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酒驾乙醇检测血液样本保存时效性研究

2018-10-21 04:09叶小理
健康科学 2018年11期

叶小理

摘要:目的:探讨酒驾血液样本有效保存时间,防止无效检验,确保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结果准确。

关键词:真空抗凝采血管;乙醇含量;血液样本;保存时效

1、材料与方法

1.1样本来源

选择健康成年男性30人,在酒后30 min后至实验室抽取静脉血 2 mL 各 10 管 。血样分别储存于EDTA-K2 管、枸橼酸钠(1:9)管、肝素钠管等三种真空抗凝采血管中,立即测量各管中血液的乙醇含量,选取其中乙醇浓度≥ 20 mg/100 mL 且含量数值接近的 30 份血样为研究样本(三种真空抗凝采血管各10份,分别依次标记为 1~10号),在冰柜 (-20℃)中保存并进行初筛,分别在 0、3、7、14、21、30、42、49 d 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根据初筛结果,选择血液中乙醇含量稳定性较好的采血管,在 -20℃下冷冻存储,分别在 0、3、7、14、21、30、60、90、120、150 和 180 d 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以初始乙醇浓度≥ 20 mg/100 mL且含量数值接近的10 份血样为研究样本探讨酒驾血液保存时效。

1.2仪器与材料

岛津 GC-2010 plus 型气相色谱仪、岛津 HS-20型顶空自动进样器。

乙醇标准品和叔丁醇标准品均由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提供,乙醇标准品浓度为 100 mg/100 mL,叔丁醇内标液浓度为40 μg/mL。EDTA-K2管、枸橼酸钠(1:9)管、肝素钠管等真空抗凝采血管均采用江西南昌赣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真空储血管。

1.3色谱条件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Rtx-BAC1(30 m×0.32 mm)毛细柱,柱温 40 ℃载气为氮气(纯度≥ 99.999%), 流速 8 mL/min;进样口温度 150 ℃;柱流量 5 mL/min,吹扫流量3 mL/min,分流比6.4:1;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 250 ℃。顶空进样:恒温炉温度 65 ℃,样品流路温度105 ℃,传输线温度 110 ℃,样品瓶恒温时间 10 min,样品瓶加压时间0.3 min,加压平衡时间0.3 min,导入时间0.8 min,导入平衡时间 0.4 min,进样时间 0.5 min,进样针冲洗时间 0.4 min。

1.4实验方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生物样品血液中乙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GA/T 1073-2013)进行检验。采用内标曲线法进行定量测定,标准曲线方程为:y = 0.0574386 x - 0.0266151,y 为乙醇与叔丁醇的峰面积比值,x 为乙醇工作溶液浓度(mg/100 mL)。对同一份血样进行平行试验,结果取均值,且双样相差应小于等于 5%。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20.0 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 Duncan 氏新复极差法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检测水准 α≈0.05。

2、结果

2.1-20℃保存条件下三种采血管中血液乙醇含量在各测试时间段的比较

2.1.1三种采血管血液乙醇含量的比较

三种采血管的血液乙醇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21.051, P <0.01)。三种管的血液乙醇含量见表1。

3、讨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保存时间对于血液乙醇含量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建议鉴定部门在采集涉嫌酒驾人员血液后,使用 EDTA-K2 真空抗凝采血管儲存,并于 -20 ℃保存条件下 90 d 内检验,以保证血液中乙醇含量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GB 19522-2010[S]. 北京 :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2]杜娟,周枝凤,刘源,等 . 采血消毒对血液中乙醇含量的影响[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5, 30(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