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丽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西院区,新疆 和田 848099)
医院消毒供应室主要肩负着向临床各个科室提供医疗用品的职责,其提供物品器械等质量的优劣不仅会对科室护理质量带来直接影响[1],还会对患者的个人安危产生影响,进而引起医疗纠纷。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护理安全理念得到了广泛的普及[2],并且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重要性愈来愈明显。本次就2017年7月到2017年12月医院医院消毒供应室14位工作人员接受不同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4例研究对象均来源自本院消毒供应室,纳入时间在2017年7月-2017年12月,均分为2组,所选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其中A组年龄均值(30.84±5.73)岁。B组年龄均值(30.74±5.61)岁。两组基本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小,P>0.05,符合研究对比指征。
A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内容如下:①操作流程:打包物品时仔细检查;清洗物品时避免感染,将有关防护装置佩戴好;分类时统筹考虑物品的性质;明确物品消毒、发放等流程,并严格遵照制度规章进行;②质管小组建立:由护士长作为质管小组组长,检查小组成员日常工作,将相关记录做好;对排班制度合理安排,保障工作效率和质量;③加强培训:培训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④责任制:划分消毒供应室各人员的工作职责,使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得到提高;提升质管小组监督管理的职能,对工作内容进行纠正以及优化,制定并实施对症解决措施。
B组:采取安全管理模式:
1.2.1 管理加强:按制度规章选定一位消毒供应室组长,负责分配每位工作人员的日常任务,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和无菌区;组长每日指定工作人员负责整理以上区域,将质检检查落实到位。
1.2.2 规范物品发放:定期培训工作人员,使其责任感加强;每日清查物品,及时补充缺少的物品。有序整齐摆放物品,将相关标记做好。规范存放灭菌物品,并且每日需严格仔细检查,了解物品归还情况,以保障物品发放和归还的数量一致。
1.2.3 加强清扫:有效维持各区域清洁卫生工作,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大扫除,保障物品的干燥和清洁。定期对各类消耗品进行检查,做好记录;若发现物品过期,需及时予以处理。
1.2.4 安全管理:每位医护人员需对各自科室内制度规章熟练掌握,并坚守自己的岗位。工作时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将灭火器等物品放置在对应区域;对室内电路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以最大程度杜绝危险隐患出现。
1.2.5 强化素质教育:由组长组织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晨会,总结前期工作中的问题,将解决方案制定出,并对相关奖惩制度予以制定。
观察记录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评价两组护理质量,主要包括风险防范意识、安全识别能力、服务意识和护理专科技能,每项指标评分最高为100分,评分愈高表明护理质量愈佳。
通过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护理质量评分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事件发生率以%表示,X2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基本接近,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表1 2组护理不良事件对比(%)
A组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低于B组,统计学意义形成(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2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安全识别能力 护理专科技能 风险防范意识 服务意识B组(n=7) 92.24±3.67 93.45±3.11 93.58±4.37 94.20±3.66 A组(n=7) 82.59±2.76 81.02±3.91 80.95±4.76 83.26±3.77 t值 5.5560 6.5826 5.1713 5.5086 P值 0.0001 0.0000 0.0002 0.0001
医院消毒供应室属于临床基础科室,其向各大科室提供无菌敷料、器械与医疗用品,并肩负着器具器械的回收、清洗[3]、灭菌、包装以及发放等工作,是医疗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规范且严格操作极为必要。
医疗模式转变的同时不断扩大了护理质量的内涵,这就使得护理安全在当下临床中受到越来愈多的关注,而护理安全的保障,关乎着医疗质量和患者对医疗工作的整体满意度。研究对纳入的14位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实施了两种护理管理模式,结果提示B组护理整体质量高于A组,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4.3%低于A组28.6%,表明护理安全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价值高,不仅能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还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最终提高各科室的满意度。本组护理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加强、提升清洁管理、强化整理管理等内容,在提升工作人员整体工作能力时[4],借助奖惩措施使相关工作者工作的严谨性和热情得到调动,进而保障科室整体工作质量。
总之,在消毒供应室中运行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作用积极,有利于减少护理差错与不良事件,值得深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