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县玉米生产现状与对策

2018-10-21 02:22郭明铨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玉米生产现状

郭明铨

摘 要 依据玉龙县玉米生产当前现状,剖析制约玉米生产因素,探讨相应对策,加快全县玉米生产发展步伐。仅供其参考。

关键词 玉米;生产;现状;对策

1 基本情况

丽江市玉龙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中上游,地处滇西横断山脉北段与滇中高原的连接部位,全县最高点为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最低点为鸣音镇洪门村江边四组海拔 1370 米,相对海拔高差悬殊4226米,立体气候和立体农业十分明显。全县国土面积0.639万平方公里,管辖有16个鄉(镇)、1个办事处、100个村民委员会,9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0.7万人。有耕地面积39.78万亩,其中水田2.37万亩,旱地37.41万 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5.96%和94.04 %,农民人均耕地1.92亩。

2 玉龙县玉米生产现状

2017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3万亩,比上年减少0.31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4.97万亩,比上年增加0.26万亩,粮经比例为 2 ∶ 1 。粮食总产量120.5万吨,比上年增0.43万吨,增幅为0.36%。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7.08万亩(杂交种普及率在90%以上),比上年增玉米种植面积0.08万亩,增幅达0.74%;玉米总产量4.55万吨,比上年增产0.09万吨,增幅达2.0%;玉米平均亩产266.1公斤,低于全国乃至全省当年平均亩产。

3 制约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

一是客观自然条件的制约。玉龙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中上游,其山高谷深,高差极为悬殊,地形错综复杂,气候和生态环境多样。玉米灰斑病、穂粒腐病、纹枯病、丝黑穗病、大斑病、小斑病、螟虫、蚜虫等病虫害,干旱、水涝、低温冷害、寡照、极端高温、风灾等灾害经常发生。近年,特别是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前期普遍干旱严重,中期局部发生频繁风灾、冰雹灾,后期连阴雨、低温寡照,玉米灰斑病、穗粒腐病发生严重。

二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加之农资价格上涨,粮食价格平稳过渡,种植粮食作物亩产值低,增加投入不划算,投入与产出比缩小,极大削弱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导致粗放管理,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抱有土地种下去后能产多少产量就收多少产量,进行着掠夺土地肥力的种粮营生。

三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青壮年农民基本上进城打工,在家种田种地的几乎都是年过六十岁的老人和在小学读书的少年,农村缺乏劳动力。在农村实行集约化土地经营难度大,粗放经营或农田荒废不种植的情况有所发生。

四是各级政府注重于种植业内部的调整,大力发展经济收益高的烤烟、药材、蔬菜、经济果木等;同时,近几年来,城市建设及民房建筑速度加快,城市建设及民房建筑占用了较多的良田;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下滑,尤以玉米种植的统计面积年年都是17万亩左右波动,统计种植面积、产量与实际种植的面积、产量存在有较大的出入。故统计的面积与产量可信度不高。

五是玉米产业由育种研究、种子生产和试验示范推广多个环节构成,在我县这几个环节均比较薄弱且联系不够紧密。长期以来受“育种不如引种,制种不如调种”的影响,一直没有搞玉米育种研究,仅只局限于玉龙县种子管理站及农技推广中心长期坚持着搞杂交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技术力量很薄弱。加之我县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朿缚,在科研经费投入、人才管理、品种试验、新品种示范和推广等诸多方面都还不够完善,不利于我县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

六是随着全国种子市场放开后,全国各地种子企业及种子经销商纷纷涌入玉龙县种子市场,全县有杂交玉米种子销售网点65个,呈现经营点多面广的市场格局。有些种子企业、经销商受其利益驱动,出现了“未审先推”、“套牌侵权”、“销售假劣种子”行为,农业生产存在着安全隐患,影响着玉米生产的发展。

七是自2012年后,对杂交玉米新品种区域性试验、杂交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无科研经费而终止,不再对杂交玉米新品种进行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鉴定。在今后“国审”及“省审”杂交玉米新品种在玉龙县立体气候的特殊区域内没有种植过,而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品种的适应性势必成为后患,将会对我县玉米生产的发展构成威胁。

4 加快发展玉米生产对策

一是“民以食为天”,粮食是解决民众吃饭问题之大事,是国家“兴国安邦”之大业。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加大投入,出台相应惠农、扶农政策,适当调高粮食收购价,缩小粮作与经作间价格差异,正确引导广大农民种好粮食作物,激发他们的种粮积极性。

二是建立抗御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做好备荒救灾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资应急储备,一旦发生自然灾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玉米生产自救,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是种植业内部调整,一定要注意粮作与经作的种植比例,使粮经比为65:35或60:40较为适宜。从玉龙县的实情出发,要因地制宜,既要考虑粮作发展,也要考虑好经作的发展。既要解决好“吃饭问题”,又要解决好“用钱问题”。不提倡搞不切合实际的“发展无粮县、无粮乡”做法。绝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经济作物。经济作物市场风险太大,要发展务必谨慎,预测好市场需求,依据市场需求量来进行发展。

四是加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严格执行玉米种子培育、试验、鉴定、审定、繁殖、生产、示范、推广制度,加强技术人才的管理,以“玉米引育并重”为新举措,大胆探索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模式,举办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以典型引路,扩大辐射,带动全面。让“育、繁、推”一体化,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推进全县玉米生产飞速的向前发展。

五是科技兴农,种子要先行。种子作为特殊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倍增效应,是农业生产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因素。使用优良品种、优质种子会给农民带来高产量、高收益。误用劣质种子会给农民造成种子本身价值上百倍的损失。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良种的作用更加突出。县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种子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严格按照《种子法》把好种子质量源头关,规范好种子市场,维护好玉米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我县玉米生产的用种安全保好驾、护好航。

六是积极争取部、省、市级农业科技项目与资金,营造良好的科技工作氛围,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七是广泛开展在职人员作风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猜你喜欢
玉米生产现状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食品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