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福达
摘 要:混凝土的用途十分广泛,且具有显著优势,其中包括原材料来源广、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使用寿命较长且价格相对低廉。因此,其在公路建设事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混凝土路面因其造价低廉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得到大多数公路施工单位的青睐。但是,在混凝土路面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竣工后的混凝土路面通常会出现起皮现象,虽然这种现象不会对混凝土路面的强度造成较大的影响,但会大幅降低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抗渗性、耐磨性以及整体的美观度。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相关工作经验,对混凝土路面起皮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有效预防措施展开详细论述,望借此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混凝土路面;起皮现象;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2-0178-02
1 引 言
作为现代建设工程不可或缺的建设原材料,混凝土一般都是由胶凝材料、骨料、水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在经过搅拌、振捣、压实,最后形成特定模样的一种人工石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混凝土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混凝土凭借其高强度、高耐久以及高抗压能力在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在建筑工程中,而且在地热工程、海洋开发工程以及机械工业中混凝土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公路建设事业来说,亦是如此。路面起皮是当前混凝土路面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影响甚大。因此,全面分析混凝土路面起皮的原因并制定針对性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混凝土路面起皮现象的主要原因
2.1 混凝土原材料因素
2.1.1 砂含泥量过大且粒径偏小
粒径较小的砂通常具备较高的干缩性,同时其保水性能相对较差,这就导致混凝土初凝过程中,砂难以和水泥进行充分融合,从而大幅降低混凝土外表的强度。除此之外,砂粒的粒径越小,混凝土泌水程度也会随之加重,从而极易引起路面起皮现象。与此同时,混凝土混合物中泥的含量较大,则会导致混凝土形成大量的水泥颗粒,从而延长了水泥的水化时间以及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从而使混凝土外表的强度大幅降低,进而导致竣工的混凝土表面出现起皮现象。
2.1.2 使用的水泥强度等级较低或者过期、受潮以及存在结块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泥的强度能够直接决定拌和而成混凝土的强度,因此,若没有对存放的水泥实施一定的保护措施,或者使用的水泥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则极易降低水泥的强度,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大幅下降,进而出现路面起皮现象。除此之外,当水泥存在受潮或者结块等状况时,会导致混凝土无法拌和均匀,从而出现局部结块的状况,进而使混凝土整体的强度、硬度以及耐磨性大幅下降,导致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皮现象。
2.1.3 混凝土水灰比不合理
在重力的影响下,混凝土中直径较大的颗粒会不断下沉,因此混凝土的上部则更多的是水域直径较小的颗粒,这就是混凝土的泌水现象。就当前实际状况而言,混凝土泌水现象没有彻底解决的措施,只能采取一定措施来缓解。但其会随着混凝土水灰比的增大而越发严重,使得混凝土上层凝聚大量积水,最终汇集成浮浆层。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由于浮浆层中水的比例较大,因此耐磨性与强度均不高,所以会导致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皮的现象。
2.1.4 混凝土的配比不达标
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之前,工作人员如果严格按照施工详细要求,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实际使用量进行精确称量,则会导致混凝土的配比不达标;再加上运输商品混凝土的时间,往往都会提前在搅拌车中加入一定量的水,间接对混凝土进行稀释并提高了混凝土的水灰比,使得混凝土的配比发生相应的变化,最终导致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皮现象。
2.1.5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
商品混凝土在运送到施工现场之后,在正式使用之前,必须对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严格检测。这是由于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出现离析现象,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不达标。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首先需要再次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之后进行检测,判断其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否达标,若仍未达标,且继续进行浇筑,则很大几率会导致修建完成的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皮现象。
2.2 施工因素
2.2.1 混凝土初凝前未实施压光
结合相关技术要求来看,混凝土浇筑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先使用抹子对混凝土实时抹平处理,接着在混凝土初凝与终凝之前分别实施一次抹压处理。振捣过后,混凝土上层会出现一层浮浆,由于强度较低,导致混凝土与浮浆层出现分离的现象,从而使修建完成的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皮现象。如果提前实施压光处理,则会封闭泌水的通道,使得泌水层下移到混凝土表面的下方区域,从而使得初凝之后的混凝土表面出现起皮的现象。由于混凝土表层水分蒸发的速度高于泌水层水分蒸发的速度,因此若是没有在混凝土初凝或者终凝的时候对混凝土进行抹压,则混凝土表面会由于水分过多蒸发而出现收缩的状况,从而引发混凝土表层出现干裂以及起皮的现象。而如果混凝土的抹压时间过晚,此时混凝土终凝已经结束,一旦抹压过度,就会导致定型的混凝土结构被严重破坏,一定程度降低其表层的强度,从而使混凝土表层出现起皮现象。
