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殊
95岁的李双良老人老了,甚至不记得生命当中最辉煌的那座“山”。
那一座,他亲手搬掉的“山”。
山峰面前
这不是一座山里的山,它高高矗立在都市。
太钢,是山西省最大型的工业企业,山西省企业的排头兵,就驻扎在省会太原市。这个日后全球最大的不锈钢企业,每天除了生产出夺目的产品,还会排放大量的垃圾,就如我们每个家庭一样。不过,钢铁企业排放出的垃圾,也是钢,也是铁,且数量巨大。于是,从1934年建厂以来,50年间排放的废钢渣,在太原市大同路的一片土地上,形成一座体积达1000万立方米,最高处23米的大渣山。
调动我的最大想象力,23米,大概相当于七、八层楼房的高度吧?可是1000万立方米,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那是多么大的一个体积。打开百度,输入这个数字,跳出一条消息:“开封西湖,北起连霍高速、南至宋城路、西至一大街、东至开封护城大堤。南北长5.6公里,东西最宽处1.2公里,水域面积达6000余亩,总库容1000万立方米。”我于2013年去过开封,但这个西湖建造时间是2015年,因此我并未当面见过这个大湖,自然也想象不出它有多大。但5.6公里长、1.2公里宽的面积,还是有个大体概念的。
1000万立方米的湖水,给人带来的是安宁与清爽,与其同等面积的钢渣,却是对一座城市的污染。
站在窗户边,我用眼神尝试在远处划出这样一片区域。相对于一座城,它没有多大,但如果将这么大一片空间还原为一座尘土飞扬无法近身的钢渣堆,瞬间便觉得不可想象,有窒息感袭上。
所以,当年被称为一座“山”,毫不夸张。这样大的一座渣山,也像一个巨人,矗立在省城太原的北面。
太原这座城市的风,大多从西北方向呼啦啦而来。彼时,渣山浅处深处带着钢味与硬度的尘埃铁屑,便争先恐后拥向太原市中心,让迎面而来的人们一个个变得“灰头土脸”。
那个年代,整个太原的角落,都渗进这特殊的钢味。
任谁,也拯救不了这座城市的天。
改革开放以后,太钢钢铁产量迅速增长。跟随产量增长的,还有排渣量。据说,太钢这个厂区面积8.4平方公里的企业,渣山就占去2.3平方公里。
我对太钢是熟悉的。从成为太钢职工那天到离开,20多年时间还是没能走完这座十里钢城。所以这两个数字,似乎让我更加具象地了解了当年渣山的威力。三分之一个太钢啊,只能说恐怖至极。
高高耸立的一座钢铁之“山”,影响的不仅是太钢的生产,主要是太原市的天空。要命的是,由于渣山的坡度不断增大,运送废渣过程中时有翻车事故发生。
逼人的形势下,太钢提出两种设想,一是将排完的渣子用提升机再往上推,继续提升渣山高度。但这样既繁重,更会加重污染。况且,那继续提高的高度,要如何仰望呢?第二种方案,是开辟第二渣场。
定方案的同时,太钢同时向政府提出在郊区开辟新渣场的请求。
这当然不是个好办法。彼时,太钢的钢铁年产量均已突破百万吨,排渣量日渐增大,即便批了新渣场,汽车运送难度也极大。专门修铁道,必须横穿一段市区,所需投资更大。更重要的是,源源不断的污染,何日到尽头?
太原的未来,会变成一座怎样的城市?
搬掉渣山,迫在眉睫!
然而,这是一座山啊,而且是铁山,钢山。如何搬?
万众瞩目下,即将退休的李双良站了出来。
无数次想象,那个瞬间,他在太钢人心中,在太原市民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渣山如战场,他就是英雄啊,危难之中挺身而出,比钢铁还挺拔!
人们不知道,这位有着一手绝妙爆破技术的劳模已经沉寂了13年。“四清”期间,因老家一位村人的200元钱使他莫名受冤,随后的“文革”中被打成“黑劳模”“走资派”。13年含冤岁月,他默默不语,在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智慧。
改革开放让他重新获得新生。他觉得,治理渣山就是上天赋予他弥补13年光阴的最好机缘。这无比艰难的使命,他却觉得光荣至极。于是果断推掉那些找上门的高薪聘请,头也不回走上漫漫治渣路。
1983年,大年初三下午。无数人裹在温暖的天伦中,或者奔跑在欢叫的鞭炮里。迎着呼呼的西北风,李双良也豪迈地走出家门。远远望去,渣山上空旋转的尘屑在他眼里倒突然可爱起来。
咚咚咚———公司总调度李洪保的家门被他敲开。
两人坐在年味里。对方递过一根烟,他递过一份材料。
“好方案!好方案!”看过之后,李洪保拍案叫绝,拍疼了腿,也拍出一地烟灰。这份方案,不仅能根治渣山,更重要的是不要一分钱投资。
不要国家一分钱?无数疑惑疑慮的眼神,齐刷刷袭来。
李双良当众拍了胸:“不要国家一分钱,只要一个治渣权!”
