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忠琴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在语文中的比重之大。
但在每次习作时,总有学生愁眉不展。是什么原因学生怕写作文呢?主要是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没有材料,平时没注意观察,捕捉不到生活中的事例;二是不知如何表达,就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话说不出,写出来的都是干巴巴的。
解决无米之炊需要长期观察,积累素材。把文章写生动也需一定的技巧。怎样才能让文章变得精彩呢?
一、作文贵在情真
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一篇佳作一定要道真事,说真人,吐
真情,这样才能吸引读者,才能感动读者,让人思索,令人回味。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不仅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冰心谈到写作时这样说:“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头脑中流到背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脱脱,自自然然地画在纸上。”
怎样才能达到情真呢?习作中可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欣赏那些美好的东西,发现能够触动自己内心的事物;试着运用个性化的话语和表现手法,去畅谈个性化的认识感悟,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抒发个性化的真体验、真感受。
二、习文用词准确
文章的内容要靠语言来表达,语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写文章时定要养成推敲语言的习惯,力求做到确切、简明、生动。
“确切”就是用最恰当的词语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贴切地表达习作者的思想感情。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课文中就有许多精彩的事例。如不少文章曾经介绍过的《泊船瓜洲》中的“绿”字,最为人乐于称道,原因之一就是字斟句酌,传情达意。这一“绿”字不仅色彩鲜明,赋予春风活泼的生命,而且形象地写出了春风与江南景物的关系,春风有色,转瞬间染绿了江南花草树木,诗人用这一富有动感的“绿”字,使人感到形象鲜明,色泽亮丽,对于诗人思乡爱乡之情理解就更切近了。这首诗因“一字生辉”而传诵不衰。
“简明”就是简洁明白,不重复,前面已经说清了,就不要再罗嗦,没必要的话尽量少说。最近班内正在写一篇习作,介绍一样产品,有学生介绍“刀鱼”中有这样一段话:“二三月间,刀鱼的味道最鲜美。清明前,刀鱼从浅海溯江而上,到淡水河流、湖泊产卵。卵孵化后吃水中的浮游生物,大鱼吃水中的小鱼小虾。这时是吃刀鱼的黄金期,因为刀鱼游到江苏地段。身体内的盐分已淡化,汲取了水中的营养,长得格外肥美。它的生命只有四年。”这是他文中由描写刀鱼外形到刀鱼的营养介绍中的一段过渡。放在文中就嫌罗嗦了,“卵的孵化、鱼的寿命”就属于没必要写的内容。去掉这些后再这样写,会更为确切:“清明前的二三月间,刀鱼从浅海溯江而上,到淡水河流、湖泊产卵。游到江苏地段,身体内的盐分已淡化,汲取了水中的营养,长得格外肥美。这时是吃刀鱼的黄金期,刀鱼的味道最鲜美。”既点明了吃刀鱼的最佳时间,也说清了为什么这时的刀鱼味道最佳,为下文介绍刀鱼的味美做了铺垫。
“生动”就是具体形象,活泼有趣,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怎样才能让文章“生动”呢?可选用具体形象的词。如《白鹭》中“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其实,白鹭只会用长喙啄鱼,而作者说它“站着钓鱼”,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白鹭捕鱼的优雅,表达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这篇文章中还有大量的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行文如诗如画,韵味无穷,令人沉醉。
三、写作巧用过渡
过渡如一座桥梁,衔接上下文,使段与段有机地融合,使文章浑然一体。在
一篇文章中,内容转换时需要过渡,这包括时间的转换,地点、场景的转换,事件或情节的转换,人物的转换等。此外表达方式改变时也需要过渡,如由描述转为议论、抒情或说明等。
过渡运用得好,文章会像一曲好的音乐一样给人一种清晰、流畅的感觉,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秦兵马俑》中有这样一句话:“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這是一个过渡段,它既总结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也概括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兵马俑的举世无双之处。
把文章写精彩的方法还有许多,我们要学会观察,学会思索,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越来越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