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度假旅游地旅游业态集聚演进特征及 驱动机制研究
——以重庆市黄水镇为例

2018-10-22 03:57席建超冯永忠
关键词:黄水镇区业态

王 恒,席建超,冯永忠*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21世纪初,中国休闲旅游业和乡村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乡村旅游产业的集聚集群发展趋势日渐清晰.旅游产业的集聚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业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态,旅游产业的集聚发展在顺应我国大众旅游规模化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既能发挥旅游业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应,又能推动乡村城镇化的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1].

在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拉动下,我国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推动旅游业集聚发展,《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应当摒弃传统的、粗放式、低效率的发展模式,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途径与手段,转变为新型的、集约式、高效率的发展模式”,表明国家将推动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纳入到推动旅游产业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其中“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表明党和政府支持与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更高附加值、更高收入的旅游产业转型,提供稳定工作,提升农民收入,以此破解城乡二元结构[2].

19世纪末,旅游产业集聚问题就开始逐渐被国外学者关注,围绕旅游产业集聚的概念内涵、成因、驱动机制、经济效应评价及与相关旅游经营主体之间的竞合关系等进行诸多研究[3-4].国内相关研究与国外同步展开,涵盖理论与实证研究,但两者各有侧重,学者们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集聚概念内含,理论机制、路径、模式、水平、效应、应用、创新研究等几个方面[1,5-7].有学者认为旅游产业集聚归属于旅游相关行业集聚,依托核心旅游吸引物及其品牌形象吸引力、品牌价值延伸力,围绕旅游消费需求范围而形成的旅游相关要素的产业集群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集聚,产业集聚与绩效密切相关且有其自身的发展模式[8-11].随着对旅游研究的拓展和延伸,学者们将流通产业与零售业的业态概念应用于旅游业研究,一般认为,业态是经营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形态,旅游业态即是对旅游产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特色和经济效率等的高度概括[12],包括低碳旅游业态[13]、山地旅游业态[14]、区域旅游业态[15-16]等.

旅游业态是休闲旅游快速发展时代旅游城镇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旅游业态集聚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力,能够塑造旅游城镇功能和特色,显示旅游城镇集聚功能和形象,凸显旅游城镇竞争力.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产业集聚的研究显著增多,但针对典型区域旅游城镇化过程,从土地利用变化“空间”过程视角系统研究旅游产业集聚过程还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山岳度假旅游地为案例地,以业态类型所对应土地利用为视角,研究旅游服务业态的空间集聚及其演化规律,进而综合各业态的集聚分布特点及旅游业态集聚影响因素,揭示旅游地乡村聚落的旅游业态空间演化格局,从而为新时代旅游城镇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黄水镇是我国“四大火炉”重庆市东北部具有较高休闲避暑价值的新兴度假小镇,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5′~108°30′,北纬30°10′~30°15′,302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属于温带湿润气候,平均气温在13.1 ℃,夏季最高平均气温仅为20.1~22.3 ℃,夏季凉爽是黄水镇休闲避暑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

黄水镇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旅游资源禀赋,形成了以森林生态、休闲度假、避暑纳凉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迅速.黄水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末,观光旅游的发展使黄水镇旅游业逐渐萌芽,近年来黄水镇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镇域内现有4A级景区2个(大风堡、千野草场)、3A级景区2个(黄水药用植物园、毕兹卡绿宫),10余个其他旅游景点,如黄水湖水上游乐园、中国一号水杉母树、油草河峡谷风景、山路十八弯、十二花园姊妹峰等.文中主要选取黄水镇镇区建设用地范围作为旅游业态集聚研究范围(图1).

图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参与性农村评估方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半结构式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等获得的资料及黄水镇相关文本和图像资料等.其他资料包括《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黄水镇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Google Earth高清影像、黄水镇土地利用现状CAD数据(2012年)等.

在黄水镇政府、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当地村长带领下,笔者于2016-11-18—2016-11-30和2017-8-19—2017-8-25日先后两次对案例地镇区进行田野调查.调研时间分别选在旅游淡季和旺季,方便与农户进行更为充分的沟通和调研黄水镇的整体情况和旅游业态发展情况,以及登记镇区各户旅游从业或商业经营各相关业态详细信息.