太钢领导被震动了!太钢上下被震动了!
领导带头,迅速投入到完善这份渣山承包方案中。1983年3月,太钢公司同李双良所在的加工厂签订了治渣承包合同。这是太钢走改革之路后的第一个专业承包合同,也是山西省国有企业的第一次经济承包责任制方案。
李双良,正式扛起治理渣山的大旗。
当初,他豪迈地只要一个治渣权,是因为心中有数。之前,他就利用每个星期天,带着儿子一次次丈量渣山。多日实地勘察下来,他怀揣了一份欣喜。初步估算,整个渣山大约有1840万吨废渣可开采,预计有36万吨废钢可回收,按当时市场价每吨200元的价值计算,可得7000万元以上,足够支付治理渣山的费用。
尽管不要一分钱投资,外界还是有不同的声音,比如“李双良想发财了”“纯粹是出风头了”等等。
李双良的回应掷地有声,也是那个年代的人特有的声音:“即便退休了,我仍然是一名共产党员,照样要为党干!”
他把闲言碎语抛在脑后,一头扎入治渣中。废渣排放、运输工具、人工等等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废渣的去处是大事。到哪里,给它们安一个合适的家?
他发动身边的人四处奔走,终于在太原市的东山找到一条大沟。经与村干部协商,给村民细致耐心做工作,对方同意将废渣倒入沟里,之后再覆盖厚厚的黄土,把大沟变成良田耕地。运输工具不到位,他又多次跑到太原市交通局北城管理站与运输四公司求援,讲解搬渣山的意义和对改善太原市环境污染的好处。对方最终被他执着且一心营造碧水蓝天的心愿打动,很快帮他组织了郊区农民、汽车、手扶拖拉机、平车等人力及工具。
1983年5月1日,无论对李双良,对太钢,还是对太原市,都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国际劳动节。这一天,以李双良为首的承包治渣队伍浩浩荡荡开进渣场,震天动地的排炮声拉开了治理渣山的序幕。
太原的北城,要换天空。
这一天,离他推开公司总调李洪保的家门,仅仅过去了75天。
这一天,堵在太钢人心头的阴云,即将拨开。
这一天,太钢50年来天天上升的渣山,开始缓缓下降。
第一个月下来,太钢人奔走相告:运走废渣8万多吨,回收废钢近40万吨,盈利11万元。
沸腾的人群后面,唯有李双良是沉静的。只有他,知道心中的远方是什么样子。
他早发现,废渣运往东山大沟里,速度慢,费用大。
暑天一晃就到了。一顶旧草帽,一辆破自行车,他跟着城市垃圾车满城转。转来转去,最后转到滨河路。他发现,这里正在加固汾河坝堰,需要大量的填充垃圾。他兴奋极了,立即找到工地负责人。对方提出要先看样品。他汗都顾不上擦,转身返回渣场,背来满满一挎包废渣。
这一挎包废渣,换来又一份合同。此后的近百万吨废渣,只运费一项就节约47万元。
李双良依然不满足。他的心里,一遍遍拨拉着那把大算盘。搬走渣山的同时,要最大限度搞创收。也因此,当初才敢大胆决定,不要国家一分钱。
要创收,就要盯紧每个细处。起初,每天仅雇用装渣的铲车费用就要1820元,这让他无比心疼。偶然的一次,他在一家发电厂发现存在储煤仓中的煤是通过漏斗装上卡车的。
回来后他立即组织职工开始奋战。一个月后,用废料做成四个装车漏斗。这四个不起眼的漏斗,竟然可以边装车边选出废钢。四个宝贝开始工作后,效率比过去提高了9倍,每年节约36万元装车费。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是李双良对眼前这座人人避之不及的渣山的评价。
灵感与思路,永远在路上。他一日日奔走。一次在北京一家钢渣水泥厂,他看到一种磁选机。这种设备对筛选中小块废钢铁效率很高。他当时就想买几台回去用。一打听,每台要十几万元。这让他望而却步,便一遍遍盯了设备看。细细琢磨过后,他扭身到市场上买回几个大磁鼓,回到太钢后开始凭着印象“照葫芦画瓢”。
几番钻研试制,他和职工成功鼓捣出4台磁选机!
