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是一种运动,是身体发声器官的运动。那么,运动的训练方式则是要反复进行练习。在歌唱的语言训练当中,首先,歌唱者应当对歌词形成记忆,其次需要对旋律形成记忆。反复训练并不代表死记硬逼,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在练习时,歌唱者首先要找出上下句歌词和相邻章节歌词间的规律,记住他们的大概意思,通过记忆第一个章节的歌词,可以形成对其它章节歌词的大致记忆;而对于旋律的记忆,则需要反复不断进行练习,并找出每个章节间旋律的差异点,对差异点进行记忆。
总而言之,反复的训练和累积是歌唱中语言要素最为直接的训练方法,也是最基本的训练方法。在训练过程中,要指导歌唱者形成惯性记忆,将零散的记忆片段拼凑成完整的歌唱语言。
三、歌唱基本要素之共鸣
歌唱共鸣主要对歌唱的因素造成影响。歌唱共鸣方式主要包括口腔共鸣、胸腔共鸣、咽腔共鸣、头腔共鸣以及喉部共鸣五种{3}。其中,胸腔共鸣指的是气管的共鸣,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共鸣腔体,其在所有共鸣腔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中低音的发声中,其在所有腔体中占比最大。喉部共鸣是指喉咙的共鸣,也就是打开喉部,其状态类似于人们在打哈欠时的情景,喉部共鸣的作用在于建立一个声音传播的无障碍通道。咽腔共鸣则是通过咽壁的反射作用达到共鸣,人类的咽壁是一个参差不齐的绵软体,因此打开咽腔,让声音触碰到这个位置时,可以发出非常特殊的美妙声音。口腔共鸣是各共鸣腔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在这一腔体中,上方位置是由硬口盖和软口盖组成的腔顶,下方则是由舌头组成的腔底,嘴巴则作为传达歌声的喇叭。鼻腔与头腔共鸣则是为了让歌声更加的丰满,其训练的关键在于在鼻腔共鸣的基础上如何使窦口张开。
四、歌唱基本要素之发声
一般情况下,练习发声主要以五个元音为主,分别是A,E,I,O,U,因为在多数的歌曲、歌剧作品当中,元音占据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曲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4}。在很多中外作品当中可以发现:歌词的拼读,一般每个字的拼读都是以延长元音为主,所以,如果能够将元音的发生练到标准,甚至极致,便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歌声的清晰圆润和明亮顺畅。五个元音的咬音位置如下:a的发音应当咬到咽腔位置、e的发音应当咬到上后臼齿的后上方部位、i的发音一般在后咽腔、o的发音咬在后咽壁之上、u发音咬在小舌位置。除了明确元音的咬音之外,还需要稳定喉结位置,喉结位置主要有深喉位、高喉位、低喉位以及中央喉位四种。歌唱状态下的正确喉结位置为低喉位,常用训练方式为: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保持低喉位位置,还可以用深呼吸的方式感受喉结的各个位置状态,顺利找到低喉位状态。
寻找声门的适度感也是发声练习的重要方法,所谓声门的适度感是指歌唱过程中歌唱者声门的一种感觉,也就是氣息和声带间的关系,保持声门的适度感,可以让歌唱者在舒适状态下进行歌唱,而不是时刻保持紧张,这将对歌声的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
结语
对于歌唱四大基本要素的练习,除了专业的训练方式以外,还可以尽可能的贴近于生活,通过了解歌唱的正确状态,以生活方式进行训练,不仅增加了训练的乐趣,同时也使歌唱处于更加自然的状态{5}。
注释:
{1}王育.浅论歌唱的呼吸及其训练方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2):143-144.
{2}刘蓉惠.歌唱记忆的内容及训练方法[J].艺术教育,2015(3):45-46.
{3}范晓晶; 钱杨杰.寻找歌唱的声音——合唱声音训练方法探索[J].大舞台,2010(7):152-153.
{4}庄虹子.歌唱发声的误区及其纠正的训练方法[J].滁州学院学报,2014(3):182-183.
{5}董鹏.浅谈声乐艺术嗓音的训练方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