1.3 业态分类

旅游服务业态是旅游度假区重要的接待基础,针对旅游度假活动的特殊需求和实地调研得到的反馈,发现各旅游业态集聚发展于旅游住宿业态与特色餐饮业态,因此,服务业态中最核心业态的考察对象当属旅游住宿与餐饮业态.

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态类型的划分,已有部分研究结果,但未形成公认的分类标准[17].文中根据旅游目的地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通过衡量各类业态与旅游业的紧密程度,将旅游业态划分为核心业态、延伸业态、支撑业态和其他(表1).文中侧重研究与旅游产业关系密切的前3种业态类型.

表1 旅游业态分类体系

1.4 研究方法

1.4.1 平均最近邻距离指数(Average nearest distance index,R) 平均最近邻距离指数又称最近邻指数,可以判定同类型要素之间的距离情况.文中引用平均最近邻距离来测定黄水镇3种旅游业态类型的空间集聚程度[18]23:

1.4.2 行业集中度指数(Industry concentration index,RC,n) 行业集中度指数反映旅游业态集中程度,测算黄水镇内各种旅游产业前n种业态所占比重的总和,其计算公式为[17]1537

其中,n为规模最大的前几种业态的个数;RC,n为前n个业态的集聚度;Xi为第i个业态的建筑面积;N为旅游城镇全部业态个数.一般认为RC,n数值越大,集中程度越高;当RC,n>0.4时,该旅游城镇产业结构即为集中型.

1.4.3 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 index,H) 赫芬达尔指数反映旅游业态集中度,表示某类业态中所有业态所占份额的平方和,进而得出各类业态集聚水平的变化情况,其计算公式为[19]102

其中,Xi为某类型业态中各个企业的用地面积;T为区域内该类业态的总面积;n为区域内该类业态的总数.一般认为,H<0.1为低度集中市场;0.1≤H<0.18为中度集中市场;H≥0.18为高度集中市场.

1.4.4 优势度指数(Dominance index,D) 优势度指数反映一种业态在在区域中的竞争地位或重要程度,其计算公式为[20]4

其中,Di为第i类业态的优势度指数;Xi为第i个业态所的用地面积;N为区域业态用地地块总数.一般优势度指数大于0.1的为占据绝对优势,大于0.01的为占据主要优势,小于0.01的则认为不占据优势.

2 结果与讨论

2.1 旅游产业集聚总体格局分析

1)整体镇区面积迅速扩大,各类旅游业态迅速增加.随着黄水镇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城镇化进程同时推进,黄水镇空间形态呈现扩张趋势.城镇总建设用地面积由2004年的6万m2增加至2017年的约46万m2,增长了6.6倍.黄水镇总体旅游业态面积由2004年的2.4万m2增长至2017年的28.8万m2,增长了11.1倍(表2).

表2 2004—2017年黄水镇建设用地及旅游业态用地扩展演变(m2)

2)旅游业态集聚度上升,行业集中趋势明显.当前,黄水镇旅游业态在空间布局上已经呈现出相当程度的集聚化发展态势,并且镇中心已成为旅游核心业态集聚发展的空间载体.纵观镇区内部,依托不同镇区各自的街区区位优势及特有的区域经济、社会等发展基础,已经形成了众多以特色街区为载体的较为成熟的旅游业态集聚区.

考察黄水镇旅游业发展的过程,随着旅游新业态的出现,旅游业态的集聚程度也在逐渐升高.最邻近指数均小于1,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且2004年值较大,表现出旅游业态起步期处于低水平集聚特征,2008年开始指数值均匀下降,表现出黄水镇旅游业态空间集聚水平稳步提高(图2).行业集中度指数均大于0.4,产业结构为集中型,表明旅游业态的发展明显集中于部分业态,且行业集中度指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并在2008—2012年变化最快,表明2008—2012年行业集中程度快速提高,旅游相关业态的发展集中于部分优势业态的趋势明显,如宾馆、度假地产、特色餐馆和专业店.