全体参与者激情澎湃,忘情庆贺这成功的一刻。
果然不负他们的苦心与智慧。4台亲手做成的“宝贝”齐刷刷上阵后,从已经捡出大块废钢铁准备倒掉的废渣中,又回收小废钢铁6000多吨,增加收入90多万元。
革新,让李双良与他的团队一次次尝到甜头,也上了瘾。紧接着,他又自制安装了一种手携式磁选棒,只要往废渣中一插,就能把粉末状铁屑呼啦啦吸上来;还制作成功砸渣机,能把一些大渣块砸碎,将渣子和废钢铁分离;又安装了小化铁炉,把不能直接送进炼钢炉的粉粒状废铁冶炼,铸成铁条……
到了1989年,市场上不锈钢原料开始紧缺,特别是贵重金属镍的市场价,一下上涨到每吨l3.5万元。李双良听说后,发动职工从废钢中拣选,最后回收了不锈钢渣8179吨,价值达1514万元。
没念过多少书的李双良,却执着地相信科学。他眼里,废渣不是无用的垃圾,一定潜藏着他们发现不了的价值。抱着这个想法,他跑到一所大学里,找到两位从事建筑材料研究的老教授,诚恳地把随身带的几块废渣样品举过去:“我是太钢的,正在治理渣山,总觉得这废渣应该是些有用的东西,但我不知有什么用,怎么用?”老教授们仔细观察研究后,高兴地对他说:“这些都是好东西,高炉炉渣可以做矿棉制品的原料,转炉渣和平炉渣都能当水泥原料,生产出钢渣水泥。”
一席话说得李双良激动不已。回来后,他又撸起了袖子开始搞综合利用,首先安装了破碎机,将高炉渣破碎后再加工筛选,用来代替石子铺路,仅一条19000平方米的柏油路就节约石子费用近20万元;再用钢渣制成四方和六方水泥砖200多万块,以每块2元的价格提供给太钢渣场的新建工程和一些公共场所;加工破碎了35万吨高炉渣,为山西省内7个矿棉厂生产矿棉制品提供了原料……被判了死刑的廢渣中,源源不断被他用亲手制作的“宝贝”们挖出一件又一件另外的宝贝。
李双良的眉头,并未舒展。旧废渣解决了,新的废渣却不停止。站在渣场仰望,那些冲天而起的渣尘仿佛一个个无形的影子在追逐他,搅得他吃不下饭,睡不稳觉。
他的脑子,开始天天盘算一个问题,如何能把倒渣时扬起的粉尘控制在一定范围,让钢城和市区的居民不再吃尘土?
1986年一个大风天的早晨,他像以往一样早早来到渣场,正赶上—列拉渣火车在渣线倒渣。随风扬起的渣尘把太原市整个北部天空搅得混混沌沌,也把他呛得喘不过气来。就在他躲到工棚后避风的间隙,看着天空却猛然悟出一个道理。于是又跑出来,像孩子一样兴奋地弯腰抓起一把渣土,扬向天空。果真,废渣荡起的尘土达到一定高度后,很快安安稳稳落下来。
他跑回办公室,抓住党支部书记李允宪的手急切地问:
“甚样的墙最高?”
“城墙,”
“有多高?”
“三丈六”,李允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这做甚?”
“那我们就修个三丈九的城墙,把渣尘挡住。”
“这么高的墙,地基能吃得消?”
“把整个渣场围起来,需要多少钱呢?”有些人摇头,有些人吃惊。
但很快,李双良精细、独到的方案就赢得职工的赞成和领导的支持。他像大寨人做梯田那样,将防尘护坡分为三层,这样就解决了地基问题。护坡所需120万吨土方,全部用废渣代替。这些废渣,外运每吨需支付运费4.08元,用来做护坡每吨只需1.58元,120万吨就可节省运费300万元。围墙护坡需用的20万块水泥砖,李双良就发动大家用废渣、水泥制作。300万元减去生产水泥砖的全部费用272万元,—座高13米、宽20米、长2500米的防尘墙建成了,不仅没花一分钱,还净赚下28万元。
昔日无法近身的渣山,竟然变成一条长长的漂亮护坡。李双良与他的团队,又开始精心打扮这道亲手缔造的风景,在上面修建了假山、喷泉、亭榭与长廊,又在梯田状的护坡腰间栽下树种了花。
太原的北城,换了模样。
英雄李双良,有什么要求?他说,有两句话要刻在护坡两侧,一边是“团结就是力量”,另一边是“群众是真正英雄”。
一个英雄团队,铭刻于此。
1988年夏天,—位西德炼钢专家路经这里,被眼前威武壮观的城墙与花香吸引,连忙叫司机停车,拿着照相机快步登上护坡。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座钢铁企业中竟有一座别致的花园,而这座美妙的花园里,竟是一个排渣场。此情此景,让他忍不住站在高处喊:“中国人,了不起!了不起!”
