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亚琴
摘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字形词句篇、听说读写诸能力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小学生作文是练笔,是习作,它不同于写作,更不同于创作。而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决定学生走稳习作之路的关键一步。我在教学中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切实把好学生习作起步关:一是留心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二由模仿到创造,为创造性习作打基础;三是品读优秀范文,给学生以真实的启发;四教给修改方法,培养自改作文的习惯;五是重视讲评艺术,激发兴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习作三年级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决定学生走稳习作之路的关键一步。三年级学生开始学写作,学生觉得难学,教师也觉得难教,那该怎样教学生写作确实让人头疼,下面结合平常的教学谈谈起步作文培养的五点做法:
一、留心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
观察是作文获取感性认识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平时,教师可以经常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触发学生有意注意的兴趣,把听到的、看到的,感悟到的及时写下来。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方法,如有序观察法,定时、定点观察法等,让学生在多角度的观察过程中,逐步形成对周围事物保持一种敏锐的观察力。事实上,现实生活常常是在平凡中孕育着非凡,平淡中包含着新奇。一旦学生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非但不会害怕作文,而且会经常产生写作的冲动。
1、具体地指导观察方法
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知识、兴趣、爱好的限制,在观察上,常常不知从何下手,观察些什么,怎么观察,教师就要具体地指导好观察方法。首先,教师要结合看图作文和插图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在具体指导上,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比如观察植物,教师就要指出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注意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等,观察人物,就要从观察人物的身材、容貌、衣着、表情等入手。再让学生拟出观察提纲,然后根据观察提纲,逐点观察,记录。观察提纲先由教师列,慢慢地,要让学生会自己列。观察时,教师要作深入细致的指导,要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2、循序渐进
我曾让学生观察一场篮球比赛,虽然开始指出:观察时要抓住几个重要人物,几个重点镜头,要注意周围人物和运动员的动作、表情、语言等,但观察结果很不理想,我翻来覆去分析,觉得是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注意儿童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在观察能力习惯的培养上,要注意结合教材,循序渐进,教材是先安排观察植物,再是人物,然后是活动,事态变化,要求抓住特征,抓住重点,有顺序。我把这次的观察改成观察活动(踢毽子)就好得多了。
3、把观察列入作文教学的必备环节
作文教学的环节一直无定论,也用不着定论,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激发“兴趣”和“观察”应该是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正式作文前,先布置观察,做好笔记,作文时,就有了材料,自然不会出现无写的的毛病了,这样,还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开展观察活动
各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秀山丽水等都是观察对象,开展各种观察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还可以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写作材料,提高写作兴趣。
总之,只要从观察入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的作文就能避免空洞无物,千篇一律的毛病。
二、由模仿到创造,为创造性习作打基础。
作文能力发展的规律是:先积累后表达,由模仿到创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仿写,重在形成,内容可以变换。可以是仿语言、仿文体、仿片段、仿篇章,也可以是仿立意、仿章法、仿表现手法等。长期地、反复地、灵活多样地进行模仿,才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为创造性地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习作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少约束多鼓励,少限制多放手,让学生“率性而为”,树立习作的信心。
三、品读优秀范文,给学生以真实的启发。
对于来自他人的作品,教师要认真地进行筛选。只有具有典型意义和迁移价值的,才能作为学生习作的范文。在赏析时,学生可先多读几遍有关文字,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训练重点有针对性地赏析。对于“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这一写作知识,不一定要明确地提出,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品读中,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这些写作要领。
四、教给修改方法,培养自改作文的习惯。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作文教师改的现象。叶圣陶老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所以,在作文起步阶段,就必须养成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我一方面向他们介绍古人名家锤字炼句的故事,进述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道理,提高他们认真修改草稿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第一篇作文学生做好草稿后,我就选择一篇有共同毛病的习作投影在大屏幕上,指导学生逐字逐句推敲,教给学生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完后,再让学生比较修改后的作文和原始的作文,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好文章确实是改出来的。再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有了修改作文的兴趣,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自然也养成了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大有好处。
五、重视讲评艺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有了兴趣,就会乐在其中。我重视讲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每篇作文我讲评两次。学生作文草稿交上来后,我先粗略地看一遍,好、中、差各选一篇,在课堂上评改,表扬好的构思、选材、词句,指出不足之處,再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写得不好的还要重写。最后誊清上交的作文,教师再认真批改、讲评。第二次讲评,着重表扬改后有进步的同学。特别是对于写作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学习写作。这样,教师虽然辛苦,却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受到教师热情洋溢的称赞,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习作是极富个性的精神产品,其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人的生活体验、情感投入,独特构思、语言表达等因素。叶圣陶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作文要“感情真实”。因此,习作教学必须追求“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体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把握习作教学的真谛,积极引导学生写“真文”,抒“真情”,做“真人”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的每一过程,教师都要讲究教学艺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习作才能,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从而稳扎稳打地把好作文起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