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小 赵强
【摘 要】目的:分析胺碘酮+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43例对照组和43例实验组,对照组用胺碘酮治疗,实验组则联合胺碘酮和厄贝沙坦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9.07%,治疗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31.24±1.28)mm小于对照组(33.54±1.58)mm,且P<0.05;结论:针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胺碘酮;厄贝沙坦;临床疗效
当前,阵发性房颤已经成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疾病,具有起病急、发病频率高等特征。阵发性房颤初期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眩晕等,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患者昏厥甚至休克,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当前临床上治疗阵发性房颤主要采用药物维持疗法,以胺碘酮最为常见。近年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显著,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选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8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慌、气短、出汗等临床症状,在我院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阵发性房颤,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为I~II级,左心房内径小于45mm,所有患者均符合《现代心脏内科学》中关于阵发性房颤的诊断标准。采用简单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43例。对照组:男性共24例、女性共19例,年龄分布55~78岁,中位年龄(64.31±2.41)岁,其中合并高血压25例、合并冠心病13例、合并心力衰竭5例;实验组:男性共22例、女性共21例,年龄分布为52~80岁,中位年龄为(64.35±2.38)岁,其中合并高血压26例、合并冠心病13 例、合并心力衰竭6例;应用数据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逐项对比,统计结果显示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立即给予全面系统的常规检查,针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需要给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生产商:杭州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I20130036)用法用量如下:首次用药剂量为0.6g/d,按照上述剂量持续用药1周后,将剂量减少至0.4g/d,按上述剂量再持续用药1周,再将剂量减少至0.2g/d,以上述剂量维持治疗1个月。1个月后,若患者病情稳定,可以将剂量减少至0.1g/d。实验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生产商:杭州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494)治疗,每日150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治疗12个月,在用药期间提醒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
1.3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连续治疗12月后判定疗效,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阵发性房颤疗效判定标准主要参照《现代心脏内科学》中关于阵发性房颤判定标准,主要分为三个等级:(1)显效:在治疗期间,患者连续3周没有出现阵发性房颤,未见心脏不适,窦性心律恢复,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阵发性房颤的次数与治疗前相比至少下降90%;(2)有效:经治疗,患者自觉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经动态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阵发性房颤的次数与治疗前减少为50~89%;(3)无效:经治疗,患者自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经动态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阵发性房颤的次数与治疗前减少小于50%[1]。总有效率=(顯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SPSS21.0,患者例数以n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分别用x2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9.07%,经统计分析差异明显(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对比
治疗前,实验组后左心房内径为(35.21±2.36)mm,治疗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为(31.24±1.28)mm;对照组治疗前左心房内径为(35.18±2.28)mm,治疗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为(33.54±1.58)mm,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左心房内径小于对照组,且P<0.05。
3 讨论
房颤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疾病,据统计当前我国房颤的发生率为0.77%,在8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0%[2]。阵发性房颤的发病因素较多,常见的如:急性心房牵拉、心动过缓、房性前期收缩等,该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心房重构,加重房颤的程度,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当前临床上治疗阵发性房颤主要以减少发作次数、转复成窦性心律为主,长应用药物治疗。
在本文中,对比了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和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结果发现联合用药总有效率93.02%高于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总有效率79.07%,并且联合用药治疗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31.24±1.28)mm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12个月后的左心房内径(33.54±1.58),且P<0.05。其中胺碘酮属于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将其应用在阵发性房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是:延长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从而抑制心房和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减缓传导的速度,从而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但是胺碘酮具有一定的致命毒性,若剂量过大会导致患者出现肝损伤、心律失常、肺纤维化等不良反应,减少药物的剂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应用小剂量的胺碘酮治疗时常常需要联合其他药物。而厄贝沙坦作为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将其应用在阵发性房颤的辅助治疗中,能够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成血管紧张素II,降低血管紧张素I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的结合率,从而抑制血管紧张素的激活,缩短心肌有效不应期,并且还能抑制心房电重构。而将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使用,能够在降低胺碘酮使用剂量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3]。
综上所述,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显著,改善左心房内径明显,该用药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华霞.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6):3700-3701.
[2]朱艳,张志斌,乔红刚,等.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5):24-25.
[3]秦燕.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作用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7,30(03):565-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