花园之中
李双良有一双神奇的手。1983年至1990年,七年风霜雨雪,七年风雨兼程,在他这双手的挥动下,一双又一双手加入进来,最终变成一支浩荡的大军,一层层绕渣山而上。那些顽固的坚硬的钢渣,最终在搏斗中败下阵来,挪开沉重的步伐,离开这座本就不属于它们的城市。
渣山走了,不仅变成一座占地0.52平方公里的花园,还拣出宝贝1.4亿元。
李双良一次次站上这片土地,百感交集,热流从心湿到眼。
腾出的1.48平方公里沃土上,太钢盖起22栋职工宿舍,建起一所小学,以及一所当时山西省设施条件第一流的中学,即著名的太钢五中(现在的太原市五十五中)。这所中学2007年被太原市教委特别命名为“双良中学”。此外,还建起可安置几百名残疾人就业的福利厂房,一座福利大厦,太原市第一流的职工文体活动中心,一批办公场所及库房。两条平展展油亮亮的厂区公路干线,也从这片土地上延伸出去。
这个完全与这座省会城市融为一体的都市片区,真的是曾经的那座渣山吗?那些参与过渣山搬运的人们,总要忍不住前来看一看,瞅一瞅,走一走,找一找。可左瞅右瞅,左踩右踩,无论如何都找不到曾经的影子与痕迹。
曾经的庞然大物,灰飞烟灭。渣山,成了历史。
1988年,冶金工业部部长戚元靖考察渣场后留下一句话:“太钢的渣山,已经成为山西的又一名胜。”
渣山变成名胜,对于没参与过这七年苦战的人们来说,犹如一场梦。
1986年5月12日,《人民日报》以《当代愚公搬山记———记太原钢铁公司共产党员李双良》为题,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从此,“当代愚公”成为李双良的代名词,传遍大江南北。
1987年,李双良被山西省政府授予“特级劳模”称号,同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6月5日,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为人类生存环境做出贡献的全球五百佳”,一枚金光闪闪的“全球500佳”金质奖章随后颁发给他。
中国大地上,李双良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7年的汗水与智慧,从此凝结在这枚金闪闪的奖章里。太钢,太原,跟着这枚奖章闪亮进入全球视野。
面对这些荣誉,李双良依然是一贯的淡然,依旧是一句话:“这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我李双良纵然浑身是铁,又能打几个钉!我能有多大能耐,不就起了個蒸馍肥头(酵母)作用?”
1990年1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视察完太钢渣场后,激动地握着李双良的手说:“现在为什么要讲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呢?我看在你身上就体现了这个东西。不要只看到拣了几十万吨废钢,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志凌云;体现了为国家,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了勤俭持家,勤俭办企业的风气和主人翁精神,这是很可贵的,我看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
随后又亲笔题词:“学习李双良同志一心为公艰苦创业的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把太钢办成第一流的社会主义企业。”
李双良精神,从此成为太钢的魂。1993年,李双良半身铜像迎风而起;2003年,门前的路正式命名为“双良路”,而渣场的大门命名“双良门”。
李双良三个字,从此深深嵌进太钢这片土地,印进太钢每一位职工心中。
1993年,是治渣10周年纪念。太钢组织专家对渣厂进行了一次资产评估,总资产为2亿元。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公司决定将其中的10%,也就是两千万元奖励给功高无比的李双良。两千万不是一个小数字,为此有关领导专门约见了他,告诉他这个消息的同时,特意让他回去跟孩子们商量一下,如何处理这笔财产。
一个天文数字,砸向李双良,也打破李家的平静。
择出一个日子,李双良郑重而慎重地召开了家庭会议。那一天,家中的空气格外庄严,凝重。全家人不知话从何说,便一言不发,等着李双良的决定。最后,老人给孩子们撂下一句话:这钱咱不能要!
紧接着又补充,“苦是大伙儿受的。我拿了这钱,以后没法和太钢的哥们弟兄打交道”。
李双良的神情,完全不似苦苦思索后的决定,而是早已经拿定的主意。这一刻,只是要把他的决定告诉家人。他的家人,何尝没有想到老人的抉择,因此并没太大的惊讶,只当是天空突然出现了一阵狂风。两千万元,呼啦啦飞来,瞬间又远去。
不仅不要奖励,李双良还常常尽力拿出工资做一些善事。汶川地震中,他为灾区捐出1万元;2009年太原市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中,他在孙子的陪同下亲自到慈善总会捐出1000元。家人说,老人就是希望能带动更多有能力的人,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份力。
一位名叫“理想信仰”的网友曾在博客上写下一篇《假如李双良将那2000万转为股份》的文章。文中说“,假如李双良当年将那2000万元转为股份,很有可能现在已经是2亿,20亿,200亿,可当年的李双良没有这么做。这其中我们不必用多么光辉的字眼来形容,从最质朴的角度来看,这是在那个时代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品质。”
正如我之前说过,李双良的每一次决定,都闪着那个年代人特有的光芒。
