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勤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垂直运输交通工具的电梯,其拥有量逐年增加,电梯已走进了百姓日常生活之中,电梯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电梯困人故障时有发生,当前,如何加强电梯安全监管是摆在监管人员面前的新课题,文章针对当前电梯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升电梯维保质量和运行质量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电梯;运行;质量;管理;措施
电梯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但随着我国电梯保有量持续增长,老旧电梯逐年增多,电梯困人故障时有发生,社会影响较大。近年来,电梯主管部门多措并举加强电梯安全监管,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强化落实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提高电梯维保质量和运行质量,降低电梯运行故障率,让人民群众安全乘梯,放心乘梯。
1 电梯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不少企业在电梯使用管理中不重视安全,或多或少存在着未落实管理机构,未落实责任人员,未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设备未登记注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未按要求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紧急救援措施,不按时申报年检等问题;②电梯在采购、选型配置、装修使用等环节不规范。一些电梯使用单位安全观念淡薄,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味强调低成本投入,违反特种设备法律法规,使用劣质电梯设备。有些开发商为节约成本,选购价格低、品牌与配置低端的电梯,导致电梯投用后故障率高、运行质量差,群众不满意;③电梯维保市场无序竞争,维保不到位。随着电梯保有量、使用量大幅增长,加之电梯使用管理者安全责任主体落实不够明确,电梯维护保养不到位、电梯老化等问题进日益凸显,给乘客安全带来更大的风险;④电梯“保姆式”监管的问题比较突出,监管压力大,监管思维创新成效成果不够明显。电梯数量庞大,如此庞大的监管对象,给监察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目前我们的监察方式片面强调“保安全”、“全过程”、“全覆盖”,这种近乎“保姆式”的监管模式,不但削弱了企业安全管理的能动性,模糊了安全责任界限,而且淡化甚至替代了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导致监察、检验机构承担“无限责任”。
2 提升和加强电梯安全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近年来监管部门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乘用安全和出行便利作为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强化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公益属性,优化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诚信体系建设、执法监督检查、强化检验等举措,不断提升我市电梯维保质量和运行质量,有效降低電梯故障率,提高电梯运行稳定性、可靠性、舒适性。
2.1 诚信体系建设助力质量提升
一是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对守信的维保单位,进行褒扬和激励,发挥其表率和引导作用。在许可换证、评先评优、绿色通道等方面,鼓励政策和社会资源适当向其倾斜。对失信的维保单位,进行约束和惩戒。二是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为净化电梯维保市场,通过建立维保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制度,使其成为维保单位进退的“门槛”,合格维保单位持续维保,不合格维保单位自动退出。
2.2 执法监督助力质量提升
加大电梯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一是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执法。对维保质量较差、举报投诉较多的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加强现场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频次,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从严查处,杜绝带病运行。二是执法检查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将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和年度维保质量信用等级考核工作有机结合,创新监管模式,采取“四不两直”、“双随机”的方式,加强电梯维保质量和运行质量安全工作的检查。三是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每年在政府网站、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发布电梯维保质量信用等级评定情况和定检检验不合格单位名单,提升全社会对电梯维保质量的关注度,引导使用单位择优选择电梯维保单位,净化电梯维保市场秩序。
2.3 强化检验把关助力质量提升
近年来,检验部门持续强化检验把关,采取了多项举措以提高电梯运行质量。一是抓好现场检验工作,在电梯检验过程中,增加轿厢、层门运行振动、运行噪声等项目的感官及量化检验,提升电梯运行质量,对运行质量检验发现问题的设备,应依据检规质疑维保单位的自检能力,提出整改要求,对能立即整改的问题,应在检验现场直接落实整改,并及时向监察机构反馈检验中发现的维保单位质量体系失控、虚假自检、维保挂靠等不良信用记录。三是强化检验质量监督验证机制,制定电梯运行质量检验专项监督计划,将电梯运行质量检验作为重点开展的专项监督检查, 通过加强电梯运行质量检验专项监督,查找存在问题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纠正措施,从而促进检验机构强化技术支撑工作责任落实,督促检验人员按照要求,在定期检验中加强对电梯运行质量的检验和问题处理,促进电梯运行相关的检验质量提升,提高电梯运行稳定性、可靠性、舒适性。四是抓好维保自检能力核实,提高企业自检质量。认真查看维保单位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报告,查证自检单位工作质量,提高企业保障和自我确认电梯安全等相关工作质量的自检能力。
3 结束语
电梯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探索建立电梯安全监管新模式势在必行,合力破解电梯安全监管难题,有效保障电梯使用安全,电梯的安全需要全社会公民广泛参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TSG T5002-2017.电梯维护保养规则[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7.
[2] TSG 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