图2 黄水镇旅游业态集聚水平演化

2.2 旅游产业集聚时空演变

1)旅游业态萌芽阶段(2004—2008).2004年,镇区内主要业态包含:以农资店、家电店、服装店等为代表的优势度指数高达0.241的专业店业态,优势度指数达0.130的以银行、邮政、信用合作社等为代表的商务金融业态,便利店业态等主要服务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支撑业态,它们在空间布局上占主导地位,H指数高达0.306,R指数为0.703低于1,其业态分布在空间上较为集中,支撑业态呈现出集聚分布在莼乡路上且占据镇区土地空间55%以上等特点(图3、表3-4).随着我国大众观光旅游业逐渐兴起,黄水镇以优美的自然景色、开发性较强的森林旅游资源吸引游客,这时的旅游核心业态以度假宾馆和少量度假酒店为代表的旅游住宿服务及以传统大型饭馆与农家餐馆为代表的旅游餐饮服务构成,分布在镇区北部和西部边缘呈现出斑块状.由H指数和R指数可知,刚兴起的核心业态集聚程度较低,核心业态中宾馆和特色餐馆优势度较高.此阶段核心业态结构较为单一,市场集中水平较低.延伸业态中,休闲娱乐业态多为服务居民休闲娱乐的棋牌室等,旅游购物业态多以销售特色的山货小店为主,数量较少,商品附加值较低.

图3 2004—2017年黄水镇旅游业态空间分布演变

核心业态H指数聚集程度优势度指数延伸业态H指数聚集程度优势度指数支撑业态H指数聚集程度优势度指数20040.179**0.4240.001*0.0240.306**0.55220080.467***0.6840.001*0.0240.085*0.29220120.708***0.8410.001*0.0290.017*0.13020170.772***0.8800.001*0.0250.009*0.095

注:***为高度集中,**为中度集中,*为低度集中.

表4 黄水镇各类旅游业态优势度测评

注:★★为占据绝对优势,★为占据优势,☆为不占优势.

2008年,随着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核心业态所占空间比例显著增加,H指数的上升和R指数的下降均表现出核心业态较为明显的集聚发展趋势.图3表明,核心业态主要分布在川鄂路和镇区新扩展的东部边缘,呈现出沿镇区公路条带状聚集.核心业态中优势度较高的旅游住宿业态由宾馆转为度假地产,其优势度指数高达0.336,奠定了度假地产在黄水镇旅游核心业态中的主导地位.空间上,度假地产主要分布在镇区边缘景色优美、依山傍湖的地带.此时镇区兴起了少量农家乐业态,其优势度较低,在镇区内零星分布.农家乐业态的兴起表明,有部分农户开始放弃农业种植,进城定居,以农家乐作为谋生方式,表明旅游业的发展对镇区传统产业劳动力要素有吸引力.核心业态中以特色餐馆业态为代表的旅游餐饮业态优势度指数持续升高,由2004年的0.116增长至0.122,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特色土家族餐饮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延伸业态和支撑业态中各业态类型都有所丰富,但支撑业态总体优势度显著降低,由2004年的0.552下降至2008年的0.292.由于镇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核心业态总面积持续扩大,度假地产、旅游餐饮业态面积急剧扩张,新兴的旅游核心业态占据镇区总体业态的优势地位,逐渐挤压支撑业态的发展空间;空间上,延伸业态和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的支撑业态依旧占据黄水镇中心莼乡路,但集聚程度都有所下降,其中支撑业态的H指数由2004年的0.306下降至2008年的0.085,降幅最为迅速.

2)旅游业态快速成长阶段(2008—2012).2008—2012年,核心业态H指数增长至0.708.核心业态集中分布于镇区北部川鄂路和东部黄连大道,镇区南部也有零星分布.核心业态中的度假地产、特色餐馆和宾馆业态持续扩张发展,这个时期,黄水旅游找准了定位,主打“清凉黄水,避暑度假游”,高层次的旅游住宿业逐渐成为黄水镇发展最快的业态,宾馆、酒店业态都有所发展并初具规模,分别由2008年的37家和17家增长至2012年的60家和29家,较为集中分布在川鄂路和镇区中南部.4年间,黄水镇度假地产业态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其优势度指数2012年高达0.654,牢牢占据了黄水镇旅游总体业态的主导地位,2012年度假地产壮大迅速,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约13.7万m2.在空间上,度假地产集中分布在镇区北部迎宾北路和镇区南部莼乡路南,同时镇区西部和西北部也有分布.度假地产的大面积建设,使其他业态优势度指数相比较而言呈显著降低趋势.以特色餐馆为代表的旅游餐饮业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数量也由2008年的81家增长至2012年的141家,特色餐馆的快速扩张,使特色旅游餐饮与旅游住宿同时成为黄水镇旅游发展的增长极.