2008年12月25号,《人民日报》第16版刊登了编剧苏小卫的一篇文章《我写〈愚公移山〉:在奉献中体验幸福》。电影《愚公移山》就是根据李双良的先进事迹改编而成,由霍建起执导,王庆祥、郭晓冬、董洁等领衔主演。2008年10月下旬,第2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期间,《愚公移山》等8部中国电影在东京参展;11月,本片在全国主流电影院线举办的“优秀国产新片展映”活动中入围;2009年8月16日,再获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提名。
专程拜访过李双良的苏小卫说:“李双良脸上带着一种笑容。而且,在场的所有人对他都怀有一种敬重和喜欢交织的情感,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这种情感,我一下就想到了“幸福”这个词。”于是,他把幸福作为这部电影的主题。
确实如苏小卫所言,李双良的幸福观里包含着感恩、荣誉、善良和宽容。
在渣场这座花园里,满含幸福笑容的李双良,用自己的故事,感染着一群群人,教育着一批批青少年。
渣山变成花园后,这里先后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环境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并先后创建了“李双良档案馆”“展览馆”“接见亭”“题词碑廊”等十多处景点。一个个青春的身影奔上城墙,俯瞰周边,尽享园林之美时,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是一个治渣战场。更不会想到,那时候滚滚渣尘,犹如战场上燃烧不尽的烽火。
而面前这位爷爷,就是当初那位振臂高呼的英雄。
英雄李双良一遍遍走上由自己亲自缔造的城墙,丈量着脚下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蓝天下,他的笑脸分外灿烂,那一条条纹路里因凝结着曾经的诸多不易与智慧,而充满动人的温度。
面对这座特别的花园,美国科学院代表团团长瓦诺博士称赞:“这是惊人的成就,堪为世界各国学习。”
美国研究会水种理事会主席专家阿门多拉说:“这是一个重大的研究成果,它标志着一个伟人的深谋远虑和首创精神。”
伟人李双良的身世,引起无数人好奇。
1923年,李双良出生在山西忻州解原乡北赵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0岁丧母,11岁丧父。年幼的李双良不得不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为了生存,他给地主放过羊,擀过毡,当过长工,修过铁路。那个特殊的年代再加上家庭变故,使李双良过早饱尝了人间的苦难和辛酸。
1947年,李双良进入太钢(当时的西北炼钢厂)西山采矿所当了一名工人。从此,他把满腔热情投入到企业建设中。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李双良报名参加了扫盲班,一边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一边用心钻研生产技术。
1952年,炼钢炉内有钢渣结块需要处理。彼时,在太钢工作的苏联专家提出,用爆破清除。刚从扫盲班结业的李双良因成绩突出被选入爆破组。第一次上阵,他就只身抱着炸药包爬进炼钢炉,从容点燃导火索。
我的眼前,再一次出现英雄形象。
这一年,李双良当上爆破组组长,并被评为厂级劳模。他的技术很快在钢铁界传播开来,上钢、武钢、重钢先后请他去实施爆破,一次次爆出“双良声誉”。1954年,刚刚三十出头的李双良成为全国冶金行业的“爆破能手”,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太钢这个大熔炉,李双良脚踏实地,从一名基层工人,一路经历了班组长、工段长、车间支部书记,走到副厂长的职位。这些积淀,让他在即將退休的年龄成为治理渣山负责人,最终定格在“当代愚公”这一伟大的荣誉上。
2009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我曾走近这位86岁的老人。还是平时媒体各种照片中熟悉的微笑,白色衬衣,深蓝裤子,家常且发旧,头发灰白,一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形象。像治理渣山时一样,每天上午八点、下午两点,他都按时走进办公室。他的司机兼助手费师傅说,到办公室已经成为双良老人一项雷打不动的习惯,可以说风雨无阻。那天的气温很高,两点不到,双良准时踏进渣场大门。一进办公楼,老人便活跃了,他高兴地与我们一一握手,笑呵呵接受我们称呼他“李师傅”。站在办公室门口,他迫不及待地叫刚刚停好车的费师傅过来开门。坐在他坐了多年的办公桌前,老人一下安稳了。他拉开抽屉,拿出报刊杂志,细细翻读。《太钢日报》,《关心下一代》……老人一页页翻看,一行行读着,脸上不时漾出开心的笑。激动处,他会停下,招呼我们看。
李双良有自己的笔记本。扉页上,工工整整写着“好人办好事”几个字。他每天必看的除了《太钢日报》,还有《中国环境报》。关注太钢、关注环境,已经成为他一生的焦点。
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安静得如此慈祥的老人,就是当年那个叱咤风云,一举搬掉堆积了半个多世纪渣山的英雄!仔细端详,才发现老人的脸上确实与众不同。那是一张怎样的脸啊,曾经的辉煌与荣誉明明白白嵌在他深深浅浅的纹路里,那些纹路很舒展地张开,形成一张一刻也不停止的微笑而安详的脸。老人不计较我长久盯着他的脸,一如既往地绽放着温暖的笑,一如既往地看书、回味。我真的想知道,老人心里,溢着怎样的幸福!
环顾窗外,金鱼戏水,荷花绽放;亭台假山,小溪绿草,俨然一座大花园。双良老人也时而将眼光瞟向窗外,看景的眼里,满是喜悦。谁能想到,这座园林般的美丽院落背后,曾经是何等污染环境的渣山!这个时候,老人的脑海里不知是不是会回味起那个曾经满目尘土令无数人一筹莫展的巨大垃圾场!
