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慧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工程建设的进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与此同时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也变得尤为重要,深受人们的关注。房屋渗漏是我国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房屋屋面以及外墙的渗漏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到了房屋的结构和使用年限及房屋用户的生活质量。渗水漏水情况影响到建筑的表面美感以及使用价值,做好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我们对防水防渗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主要根据建筑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方案,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来解决防水防渗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文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 前言
在施工管理中,建筑的质量安全问题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工作内容。针对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从技术层面入手,予以改进和完善。渗水、漏水的发生,对于建筑安全使用造成极大的干扰和妨碍,导致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下降,破坏建筑物外观。为了防止该问题的出现,则需要在建筑施工当中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2 建筑工程防水防渗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在日常的施工中,能否对防水防渗技术进行引入,直接和工程最终的质量挂钩。建筑工程呈现出内容多元化、程序繁琐等特征。若未引起足够的关注,便可能诱发质量隐患,出现渗漏。到最后,建筑本身的安全性及其经济性均会受到影响。结构施工,可以说是防水工程中极为核心的部分。所以,建筑施工需注重对防水进行有效地控制。防水防渗技术,同时也是施工技术中比较核心的组件。它能够避免建筑遭到严重的浸蚀,同时也能够维护结构的完整性和使用功能。建筑施工时,引入前沿的防水技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空间结构。通过对分项工程进行施工,和优质的防水材料统筹,能够减少渗漏以及浸蚀情况,延长建筑本身的使用寿命。防水防渗技术,同时还将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建设有紧密的相关。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若建筑物出现渗漏,则会对群众的生活、工作造成严重的干扰。另外,建筑物本身的寿命也将有所下降。甚至,它还将对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损伤他们的财产安全。所以,建筑施工需注重科学地引入防水防渗技术。
3 应用防水防渗技术的原因
3.1材料购置不合格
针对建筑工程,材料选购相当关键。如果进场选取的材料质量不达标,且数量比较多,则墙体极易引起渗水。区别于设计引起的渗漏,材料诱发的渗漏大多很难在施工中被找到。一般情况下,交付成功后才能被发现。利用该项技术,同样无法做出有效处理。
3.2 设计不合理
设计图纸究竟合理与否,对施工操作有很大的影响。设计阶段,若未能做到规范化,则房屋结构势必会留下各种不同的问题。即便某个方面引入了防渗操作,其余地方同样有渗水的可能。分析设计不当的形成缘由,这和设计人员未能对数据作出科学审核,未对工程区域作出现场勘测、未顾及外界条件造成的干扰,以及防渗处理不妥当等。
3.3 施工技术未合理应用
施工工艺究竟有没有科学地运用,这和建筑渗漏有直接的关联。如果施工人员未能根据施工规范来完成施工,选取的工艺达不到工程需求等,则施工质量必定会遭到干扰。此时,渗水现象将会频繁地出现。
4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4.1 建筑屋面防渗漏施工
在建筑屋面的施工阶段中,应注重对屋面相关防水材料的选择,确保屋面具备较强的防水功能,并在施工过程中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进行配合。开展施工前期先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查,清除质量不过关的材料,然后展开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对材料影响的分析,选择相对应的防渗漏施工工艺,确保在后续使用中对可能出现的渗漏问题能够实现有效的整改。具体施工过程及内容为下:针对建筑工程选取合适的高质量屋面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后,先对防水材料进行两次涂刷粘接,并将两次涂刷粘接的时间间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便涂抹的材料能够形成较好的保护膜,发挥其屋面防水功能。接下来对屋面开展闭水试验,对房屋的渗漏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摸底,通常情况下在涂抹作业结束后24h之内需要进行闭水试验,一旦发现有渗漏问题,则立即返工进行修复。
4.2 厨房、卫生间防水防渗技术
厨房、卫生间,其用水量相对较为突出,且极易引起渗漏。所以,厨卫应当引入前沿的防水技术,确保房间拥有足够的功能,保持绝对的舒适性。施工前应当对水压作出科学地调查,挑选恰当的管材,维护配件以及设备的综合质量。材料应当出具合格证,并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所有的步骤,均需做好充分地检验。所有设备均需进行检查,通过后才能进行安装。安装结束后,需对设备展开试用。厨房或是卫生间里的墙面、地面,均需做好防水处理。通常来说,建议选择聚氨酯防水材料。坡度设计,需遵循相应的规范。施工结束后,建议泼水完成试用,使其达到标准。室内出现的预留洞或是缝隙,需及时修补、并做好镶嵌。屋内排水管道或是地漏,同样需进行密封。根据行业规范,来对地漏进行安装。设计恰当的高度,使水能够顺利地流入。
4.3 外墙防水防渗应用分析
外墙防水施工需要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也就是在选择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能够降低混凝土主体出现伸缩沉降等问题,需要尽量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混凝土,并在混凝土搅拌中融入一定的外加剂,这样才能够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降低混凝土墙体出现渗漏的几率。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在墙下设置过梁或圈梁,这样能够提高建筑主体的刚度和强度,从而降低因墙体自重压力而造成的变形、开裂等问题。并且,在施工中需要尽量选择一次性成型的外围竖向结构方法,尽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此外,在建筑外墙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预留很多孔洞,要求施工人员在设置孔洞时,两个相邻孔洞高度差在10mm以上,避免在特高温、特低温的条件下施工,特别是在外强和门窗等衔接处,需要加强密封工作,这样才能够大大降低渗漏问题出现几率。
4.4 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滲施工技术要点
(1)地下室外部防水防渗施工过程中,除了要合理选用防水材料以外,还要注意防水涂料施工质量。完成防水施工以后,还要对防水层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当施工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后,才能进行对保护层的施工;(2)对地下室进行施工时,若是选择穿墙管,施工单位应将套管提前埋设好,之后浇筑混凝土。对穿墙管数量较多的情况,应采取预埋管施工方法,在完成穿墙管施工后,对穿墙盒内封口钢板进行焊接,避免发生渗漏现象。对后浇带施工而言,先对施工方案可行性进行验证,通过后根据设计图纸开展施工,注意控制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质量;(3)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应将新旧混凝土接缝部位进行处理,在湿润后进行密实,这样可以保证建筑的防水防渗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诉,建筑工程自身的质量对我们生活、工作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只有将建筑工程防水防渗工作完成,才能真正的满足人们的需要。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透施工,从而提升建筑工程中各个地方的防水防渗施工质量,使建筑工程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赟.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解析[J].四川水泥,2016.
[2] 王庭.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