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清洁养猪法技术特点及应用

2018-10-21 01:44李业娟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技术特点应用

李业娟

摘 要 面对新环境、新形势,如何确保畜禽养殖适度规模发展且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进而实现绿色养殖和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新变局之下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日照市东港区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在部分中小型猪场推广使用了新型清潔养猪法,通过添加有益微生物菌群,实现了猪粪尿在发酵池内降解,不对外放,达到了零排放目标,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焚烧和粪尿污染的环境治理问题,得到了广大养猪户的认可和广泛使用。

关键词 新型清洁养猪法;技术特点;应用

1 新型清洁养猪法的基本概念

新型清洁养猪法基本要求是在猪舍内建设40cm深的垫料池,将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粉碎后加入适量水份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益生菌素均匀混合,平铺在猪舍垫料池内成为新型发酵床。仔猪断奶后直接转移到发酵床上保育、育肥饲养至出栏,垫料中的庞大微生物菌群将猪的粪尿在短时间内彻底降解生成生物肥料,使猪舍内无臭气、无粪尿污水排放,实现畜牧养殖的“三无”,即无污水、无气味、无二次污染,达到零排放,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又给猪提供了舒适自然的生活环境,具有较强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2 新型清洁养猪法的关键技术

2.1 菌种

选择发酵菌种时要从菌种粪污分解性能、耐热性能以及发酵时的温度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商品菌种。

2.2 垫料

2.2.1 发酵床建设:新型清洁养猪法以地上式发酵床模式为最佳。发酵床在猪舍地面上砌成,底面为水泥底面,具备防渗防漏性能,深40厘米,平铺填入已经制成的垫料即可。

2.2.2 垫料原料选择:小麦秸、玉米秸、花生秧等农作物废弃物均可使用。

2.2.3 垫料的制作:秸杆等垫料需事先磨碎至40-80目,加水调整均匀至40%左右的水分(以手握能成团,松手又松散为宜)。发酵菌和垫料充分搅拌均匀后,发酵2-3天后(根据外界环境温度确定预先发酵时间),即可使用。

2.2.4 垫料管理与维护:新型清洁养猪法发酵区垫料初次铺垫厚度为10-15公分,以后随着排泄物的增多逐步添加垫料成猪时最多可添加垫料至40公分,与生活区地面等高。每批猪育肥出栏后垫料全部清除,下一批次补栏时重新更换垫料。平时发现猪粪便堆积得比较多时,应将粪便向空地撒一撒,便于充分分解。垫料不能太干燥,既要保持很松散,但是又不能有扬灰,应根据垫料干燥程度适当喷洒水分,减少猪呼吸道病的发生。

2.2.5 垫料添加方案:垫料经生物发酵后内部温度可高达70℃,最上层垫料的发酵温度也达到40℃左右,猪群保育和育肥均在同一栏内进行。仔猪21天断奶后,转移至发酵床上饲养,发酵床初次铺垫厚度为10-15公分,以后随着猪群排泄量的增加相应提高垫料添加的频率和使用量,一般前期排泄量少,垫料添加间隔时间稍长;后期随着猪群生长排泄量逐步增加,垫料添加间隔时间逐步变短。垫料添加数量可根据猪群实际需要添加,第2-4次添加量比初次添加量可适当少些,以后添加量和初次添加量基本持平即可满足需要。

3 新型清洁养猪法的优点

新型清洁养猪法具有简单易学,使用、维护简单,垫料成本低廉,一次性投入少,不易死床等等特点。其优点可简要概括为“三省、三减、两增、零排放”。

3.1 “三省”,即是省水、省料、省劳力

省水——新型清洁养猪法不需要用水冲洗圈舍,仅需要满足猪只饮用和保持垫床60%以上湿度的水即可,所以较传统集约化养猪可节省用水85%-90%

省料——育肥猪只日增重增加2-3%,料肉比降低2-10%,出栏时间缩短8-20天。

省劳力——由于猪场不需要清粪,饲养人员仅保证及时喂料、翻扒调匀过于集中的粪便、根据垫床干燥程度及时调整湿度即可,所以1个正常劳力可批次饲养几百头育肥猪,较集约化猪场节约1-3倍的劳力。

3.2 “三减”,即是减少秸秆焚烧,减少动物疫病发生,减少养殖环节

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变废为宝:小麦秸、玉米秸等农作物废弃物应用到养殖环节,减少了秸秆焚烧,降低了雾霾形成。农作物秸秆和猪粪尿等固体废物发酵,形成优质有机肥返田。据测算,10平方米的新型发酵床可消纳一亩地的玉米秸。

杜绝动物疫病发生:垫料在使用过程中,生物发酵后内部温度可高达70℃,最上层垫料的发酵温度也达到40℃左右。通过高温(55-65℃)发酵,猪粪中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被杀灭,有机质腐殖化,其中养分变成易被农作物吸收的形态。猪只通过拱翻采食垫料,采食部分有益菌群,可以基本上杜绝由细菌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提高了免疫力,显著降低了猪的死亡率。

减少养殖环节:生物发酵后内部温度可高达70℃,最上层垫料的发酵温度也达到40℃左右。发酵床同时具备仔猪保育床的作用,仔猪断奶后可直接转移至发酵床上饲养至出栏,生猪养殖环节由哺乳、保育、育肥三个环节减少至哺乳、育肥两个环节,减少了保育床建设等费用支出。

3.3 “两增”,即增强免疫力、增加经济效益

增强免疫力:新型清洁养猪法充分利用了猪的生物习性和环境变化规律,恢复了猪只的自然属性,猪只应激少,又采食菌体蛋白,抗病力明显增强,发病率减少,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较传统集约饲养有大幅下降。

增加经济效益:新型清洁养猪法要求全程不添加抗生素,仅在垫料中添加使用有益微生物菌群。以一头猪为例,需要垫料(300斤)成本90元,菌种26元。产生发酵肥料(500斤)价值20元(按粗放肥计算),减少人工、水、药计40元,提前出栏(20天)节约用料约80元。仅养殖环节约成本24元。因不用抗生素,无药残,肉质明显改善,纹理清晰,肉色红润,口感鲜美,达到无公害猪肉标准。考虑肉质提高后的新增效益,及有机肥的延伸效益,每头猪可增加经济效益500元左右。

3.4 “零排放”,即实现粪污零排放,达到环保要求

清洁养猪法所产粪尿经过菌种发酵转变为微生物蛋白,猪场内外无臭味,氨气含量显著降低。无排水,化解了污水外流危害环境的问题。该模式将传统集约化养猪粪便污染处理问题提前在养殖环节进行消纳,避免了粪污在排放和运输过程中形成的二次污染,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路。

猜你喜欢
技术特点应用
NB-IoT网络技术特点及网络部署简论
有线传输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对秋季植树造林的一孔之见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特点分析
浅析篮球抢篮板球的技术特点及训练要求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