当年那个振臂高呼“给我一个治渣权”,那个豪情万丈、英姿飒爽的英雄,在完成了他的重大使命后,已回归到一名普通而平凡的老人!与我们任何一个过客一样,行走在他亲手营造起的亭台小溪中,与绿树合影,与游鱼嬉戏。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在欣赏风景,他在抚摸自己的作品。
问及老人可否记得当年治理渣山的辉煌时,老人点点头,又摇摇头。费师傅说,以前的事,老人大多已经遗忘了,唯一没有忘记的,就是每天来到他的办公室,做他该做的事。
以前的事,老人大多不记得了。这些过往,被更多的后人拾起,带着向前。
广厦之下
林立的高楼下,完全淹没了渣山的曾经。
成了过往的,仅仅是一个渣山。
李双良为企业分忧的一个举动,成为循环经济在太钢的端倪。此后,双良精神便在太钢深深扎了根,开始蔓延,开花。
他的家人,首当其冲。之前说过,早在1983年,李双良决定治理渣山时,就是儿子跟他一趟趟进行实地勘察。李双良大胆要下的一个“治渣权”中,包含着家人的支持与力挺。
走进双良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的李虎森走出来。李虎森是李双良的儿子,接手这个水泥厂时的情景依然清晰:水泥厂的前身是太钢东山矿一个车间,当年由于连续亏损面临被取消的境地。就在这个时候,李双良在北京发现了一项新技术,这是中国京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刚刚研发出的“用钢铁废渣代替原生资源”的全新技术。一向胆大果断的李双良没有犹豫,将此项技术买回来。儿子理解父亲的苦心,将这个水泥车间接手。水泥的主要原料一般是矿山材料,有了这项新技术,他们生产水泥的原料就换成炼钢后剩下的钢渣铁渣。事实证明,这不仅成了处理工业废渣的又一渠道,还让这个濒临倒闭的车间起死回生,晋升为东山水泥厂。
靠吃转炉钢渣而生产高质量水泥,成了太钢东山水泥厂的亮点。
随着太钢的改制,东山水泥厂从太钢分离。李虎森干脆将名字改为“双良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这不仅是用了父亲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取“质量及服务双优良”之意。李虎森说,用钢渣做水泥,是中国第一个在世界上提出的专利技术,而父亲又是首个将这项技术买回太钢的。那时候,他们有一台从德国引进的立磨,专门用来消化太钢炼铁排出的废渣,磨细后掺和到水泥里代替原生资源。每年使用钢渣近20万吨,铁渣40多万吨,代替了大约60多万吨矿山材料。
太钢渣场作业区,就建在原来李双良治理渣山的原址上,雄赳赳,气昂昂。
这里有两条钢渣处理线,一条是普通钢渣处理线,叫钢渣余热自解热闷处理线;另一条是不锈钢渣处理线。两条生产线的国内首家使用企业都是太钢。不锈钢生产线可用干法处理工艺把钢渣里面所含的镍和铬完全回收,用剩下的尾渣做化肥。两条生产线齐头并进,让渣场变得越发优美。
双良精神,就这样迅速在太钢铺开。
也不得不铺开。尽管渣山搬走了,但直到2001年,太原市环境质量报告书中依然有这样的记载:太原市工业废水排放,太钢居首位;工业固体废弃物,太钢排第二;工业废气排放,太钢列第三。
第一,第二,第三!太钢在山西,无论经济效益还是精神,一直首当其冲,但不要这样的领先。
钢铁企业太钢,依然承担着太原市环保治理的重任。因为冶炼工艺固有的一些装备,使得太钢的环保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太钢人意识到,要想彻底改变环保工作局面,必须下决心对钢铁冶炼全流程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换代,做好产业升级规划。
2004年9月,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拉开帷幕。加紧生产线建设的同时,还先后投资近40亿元上马环境治理与节能工程。两年后,太钢一跃成为全球不锈钢老大,形成了年产300万吨不锈钢的生产能力。新的产能面前,太钢人没有一味追求产量与经济效益,依然把环保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一项又一项新技术,被他们用在产品结构调整、升级装备水平以及淘汰落后产能项目中。
当然,受益最多、感受最深的还是太钢人。钢屑满地,尘土飞扬的车间,逐渐像不锈钢一样闪亮起来。一些老工人站在光洁的厂房内、车间里,常常有恍若隔世的感觉。曾经火红的四溅的钢花,常常烫伤过路职工衣服皮肤的现象,没有了;曾经一经过就蒙上一头一身粉尘的日子,渐渐走远了。
太钢职工,能端着一杯水站在车间里痛快地喝下去了。
2007年8月15日,一批人带着深深的情感,挥手作别在这个企业服役达55年之久的六座20吨电炉,迎进一座日本先进清洁生产技术的90吨超高功率电炉。新的电炉上岗后,所服务的第三炼钢厂吨钢能耗立即降低29.3千克标煤,吨钢排尘降低0.15千克,每年减少排尘量57.5吨,减少岗位粉尘950吨。同年9月7日,炼铁厂两座330立方米小高炉也正式退出太钢这座舞台。
那几年,太钢大手笔投入三十多个亿,一批耗能高、污染重的110多万吨落后产能轰隆隆下岗,另一批冶炼废水处理、焦炉除尘、发电锅炉除尘等三十多项重点环保项目携手登场。
那些年,太钢人就这样,一批批辞着旧,迎着新。然而,那种心情是复杂的。尽管是冰冷的设备,但经过人的一天天抚摸,年轮上便镀上柔软的情感。职工们一边欢呼,一边不舍。许多老工人在亲手拆下一个个熟悉的部件时,泪眼蒙眬。这些任劳任怨劳作多年的伙伴,完成了各自辉煌的使命后暗淡退场。每每听说那种场面,总是让我想起卖掉的第一辆摩托车。当时看着它被陌生的人骑走,竟泪如雨下。
