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栽
《“十三五”促進就业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创业环境显著改善,带动就业能力持续增强”。为此,要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创业环境,畅通创业创富通道,激发全社会支持创业、参与创业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创业促就业一直是近几年我国就业政策的重点,《规划》中关于创业有哪些亮点?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研究员作了解答——
问:《“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创业环境显著改善,带动就业能力持续增加”。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创业创新,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莫荣:中央对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要求我们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并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贯彻到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国内外经验证明,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主要实现形式。创业活动推动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近年来,创业活动对我国GDP贡献的潜力在逐渐提升,创业活动从根本上促进了经济的内生可持续增长,创新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动力,创业和创新对我国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问:目前,我国的创业人员分成哪几个群体?对他们各有什么不同的政策支持?
莫荣:我国目前创业群体基本分为四类:一是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对他们应该加快落实离岗创业政策,鼓励科技、教育、文化等专业人才转变观念,发挥知识和技术优势,让他们成为创业的引领者。二是高校毕业生。对于这一群体,要支持他们转变择业观念,自立自强,成为创业的生力军。三是留学归国人才。要研究实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启动支持计划,进一步放宽外国人才申请签证、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和永久居留证的条件,简化开办企业审批流程,加大创业启动资金支持力度,并通过完善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等配套政策,吸引更多境外高端人才来华创业创新。四是返乡农民工。对于这一群体,要按照分类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以县为主体因地制宜开展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农村电商、促进转型脱困、带动扶贫增收、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等返乡创业试点工作。
问:有调查显示,资金不足是困扰创业者的最大障碍,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莫荣:《规划》指出,要进一步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管好用好创业担保贷款,合理增加贴息资金投入,扩大担保基金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充分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大数据、交叉信息验证等方式,科学评估还款能力,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升网络平台创业主体和小微企业创业主体贷款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这些措施,目的都是加快形成有利于劳动者参与创业的政策环境。此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应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基金”等。
问:创业能力不足是制约很多创业者的难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莫荣:我们要加强创业培训课程开发。以创业活动不同阶段、不同业态的知识技能需求为导向,编制创业培训大纲和技术标准,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项目的特点,开发创业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创业培训课程体系。《规划》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组织开发新领域、新业态的创业培训课程并实施创业培训。PPP模式可能是未来创业培训模式的主流。此外,《规划》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实训平台等载体,试点推广“慕课”等“互联网+”创业培训新模式,大规模开展开放式在线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