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霞,余真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 ,新疆 哈密 839000)
肛肠疾病主要是指发生于肛门、大肠等部位的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涉及各个年龄段,尤其是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患者数量进一步增加[1]。目前对肛肠疾病可选择手术治疗,但手术存在创伤性,伴随疼痛,因此术后需加强护理干预,针对疾病康复和疼痛缓解进行舒缓。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如在肛肠疾病术后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疼痛和促进恢复有良好的效果[2]。为此,本次研究对行肛肠手术后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对缓解其术后疼痛的效果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作为资料进行研究,并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各54例。对照组男患者32例,女患者22例,年龄在25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96±5.22)岁,其中肛瘘17例,肛裂12例,混合痔12例,肛周脓肿13例;观察组男患者34例,女患者20例,年龄在25岁至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86±5.13)岁,其中肛瘘18例,肛裂11例,混合痔14例,肛周脓肿11例;排除严重内科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1 对照组 实施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评估、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干预。
1.2.2 观察组 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如下:①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做好健康教育,引起其熟悉医院环境和相关规章制度,并介绍手术治疗方法及可能引发的不良症状,促使其做好准备。②药物护理,术后首次排便后结合医嘱配置中药,并向患者及家属中药熏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预先清洗肛门,控制熏洗水温41℃至43℃;每天使用1剂中药分两次熏洗,每次15min至20min,确保创面与药物充分接触[3]。③耳穴压豆护理,利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压迫,通过刺激穴位改善经络,疏通气血,利于术后恢复;告知患者耳穴压豆伴随酸疼胀等,属于正常反应;针对术后疼痛严重患者可加大按压力度,每天3次,每次3min至5min。④饮食护理,肛肠疾病患者常伴随营养不良,食欲减退,手术治疗后需加强饮食指导,进食清热利湿食物,如四豆汤、金银花茶等。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记录术后6h、1d、4d、7d疼痛程度变化;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由患者出院时主观评价,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将SPSS17.0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予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予以构成比(%)、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析表1可知,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于术后逐渐减轻,其中术后1d、4d、7d以观察组疼痛更轻,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疼痛程度变化分析(分,±s)
表1 两组疼痛程度变化分析(分,±s)
组别 例数 术后6h 术后1d 术后4d 术后7d观察组 54 6.25±1.01 4.22±0.63 3.22±0.24 1.96±0.15对照组 54 6.32±1.14 5.18±0.67 4.86±0.47 4.22±0.37 t-- 0.33 7.67 22.83 41.59 P-- >0.05 <0.05 <0.05 <0.05
分析表2可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85.19%,P<0.05。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
目前临床治疗肛肠疾病采用手术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术后疼痛无可避免,且易于影响患者心理及康复效果,因此需实施护理干预[4]。而中医护理注重通过调和气机、畅通血脉实现促进康复和减轻疼痛的效果,如术后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排解紧张情绪的同时,促使其了解到中医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手术完成后应协助患者进行药物熏洗护理,并给予耳穴压豆护理和饮食干预,确保加快手术创伤愈合、减轻疼痛,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恢复效果[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于术后逐渐减轻,其中术后1d、4d、7d以观察组疼痛更轻,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85.19%,P<0.05,表明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快速减轻疼痛,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拉近护患关系,确保术后康复护理的顺利开展,保证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缓解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