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伪华
我们在“自学—合作—训练”理念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让学生所学知识过手,这是决定我们课改能否成功的核心问题。没有成绩的课改,本身就是失败的,在教学中,对学生知识过手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这里仅是一家之言,仅供大家指正。
一、备好每一堂课
1、按照备课的“四个环节”,即:谋划性备课、集体性备课、针对性备课、反思性备课,把每步工作都落实到位,特别是个人的针对性备课非常必要,课后的反思性备课,对自己的教学案重新再备一遍,为我们下次上课提供了参考。
2、备课要完成“三案”,即:教学案、导学案、反思案。这“三案”中侧重点有区别,教学案重在备教师怎样教的问题,导学案重在备学生怎样学的问题,反思案重在备今后怎样改进的问题。“三案”在我们的备课中都重要,作为教师都应该认真对待。
二、提高课堂绩效
1、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对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对于组成课堂的每个环节,课堂上临时会出现的问题等都要充分考虑到,对于课堂该用什么设备器材要提前作好准备;对于小组学习中学生会有什么疑问,教师要想到,要有应对的准备。
2、严格的课堂纪律。纪律是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的“最好武器”,有良好的纪律作保证,学生就会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知识,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够当堂完成,而教师在课堂上也最好从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尝试到学习的成就感。
3、及时地反馈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掌握得怎样?教师不通过反馈这个过程就不会清楚知道,教师在课堂上一定留够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时间,学生完成后要有检查和反馈,以便让学生明白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好“对症下药”。
4、课堂不贪多求全求难。我们的课堂要从最简单最基础的知识入手,首先要让这些知识学生们都基本上掌握,然后在此基础上掌握难一点的知识,学生学起来就会感觉轻松。而教师设计得太难太多,课堂上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师就会觉得心理不安,好象对不起学生,最终学生什么也没有掌握好。
5、课堂一定要留有时间给学生独立练习。没有练习时间学生对知识过手肯定就会存在问题,教师也不明白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利于教师下一步的教学。通过学生练习的反馈,教师展开个别辅导,及时纠正学生中存在的知識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6、做好课后的辅导。现代的初中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教师在课堂下要善于和学生交朋友,让学生情感上认同老师,积极地按照老师交待任务去完成,学生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在交流中学生也会告诉老师,师生融洽了感情,教师也完成了对学生的辅导。
三、配套机制给学生量身定制达成目标
1、教师要不断创新激励机制。现代初中生身心特点,需要我们在课堂上改变传统做法,关注学生心灵,关注学生需要,关注学生长远发展。激励学生要不断变化方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在参与中收获知识,在快乐中享受学习的过程。
2、教师要做好分层教学工作。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用上不同方法,对于成绩优秀学有所长的学生,教师要拔高要求,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教师要降低要求,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发挥他们各自的最大潜力。
3、教师要做好学生作业的“布、批、记、评”。布置作业有层次性,批改作业有针对性,对学生作业成绩记录要体现公正性,评价学生要及时性。通过课堂和课外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知识过手。分小组进行知识接龙、问题抢答、学生论坛、历史重现,通过你问我答的方式,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历史知识到手更加容易。
5、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学习方式将有较大的改变,为了学生能够乐学,自我完成学习,教师要不断强化训练学生的素质,专家说,素质是学生把学校所教的都忘记了而剩下的,这就叫素质,这是学生一辈子受益的方法。
四、善于总结得失
1、教师要明白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再完美的备课也只有在实践中去检验才知道,通过上课操作教师才会感受到备课的不完整,所以才有后面的反思性备课产生,通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才会有更适用的教案。
2、教师要收集上课时存在的问题。课改理念下教师的作用是看不见的电波,随时都可能电到学生;教师的声音和人总是出现在每一个该出现地方,教师要把课堂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对于课堂不足的地方做到心中的数,明察秋毫。
3、教师要建立课改的指导思想。我们需要建立“真实、朴实、扎实、务实”的课堂,所谓“真实”就是要建立实用课堂,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不哗众取宠,实实在在为学生着想。“朴实”是指教师的风格,“扎实”是指课堂训练,“务实”是指工作态度,我们只有在思想上与课改结轨,才能去思考我们的工作该怎么做。
总之,课改理念下教师是指挥家、也是一位高明的导演、更是一名合格的演员,因为所有的程序我们不但要制定出来,还要参与进去,与同学们一起享受课改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