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世凯
摘 要:对于人们来说,“问题”能够让人有一种求知欲,能够带给人们更大的成长空间。而小学数学教育也是如此,“问题”能够令小学生对小学数学产生强大的兴趣,小学生可以通过“问题”来展开更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问题”让小学生有了一个想要了解的愿望,进而促进他们积极展开思考,使其积极去探寻数学知识里的奥秘,最终获得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快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提问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想动起来,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令数学课堂充满激情,提升数学教学效率。但是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克服问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更加有效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关键词:问;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科目,学好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多向学生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探求,以便提升数学学习的神秘性,使其充满吸引力。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就会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深刻,进而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多样化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注重提问的效果,应该将问题变得更加精炼有效,让自己提出的问题更加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才可以使提问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而使数学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
一、巧设提问,激发兴趣
想要学生学好数学就要想方设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便可以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会创设问题情境来使小学生充满兴趣,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自主进行数学学习。
在对小学生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向小学生展示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然后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而小三角形却说:“你说得不对,我不认同你的观点。”这段对话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然后老师便对他们提问:“两个三角形谁说得对?”这时候班级里就像炸开了锅,学生都在表达自己的看法。等到他们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利用工具来测量这两个三角形的角度,有的学生将准备好的三角形的角撕下来进行比拼,结果得出了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让小学生快速地解决问题。
二、逐步提问,层层深入
对于提问来说能够逐级深入,只有这样才可以讓学生慢慢地接受问题,进而逐渐深入解决问题,如果一开始就对学生提出太难的问题,那么就使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那么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就应该认清教学的重难点,能够掌握教学内容的联系和逻辑性,还要清楚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而对学生进行由易到难的提问,这样让学生慢慢跟着提问来进行学习。
比如,说在教学“角的度量”时,让学生通过活动角来对两个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如果角1大于角2,那么就要问学生角1比角2大多少?学生便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教师可以在这时候展示出一个10度的小角,通过操作来展示出角1比角2大多少个小角,但是一个个小角是分散的,不利于操作,那么应该怎样来克服这样的缺点呢?老师可以利用深入的提问来引导学生,这时候学生会纷纷回答:“将小角拼起来。”“但是当角1比角2大出的角度不是小角的倍数,那么这个特殊的小角应该怎么测量呢?”所以这一个个问题逐渐深入下去,让小学生通过思考逐渐认识到角是如何度量的,同时帮助在深入的问题中让学生加深了对此节内容的掌握。
三、鼓励提问,体现主体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应该明白提问所带来的好处,提问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吸引力,能够让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深化。小学生应该懂得合理科学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提出问题,乐于回答小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才可以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教学现状。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都是老不断提出问题让小学生进行回答,小学生处在了一个被动的状态,这样令数学教学课堂变得十分沉闷。为了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让小学生自主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之后鼓励学生勇敢提出问题,并且交给其他同学进行回答,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一种十分热烈的状态。帮助数学教学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另外,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得到启发来不断去探寻知识,这种方式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如此更加有助于学生自信地去学习。
本文从三个方面讲述了从“问”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巧设提问,激发兴趣;逐步提问,层层深入和鼓励提问,体现主体。通过这三个方面的阐述,能够带给小学数学教师一定的参考和指导,能够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保障带给数学教学一个更加理想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亚娟.从“问”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4).
[2]张梅.从“问”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2).
(作者单位:贵州省天柱县渡马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