2002年,一个崭新的部门———太钢能源环保部悄然出现在太钢职能部门的机构名单中。这个专业管理部门的设立,就是要对能源环保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科学管理。这一年,太钢率先在国内钢铁行业引入膜法水处理技术,这是太钢水处理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一次提升。该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可以形成优水优用、劣水劣用、污水废水回用的节水模式。2006年,随着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的竣工投产,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品质的除盐水需求越来越精细,再加上之前废水回用系统的成功运营,让太钢人脑洞大开,随即将目光瞄准城市污水。新的技术支持下,太钢每天可帮市政回收利用回5万吨城市污水,再经过深度处理,又能为太钢“捞出”3.3万吨干净水供生产使用。
太钢供水厂内,纵横交叉的管道內,静静流淌着一条条水的秘密,以及钢铁与城市交融的故事。
“十五”期间,太钢先后淘汰了冶炼能力80万吨、轧钢能力100万吨的高耗能、高污染设备。2006年之后,又接连淘汰了三座4.3米焦炉。两座国际最先进的节能环保型7.63米焦炉立足太钢后,因其先进的干熄焦等技术,完美实现了人站在下面“闻不见、看不见、听不见”的环保目标。
“中国首届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是2006年12月24日落在太钢头上的又一项新荣耀。颁奖辞呈现的空间无限,透着人性与自然之美:“他们是中国最大、排名世界前列的不锈钢生产基地,他们认真识别和化解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人身伤害、职业病伤害的风险,按照循环经济的思路降耗、减污、大力治污,将昔日的渣场改变成花园……”
时任太钢董事长李晓波说,太钢就是要成为冶金行业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示范企业,不仅定位到中国钢铁行业,与欧洲及日本钢厂相比都要领先。
2008年,太原二级以上天气达到302天,实现了大气环境保护的历史性突破,其间,渗透着强劲的太钢力量。
太钢的目的,不仅是建一座渣山花园;太钢的目标,是把整个钢城变为花园;太钢的追求,是助力太原市实现更多的碧水蓝天。
不管企业如何飞跃,太钢始终坚守双良精神,那就是珍惜资源,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那就是要走一条内陆型钢厂与中心城市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太钢加大了环保投资力度,累计投入82亿元,实施了87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吨钢综合能耗下降了21.2%,吨钢耗新水下降了73.4%,吨钢化学需氧量下降了92.6%,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94.3%;吨钢烟粉尘排放降了75.6%,指标水平居行业前列。
太钢厂区每个单位向公众敞开了;构建了公路、铁路、能源介质管网三个绿色廊道,乔、灌、花、草在太钢厂区各条大道整齐列队。我的相册中,至今保留着一组照片,那是一个春天,我像诗人奔跑在杏花、梨花中,陶醉在迎春花,紫丁香前。常常被人问:是哪里的花园?总是骄傲却装作不经心地回一句:太钢,厂区。
2010年7月份,太钢带着美丽而骄傲的笑容打开大门,开门纳客。听到消息的人们纷纷涌向这座76岁的钢铁巨子。人们惊讶无比,这个被煤、焦、铁、烟包围的“粗糙汉子”的面孔,竟是这般清秀儒雅;一个在人们印象里震耳欲聋的钢铁工厂,竟然可以无烟,无味,无声。
精品基地,绿色钢厂,和谐家园成为太钢的底色,赢得公众的交口赞誉。
李双良老人时时站在渣场高处,看进入太钢的人流;更时时被一拨拨游人围绕,回味渣山的当初。不知他有没有想到过,有一天,太钢会成为太原市工业旅游示范点?但老人在治理渣山时一定设想过,太钢要向“绿色工厂”挺进。
是的,产品绿了,一批尖端产品纷纷登上神舟系列飞船、东风系列火箭,“太钢牌”不锈钢以绝对的“绿色优势”占领了国内不锈钢市场近半壁江山;高效节能型绿色产品占到全公司钢材总量的70%以上。废物绿了,太钢用粉煤灰制作的新型墙体砖上了世博山西馆外墙,名气大振;炼钢用过的水经回收处理,达到饮用标准;建起钢渣处理线,形成高炉渣、电炉钢渣、不锈钢渣等含铁原料和贵金属回收及尾渣制作水泥等建材的完整产业循环链。
李双良治理渣山20多年后,再次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名单,当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时代领跑者”。
那一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面对依旧接踵而来的荣誉,李双良感恩依旧:“现在虽然不能和大家一道出力流汗了,但仍要尽自己所能,努力为太钢、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他也欣慰见证,2010年,太钢捧回了真正的绿色大奖———“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11年以后的五年,太钢的环保大旗更加招展,定位的目标是,以“建成集钢铁产品制造、生产过程能源转换及回收利用、社会废弃物消纳处理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绿色钢厂,实现与城市的和谐共生,成为冶金行业绿色发展的典范”。先后成功实施烧结主抽风机变频改造、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高炉热风炉富氧燃烧、高炉双预热、转炉煤气供发电锅炉、电炉余热回收、不锈冷轧热线焦炉煤气置换天然气改造等一批节能环保项目,建立起全流程节能减排模式,不断完善气态、液态、固态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全面治理废气、废水、废渣污染;通过处理城市污水、供给城市热力等,进一步完善社会大循环体系,与城市共融共生,成为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部分,五年累计完成节能量15.09万吨标煤,再一次在了省市下达的节能目标中拔得头筹。
