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兰,李彩凤,景成芳
(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 吕梁 033000)
新生儿的各项功能都处于较低水平,在没有形成完善且成熟的酶系统以及肝肾功能时,新生儿很容易出现生理性黄疸,该情况在新生儿出生1周之内的发生率较高,常见于临床当中。当新生儿罹患黄疸之后,该症状可以于1-2周之内,在不接受特殊治疗的情况下自行消失。临床数据显示,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随着时间的增加不断上升,且病情逐渐呈现为多样化,在胆红素毒性作用的影响下,新生儿罹患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性极高,严重时会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进而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诱发死亡。因此,需要在新生儿出生后早期接受母乳喂养,并予以相关的护理干预,有效控制黄疸的发生[1]。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黄疸患儿(1500例),研究方向主要是分析早期母乳喂养方式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措施,以下为详细的分析报告: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黄疸患儿(15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母乳喂养时间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50例患儿,其中男性以及女性患儿数量分别为388例和362例,顺产和剖宫产数量分别为398例和352例,新生儿最长台胎龄以及最短胎龄分别为40周和38周,均值为(39.06±0.57)周,出生时体重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分别为4.1kg和2.6kg,均值为(3.76±0.31)kg;观察组750例患儿,其中男性以及女性患儿数量分别为379例和371例,顺产和剖宫产数量分别为400例和350例,新生儿最长台胎龄以及最短胎龄分别为40周和39周,均值为(39.08±0.51)周,出生时体重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分别为4.2kg和2.7kg,均值为(3.71±0.36)kg,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喂养方式:①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之后使其与产妇处于同一病房内,然后于产后24h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出院指导,并宣传早接触、早吸允和早开奶的重要性。②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同样与产妇处于同一病房内,在出生后1小时内与产妇进行皮肤早接触,并给与母乳喂养,使其早开奶。指导产妇按需哺乳,喂养频率为1次/2-3h,喂养时间为30min/次,并指导产妇哺乳前按摩乳房。
护理方式:两组患儿均接受优质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①宣传健康教育知识:护理人员需要将黄疸发病原因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悉数告知患儿家属,尤其是患儿母亲,使其可以加深对黄疸的认知,做好相关预防措施,使患儿的康复速度得到提升;②饮食护理:在喂养患儿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喂养方法,时间以及频率等内容予以指导,以防喂养方式不恰当导致母乳喂养不成功,在患儿进食后1h时,护理人员需为新生儿抚触进行按摩护理,抚触的频率为2次/d,20min/次,由患儿的面部开始进行抚摸,然后逐渐向胸部和背部延伸。若是患儿很晚才进行初次排便,则需要对其肠道行润滑处理,润滑剂为甘油,进而使排便时间被大幅度缩短。③心理护理:患儿家长的心情受到患儿病情变化的严重影响,当患儿家长情绪较差的时候会影响治疗依从性。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与患儿家长做好交流以及沟通工作,及时将患儿的实际情况告知家属,并采用心理暗示以及疏导等方式缓解患儿家属的负性情绪,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黄疸情况。黄疸情况主要包括高胆红素血症、胎便转黄时间、24h排便次数、胎便初排时间以及黄疸指数,黄疸指数的观察时间为治疗后第3d、5d和7d。
本次研究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具有由专人收集并于SPSS18.00统计学软件中录入、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借助均数加减平方差表述,并利用t值对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借助率表述,并利用x2值进行检验,最终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几率为3.60%(27/750),对照组患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几率为19.47%(146/750);观察组患儿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短,24h排便次数比对照组多;治疗第3d、5d、7d时两组患儿黄疸指数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是观察组患儿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儿黄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n(%)]
表2 两组患儿治疗3d、5d、7d时的黄疸指数( ±s,mg/L)
表2 两组患儿治疗3d、5d、7d时的黄疸指数( ±s,mg/L)
黄疸指数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n 750 750治疗3d 19.34±4.77 14.42±4.11 30.850 0.000治疗5d 13.79±3.28 9.12±3.07 49.340 0.000治疗7d 9.27±2.91 5.52±2.76 25.606 0.000
在新生儿常见疾病当中,黄疸的发病几率较高,通常发生于新生后出生后2-3d的时间内,病症高峰期在5d之后。新生儿罹患该病症之后主要以护理为主,并不需要予以及其特殊的治疗,在患病1-2周之后该病症便可以消失。导致患儿出现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分娩之前,患儿处于低氧环境状态下,存在大量携带氧的红细胞,在分娩之后,较之胎内环境而言,外界环境为高氧状态,该环境状态会破坏较多的红细胞,红细胞受到破坏分解之后就会有胆红素产生,而此时的新生儿并未形成完善的免疫系统,无法将多余的胆红素排除体外,进而就会导致体内堆积的胆红素量较高,进而将新生儿的巩膜以及皮肤染成黄色,此时便会出现黄疸症状。如果未结合的胆红素过多残留在血清中,再加之高危因素(感染、酸中毒和缺氧等)的影响,就会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对其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伤,留下后遗症,即导致核黄疸的发生,进而增加患儿出现死亡的几率[2]。
在喂养新生儿的时候,较之其他喂养方式而言,母乳的营养价值最高,尤其是早期阶段予以母乳喂养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黄疸症状。母乳中含有维生素以及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其对红细胞膜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此外,母乳中盐类比较丰富,尤其是镁盐,在早期母乳中含量极高,它对肠蠕动具有促进作用,并对胃肠道起到刺激作用,有助于顺利排空胎便,进而使肠黏膜再吸收粪便中的胆红素以及肝肠循环受到抑制,使得血清胆红素浓度被降低。此外,肠蠕动受到镁盐的刺激逐渐增强之后,会加快食物的消化以及吸收速度,增强新生儿的食欲,对其机体生长具有促进作用[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患儿好,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早期进行母乳喂养并同时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黄疸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早日获得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