2.2.2 局部混凝土振捣过度
为了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混凝土搅拌均匀,并抑制混凝土的泌水现象,往往都需要对混凝土实施振捣处理。在振捣的过程中,若是发现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或者振捣过后混凝土的表面趋于平整,则需要立即停止振捣。而就实际状况而言,施工人员通常会将振捣棒长时间遗忘在混凝土振捣区域,从而局部混凝土被过度振捣,进而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以及泌水现象,使得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皮的现象。
2.2.3 混凝土路面基础的积水未被及时清理,洒水过度
如果混凝土路面基础中的积水未被及时清理,则此时对混凝土实时振捣的时候极易加深混凝土的泌水现象,从而大幅提高了表层混凝土的水灰比,进而导致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皮现象。不仅如此,为了给混凝土路面后续的压光与抹平处理提供有效帮助,工作人员往往会对已经凝固的混凝土进行洒水,避免其出现开裂状况,一旦洒水量过大,也会提高混凝土表层的水灰比,从而大幅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进而导致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皮现象。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摊铺,大量施工人员也会选择在混凝土加入大量水,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使得泌水现象变得更为严重,进而使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皮现象。
2.2.4 没有及时对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路面进行养护
混凝土路面养护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营造温度与湿度都适宜的环境,尽可能避免混凝土内部水分的快速蒸发或者结冻状况。基于此,工作人员需要在混凝土终凝后的12h之内对混凝土路面实施必要的养护处理,例如:夏季洒水保湿、冬季覆盖保温等。因为混凝土表面初期的水化速度较快,所以,一旦洒水不及时或者不到位,极易导致混凝土路面出现开裂或者收缩等状况,从而使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皮现象。
2.2.5 混凝土凝固强度未达到相关标准就投入使用
在混凝土凝固强度未达到相关标准,特别是混凝土内部粘结程度较低以及混凝土表层脆性较大的时候,經过大型货车的碾压会后,就会严重破坏混凝土表层,从而导致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皮的现象。除此之外,若是车辆的轮胎内含有石子或者其余硬质物质,则会严重划伤新建的混凝土路面,大幅缩减其使用寿命。
3 混凝土路面起皮现象的预防措施分析
3.1 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材料
结合相关要求,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尽可能选用粗砂,使用之前还需要对其进行筛选。石子、水泥以及砂等拌和材料需要分别存放在指定地点,并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免受潮变质。若是施工需要使用商品混凝土,则施工单位需要提前组织相关人员对生产的混凝土进行严格检测。
3.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
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落实好混凝土相关施工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混凝土试验配比当作是关键标准,禁止随意增减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量,确保拌和完成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达到相关要求标准。
3.3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与运输时间
商品混凝土在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为了有效避免后续的相关问题,施工单位应当尽可能在四小时内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同时,在商品混凝土达到施工现场之后,施工单位还需要对其坍落度进行严格检测,只有坍落度合格的混凝土才可投入使用。
3.4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抹压时间
不同时间、不同阶段抹压混凝土带来的最终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施工单位严禁图省事而减少混凝土抹压的次数,私自更改混凝土抹压的时间,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以及设计要求确定合理的混凝土抹压时间,以此为基础,最大限度避免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皮现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混凝土路面修建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路面起皮是当前混凝土路面投入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问题之一。基于此,相关部门需要在全面掌握混凝土路面起皮现象出现原因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尽可能避免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皮现象。
参考文献
[1]孙政国.混凝土路面起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18,32(06):63~64.
[2]白建霞.混凝土路面起皮现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交通世界,2018(Z2):52~53.
收稿日期:201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