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娟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镇江 212001)
风险管理属于一类管理程序,便于评价与处理现有、潜在的医疗风险,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对医院造成的损失减少。白血病患者需给予长时间的化疗药物、高浓度的营养液与血制品等注射治疗,且该类患者具有较差的血管条件,给予PICC置管治疗便于有效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导致的痛苦,对外周血管与组织进行保护,便于顺利进行疾病治疗。但是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减少,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较低的免疫功能,容易引发静脉炎、脱管、出血、血流感染等情况,导致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地威胁[1-2]。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探讨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如下。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血液科PICC新置管的2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常规组中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5.36±3.2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实验组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5.96±3.1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患者均给予PICC置管治疗,其中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管理措施,对实验组给予风险管理,组建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包括责任组长、护士长、护士,主要内容为:
(1)依据患者置管时的风险与原因,将相关的操作流程制定:在PICC置管之前应准确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血管情况等,由此对合适的血管进行选择;做好相关物品的准备工作,对置入导管的具体长度进行测量;进行消毒处理后,穿刺人员应换好无菌隔离衣进行静脉穿刺,之后将穿刺针拔出,缓慢置入导管,且置入的深度应小于等于2 cm,等到完全置入导管后应撤除;对导管进行妥善固定,给予X光片进行检查,对导管的置入位置进行明确后给予弹力绷带进行止血与固定处理;对置管记录进行填写,包括穿刺的部位、导管的型号与品牌、穿刺的静脉部位、导管置入的长度、导管外露的长度、患者的反应等。
(2)护理人员培训工作:①理论培训: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对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的风险情况、引发的原因、PICC置管的流程等进行学习[3-4]。②操作培训:给予课堂模拟演练培训模式,选择几位护理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之后护士长给予随机查看、跟班考评、理论考试等方式加强培训考核制度,便于护理人员对操作技能熟练掌握,之后选择一对一的模式加强培训,便于评估PICC置管的风险。
对比两组患者置管时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标准为:导管堵塞:进行输液时停止或者减慢了输液的速度,无法进行冲管与回血;导管感染:穿刺点存在肿胀、红、疼痛、脓性分泌物等情况,给予培养后得知为细菌感染;导管破损:实际输液时连接翼与导管的连接部位存在药液外渗现象;导管脱出:脱出的长度超过5 cm;静脉炎:置管后的1~7 d时间,静脉走向存在条索状的红线,并伴有灼热、肿胀、发红、疼痛感[5]。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选择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评价,0~120分为评分的范围,其中十分满意表示评分≥105分,基本满意表示评分≥75分且<105分,不满意表示评分<75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实验组患者置管时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常规组(P < 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本次研究结果得知,给予风险管理措施,可降低导管感染、静脉炎发生率。由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减少了中性粒细胞,存在较低的免疫力,日常置管时未严格给予无菌操作或者操作不是十分规范等,容易引发PICC导管感染情况。所以,实际进行风险管理时,应加强风险预防工作,有效预防风险事件。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密切沟通与合作十分重要,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的同时应定时将敷贴进行更换,对穿刺点进行观察,分析是否存在红肿、疼痛等不良情况并进行记录,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对症处理[6-8]。综上所述,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给予风险管理干预,便于将置管时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