延伸业态中休闲娱乐场所和特色旅游购物业态均有所增长,延伸业态优势度指数有增加趋势,但发展仍停留在低层次阶段,其分布表现为分散分布.支撑业态则相反,数量虽大体保持稳定,但优势度指数持续降低至0.130,其分布依旧集中于莼乡路,但由于核心业态的快速发展,部分支撑业态转向核心业态,导致支撑业态H指数持续降低,分布趋于分散.支撑业态中,由于度假地产的发展,带动了家居建材业态的发展,家居建材店2004—2012年数量持续增长,达到63家,部分集中分布在莼乡路以南,靠近南部度假地产,其他少量均匀分布在镇区北部和西部.

3)旅游业态完善提升阶段(2012—2017).2012—2017年黄水旅游总业态数目和各业态发展速度有放缓趋势,迎来了各业态完善提升阶段.其中核心业态发展集聚程度虽有所增加,但集聚速度和优势程度增速与2008—2012年的增速相比明显放缓,H指数由0.708增加至0.772,核心业态的优势度指数由0.841增加至0.880(表3-4).核心业态中农家乐业态和度假宾馆业态优势度指数皆有所提升,旅游住宿业态中宾馆和度假地产依旧占据绝对优势,宾馆集中分布在镇中心东北部,呈现片区型分布.2012—2017度假地产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镇区北部风景怡人且尚未开发的地带,镇区北部逐渐形成了新兴度假地产片区,结合南部度假地产片区,与镇区西北部零星分布的度假地产组团构成了黄水镇度假地产业态总体分布格局.黄水镇旅游度假地产业态的快速发展,使其优势度显著提高,其他旅游业态优势度显著下降.旅游餐饮业态部分,集中布局在黄连大道和川鄂路的特色餐馆优势程度有所下降,但依旧占据优势地位.延伸业态发展较为缓慢,旅游购物和娱乐业态均在镇区主干道两边离散分布,其优势度稍有下降.支撑业态由于旅游发展的冲击,H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持续下降,空间分布上由2004年集聚分布演变为2017年分散分布,且优势程度不断下降.

2.3 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特征

1)空间集聚呈现出较强动态性.产业空间集聚具有自我强化、自我发展的特性,形成集聚效应后,其优势逐渐发展扩大.分析黄水镇旅游产业集聚的初期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征,发现以外延式扩张为镇区空间扩张的主导方式.此阶段外部因素显著改变区域旅游产业分布格局,如川鄂路的建成,交通可达性的快速提升,对新兴旅游业态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由于是产业集聚的快速成长阶段,镇区内涵式扩张方式占据主导,有少量外延式扩张,此阶段内外部因素对区域旅游产业分布格局影响较小,受外界扰动影响较小,产业集聚优势水平较高,且持续向更高集聚水平发展.处于产业集聚的完善阶段,传统的由中心向外蔓延式扩张的趋势已经不复存在,新兴业态不断地在已有镇区面积内集聚发展,通过产业链各环节间的协调和创新,不断提升旅游服务业整体水平.

2)区域专业化分工形成.伴随着旅游产业的集聚和旅游城镇化的发展,传统的“中心-外围”结构已逐渐被取代,而新的复杂化的空间布局形态逐渐形成新的空间结构.对黄水镇而言,不同业态类型在城市整体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例如,2017年核心业态(不包括度假地产)除了沿主干道分布外,集中在镇区中部,团状与条状分布相结合;延伸业态则大部沿莼乡路和黄连大道两条主干道分布,条状与点状分布相结合;支撑业态由旅游发展前集中在莼乡路呈条带式分布,演化为旅游发展后沿街道条状分布和街区内点状分布相结合.