太钢,用行动践行着李双良“时代领跑者”的精神。
2012年11月12日,太钢花园国际大酒店国宾厅高朋满座,嘉宾云集。主席台上,李双良老人穿着红彤彤的中式服装,携着同样红彤彤的老伴,以一贯满含幸福的笑容面全对场。
他的身后,金黄的“寿”字喜气洋洋。原来,这是太钢为李双良庆贺90寿诞。
公司领导在致辞中说,90载光辉岁月中,李双良获誉无数,功名远扬。举世瞩目的光辉业绩,为太钢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实现“身居闹市,一尘不染”的生态文明工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双良的治渣壮举孕育了太钢企业文化的灵魂———李双良精神。如今,李双良精神已深深根植于全体太钢职工的心底,激励着一代代太钢人拼搏进取,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的号角,响彻太钢的角角落落。进入2016年,太钢把目光投向煤气燃气,制定了“最大程度利用自产煤气,做到煤气全部回收、不放散,减少峰谷波动,减少城市煤气和天然气引进”的原则,并迅速按此展开燃气系统优化配置工作。很快,不锈冷线焦炉煤气置换天然气项目,以及冷轧酸再生焦炉煤气置换天然气项目落成。
2016年10月21日,《中国冶金报》刊发了一条近乎爆炸式的新闻:《8年攒出7个西湖———太钢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与城市共融发展纪实》,全面报道了太钢自中水回用处理工程投产以来,吨钢新水消耗从3.27吨下降到2.34噸。8年时间共节约新水9546万吨,相当于近7个西湖的蓄水量。
相信,西湖在国人眼里是神圣的,像海一样望不到边际。可是,7个西湖有多大?想起当初想象渣山的体积,1000万立方米已足够惊人,而一个西湖的蓄水量,就有1400万立方米。
只能叹一声,太钢力量啊!
2017年3月,《太原日报》又爆出一条消息,《太钢超低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说的是太钢2台300兆瓦发电机组于2015年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后,在原环保工艺系统的基础上,将原来电除尘器电源系统的常规高压电源改成高频电源和脉冲电源,提高了除尘效率,使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指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际水平,常常与太钢两个字并肩现身。
还有,行业首例。2017年春天,经过恒山路的市民发现了一个新景观,3座高大的银白色圆弧形建筑闪耀在北城上空,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一问才知,这是太钢原料场实施环保改造封闭工程后的实景。这项工程投资超过1亿元,是山西省和太原市的重點环保工程,是国内首个不锈钢圆弧形大跨度料棚。其实早在2006年,太钢就率先建成了周长达3公里的不锈钢挡风抑尘网,对场内易扬尘的粉矿、块矿、球团、烧结矿以及除尘灰等大宗原料进行扬尘遮挡,抑尘率为75%以上。然而随着环保要求升级,省市对太钢露天原料场提出新要求,当然这也是太钢人不息的追求。他们认为,只有实施原料场整体封闭,才能彻底提高企业环保等级。于是11年之后,这一大跨度单边起拱的工程不仅在山西钢结构安装史上填补了空白,实现了具有太钢特色的“山西第一跨”,而且粉尘排放量累计减少到96.75%,在节能减排上再一次绽放出太钢速度与高度。
2018年,太钢又传来消息,那就是投资2.4亿元启动实施了工业废水源头分质处理和综合深度处理减排项目。经此项目处理后的水质在行业内将率先达到特别排放限值水平。
又是一个率先。太钢,又一次为构建良好的水生态系统做出其身为不锈钢老大的贡献。
太钢人,始终踩着双良步伐,以一种极其自律的精神,践行着循环经济的理念。“烟熏火燎”的钢铁工厂,与渣山一样早已成为历史。蓝天碧水下,太钢正以昂扬的身姿,绿色的妆容,不遮不掩,素颜向世人展示。
“滨河城,龙城之北,碧水之滨……”
“龙康苑,市政大型安居社区,紧邻太钢,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没错,“紧邻太钢,环境优美”已经成为今天太原市房地产开发商吸引人的广告词。如今的太原市城北,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商手中的黄金宝地,立起广厦千万间。
太钢人知道,这些地段,十之八九是环绕太钢厂区的东西南北。
外人不知道,早年,这里曾是被一座渣山滋养的垃圾场地。
95岁的李双良老人,很少出门了。但在渣场这片土地上,一缕缕阳光透过林立的广厦,洒在他的铜像上,每一天都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