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军
摘 要:当前社会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一些先进的技术被应用于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对勘察质量及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如何提高勘察工作水平的相关方法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察;现状;技术;措施
1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现状分析
水工环就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统称。水文地质的研究对象为地下水,是指自然界内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及运动现象。工程地质是对和人类活动相关或所有工程建筑相关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及处理的科学。工程地质的目的是为了勘察工程施工区域地质情况,进而综合评价该区域内的地质问题,并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分析、预测地质条件变化情况,保证选择的场地合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环境地质可理解为通过地质数据、理论,处理人类活动导致的各类问题。相比其他两种地质,环境地质在我国应用时间较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为更好地做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必须对其现状进行了解。针对当前水工环地质工作发展而言,目前其发展模式及工作体系正逐步完善。但就目前研究工作来讲,还存在研究方向不明确,缺少统筹的问题。项目建设早期,因无法充分考虑当前实际情况,导致整体统筹、规划不完善。同时因环境、经济状况变化还会对项目的进行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必须重视前期筹划工作,保证其具有可行性。因地质勘察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复杂,导致水工环地质研究工作人员紧缺,导致工作开展难度加大。目前新生代投身地质勘察工作比例较少,主要以多年从事勘察工作的人员为主,虽然此类人群具有丰富的勘测经验,但因年龄增大、体力消耗过大等问题,也会影响地质勘察工作开展的进度。为此,必须积极引进新鲜血液,高素质人才,弥补人才紧缺的缺口,同时,还要充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大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质量。
2 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及应用范围
2.1 技术应用
(1)GPS技术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就是GPS。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及用户设备部分是构成GPS系统的主要成分。该系统能够提供准确的定位、测速及高精度的时间标准。相比其他系统,GPS系统可充分利用低频讯号,即便天气不好的情况,其讯号穿透性依旧良好。同时可达到98%全球覆盖率。
(2)实时动态差分法。RTK技术也被叫做载波相位差技术,可减小卫星数据误差。传统静态、快速静态及动态测量必须进行事后计算,才能得出厘米级精度,但RTK技术即便是用于野外,也能随时获取厘米级精度,其能够随时进行观测点三维坐标的提供。相比伪距差,该技术具有相同的原理,都是利用數据链通过基准站,随时向用户站传递其载波观测量及站坐标信息。该技术可用于各类控制测量工作,且能够有效提升外业作业效率。在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地质灾害调查中RTK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因此,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能够将其检测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3)地质雷达技术。GPR技术也被叫做探底雷达技术,相比GPS技术,其工作原理基本一致,是通过电磁波进行地质信息收集。应用GPR技术,需将一个发射装置安设到地面,随后通过发射装置将电磁波信号发射到地下,并收集地下地质信息,通过专业的设备,向计算机内储存所有收集的地质信息,并将各类信息,如地质形态、厚度、岩面等提供于工作人员。同时,GPR技术能够充分体现图像的清晰度,因此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应用较多。
(4)瞬变电磁技术。早期TEM技术主要用在太空物质探测方面,随其技术更新,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阔,目前已用于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相比其他技术,TEM技术应用时间不长,但具有良好勘探效果。在水工环地质勘探中,TEM技术主要以电偶源法、垂直磁偶源法的工作原理使用,其中垂直磁偶源法应用较多,该技术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及地形适应性。
(5)遥感技术。作为上世纪60年代产生的一种探测技术,RS技术是依据电磁波原理,通过传感仪器收集、处理远距离目标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最终成像。该技术可探测、识别地面各种景物。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RS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当前在资源勘测、地质灾害调查等方面应用较多,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RS技术应用由单一波段向多元遥感发展,其图像空间及光谱分辨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2 应用范围
当前水文地质工程及环境工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保证水工环地质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通过全方位调查及协调的方式加大技术应用力度,保护环境。现阶段水工环地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主要包含土地资源规划利用、水文探查等。同时水工环地质勘探技术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与勘查地质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合理选取勘探技术,并做好有效探查待测区域各要素,如水文、地质及环境等,保证能够充分开发及利用各项资源。同时,还应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创新勘探技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资源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对环境、土地及水体而言,开发及利用资源是否合理影响较大,只有不断研发新的勘探技术,才能保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 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水平的措施
3.1 更新思想观念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经验教训总结,水工环地质工作必须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并积极吸取好的经验、建议,为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要求工作中必须具有前瞻性认识,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全面、系统地规划各项勘察工作,在思想统一的前提下,保证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进而实现勘察目标,满足勘察需求。除此之外,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应不断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2 实现技术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虽然当前勘察技术较多,但不能停滞不前,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及水平,只有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才能引进新的设备、新的技术,才能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合理配置各项信息资源,实现勘察工作信息化、科技化及现代化。
3.3 加大资源保护力度
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浪费情况愈加严重,特别是水资源,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水资源。为了我们更好的明天,为了有益于后代,我們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水工环地质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于生态保护及文明和谐生态环境建设而言,水工环各项措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合理选择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提高勘察质量水平极为关键。
参考文献:
[1] 贾丽娜,姚永亮.论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范围[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1).
[2] 郝佳伟.论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范围[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1).
[3] 刘利国,尚继龙.论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范围[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
[4] 李忠.论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范围[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
[5] 胡旭峰,王克峰.地质勘察中滑坡的防治措施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