随着旅游业态的集聚发展,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分工逐渐出现,并有逐渐强化的趋势.区域所承载的业态比重及其结构比例表现出区域独特的功能,因此,如果某一类或者相关的业态在特定区域集结,而对另一些业态吸引力较弱,可以认为该区域出现了专业化的分工现象.如镇区南北两端对度假地产业态的吸引力,明显大于同类旅游住宿服务中的宾馆、乡村旅馆等业态的吸引力,引起度假地产业态产生明显的区域专业化分工现象;相反,宾馆、酒店业态在镇区中心区位条件较好的区域出现了明显的集聚.

3)旅游业态丰富度和从业人员快速增加.随着旅游市场化的程度加深,黄水镇的旅游服务业表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业态总数由2004年的436增长到2017年的1 389个,增长了218%,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旅游业从业人员规模快速增长,空间上表现出大量原有镇区土地及新开垦建设用地投入旅游接待服务中,旅游服务集群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成熟阶段的旅游产业集群,吸引大量的高技术劳动力以及专业化的产业链供应商网络,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应对不断扩大的旅游市场需求.

2.4 旅游产业集聚发展驱动机制

旅游产业集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自然条件、人口因素、技术资金供应状况、政府产业政策、特色旅游资源及环境禀赋影响、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反馈作用、度假旅游市场的推动作用、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及公共服务条件等诸多因素,文中选取以下几个做详细阐述.

1)旅游业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效应.旅游产业集聚的根本动因在于集聚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益,体现了资本寻利增值的动机.旅游产业集聚不仅可以完善区域内的业态支撑平台降低各业态经营成本,降低联动的各业态上下游业态交易成本,如旅游度假地产业态的快速发展带动建材家装店业态、家具专业店业态等上下游业态一体化发展;还可以因空间距离邻近,显著降低游客出行成本,丰富游客体验内容,增加游客体验度;旅游活动因旅游产业集聚而集中发展,极大地方便于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同时旅游产业的集聚,带动相关业态区域集聚分布,有利于旅游产品和服务转型升级.

2)城市居民避暑度假旅游市场的推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市场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同时,随着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升高,人们对于避暑度假旅游市场需求逐渐升温,作为我国“四大火炉”之首的重庆市及周边城市居民中有充足的经济收入、有假期或度假时间、有避暑度假意愿、稳定的工作和较小的家庭压力的中产阶级和退休职工数量越来越多,使得避暑度假旅游市场发展迅猛.重庆市依托山区,面向本地市民及周边区域已开发了避暑旅游度假地产.附近重庆主城区及周边地区大量游客涌入,促使黄水镇旅游产业快速增长,产业集聚快速形成.

3)特色旅游资源及环境禀赋的影响.旅游业属于资源环境产业,旅游消费是一种特殊的空间消费,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是特色旅游资源禀赋,也是带动旅游产业集聚的核心.旅游目的地产业集聚发展,受其区位因素所影响,其地形地貌、地理梯度特征等,以及人口结构、产业发展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生活水平和土地资源供应等都对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产生影响,旅游业态经营者在业态选址时,也会考虑旅游目的地旅游核心吸引物、核心品牌效应、土地租金、旅游消费者层次及消费水平等因素.

4)城镇化发展的反馈.随着旅游目的地的城镇化发展和经济规模的增加,城镇经济发展带来的要素资源的集聚也成为了旅游产业要素的集聚的基础.城镇化的发展促使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集聚在城镇融合发展,城镇拥有旅游业发展所需的运营主体,较为完善的要素市场体系,良好的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和便于制定的产业政策,以及城镇为旅游业态提供的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等,这些都是旅游产业发展和集聚的保障因素.经实地调研,以黄水镇旅游餐饮业态为例,城镇化和旅游发展使得各旅游业态能以比较低成本获得其发展所需的高技术劳动人员,黄水镇旅游餐馆所雇佣的厨师,大部分为周边乡镇饭馆厨师,在旅游旺季时,厨师们因高薪到黄水镇工作,没有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的集聚无法提供更为优质的旅游服务.对游客而言,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完善配套的医疗服务设施、交通条件、日常生活服务能满足避暑度假游生活需求.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本研究运用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技术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黄水镇旅游业态发展集聚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得到以下结论:

1)随着黄水镇城镇化和休闲避暑旅游的发展,旅游业态中核心业态的增加幅度最大,旅游业态总面积的显著扩张,带动城镇建设面积增加.随着旅游业态的发展,核心业态、延伸业态、支撑业态交替在黄水镇发展.业态之间有相互融合带动发展趋势,随着旅游产业内部各业态相互联系的加强,呈现出以旅游度假地产和特色餐馆业态为主,延伸和支撑业态为辅的旅游产业多元化集聚发展格局.

2)区域产业结构演化升级促使区域旅游产业产生新的部门或需求,对城镇旅游产业空间产生重构,导致生产要素在旅游产业重新配置,在土地高效配置前提下,旅游产业空间格局发生重构,进而表现出系列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特征.旅游产业的集聚形成过程逐渐驱使区域专业化分工形成,并使得旅游业态丰富度和从业人员快速增加.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化过程表现出较强动态性,并自我强化.

3)旅游产业集聚是复杂性系统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多主体结构共同调控的特点,对旅游产业集聚产生影响的主体主要包括旅游者、业态经营者、企业、政府及当地居民.经过对黄水镇调研发现,旅游产业集聚源于特色旅游资源及优良的环境禀赋,根本动因在于集聚经济效应,城市居民度假需求的转型升级起着明显推动作用,同时旅游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要素的集聚也是旅游产业集聚的重要基础.

3.2 讨论

1)高度发达的城镇旅游产业通过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已成为部分区域现代经济的助推器.现代经济增长以先进生产要素为核心动力,在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经济影响下,通过先进的生产要素流向高度发展的旅游城镇,推动城镇不同产业与传统种植业的叠加效应,围绕旅游核心吸引物、先进生产要素、市场及各旅游业态融合,共同构成了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框架.随着旅游城镇化的深化发展,应采用旅游产业所占比重作为衡量旅游城镇化发展指标[21].

2)旅游产业所占比重与旅游城镇化进程呈现正相关关系.城镇化不仅仅体现在人口、产业以及经济方面的变化上,更加体现在乡村人口生产生活方式、心理认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城乡景观等的转变上,并且在城镇化过程中,产业的转型和业态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影响着城镇空间结构.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带动的人口集聚、本地就业、城镇生活条件改善等,在一定程度上与城镇化进程呈现显著相互促进作用.

3)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黄水镇旅游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旅游企业、旅游从业者数量大幅增加,在空间上表现出镇区面积快速扩张,更多原始生态空间被卷入旅游业的活动中,黄水镇旅游业集聚发展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通过对黄水镇的调研发现,旅游产业的集聚暴露出一些问题,大量游客涌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的负面压力,同时带给当地居民较高的生活成本.由于旅游活动显著的季节性,当地公共服务设施利用效率在旅游淡季使用效率较低,如何平衡旅游淡旺季也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实现山岳避暑旅游度假区旅游经济最大化,协调旅游度假区内业态平衡,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合理规划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方式,是旅游产业发必须解决的问题.

旅游城镇化进程中旅游产业集聚发展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问题之一.从未来研究趋势看,面向旅游地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以解决旅游城镇产业转型发展为导向,针对旅游城镇产业空间演化规律和土地利用模式,选择典型性的案例研究,重点探讨区域产业发展及其相对应空间模式及其差异规律,系统梳理旅游城镇的土地利用、旅游城镇产业空间重构以及旅游城镇产业融合发展下人地关系协同机制的政策体系及调控途径,可以为推进旅游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地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色的重要参考[22].

猜你喜欢
黄水镇区业态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易地搬迁学生与镇区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差距及对策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关于化工产业发展型乡镇镇区规划编制思考
——以东至县香隅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伤科黄水制备工艺的优化
镇区规划用水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
蒙医温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黄水病
蒙医药治疗关节黄水病临床疗效观察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