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轨道交通为缓解公共交通压力发挥着巨大作用。受商业活动、国际交流、重要体育赛、节假日等因素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出现突发性大客流的频率越来越高,而科学合理的行车组织和调整对缓解和消除突发大客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突发大客流下的行车组织方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行车组织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大客流一般可以分受国家法定节假日、重大活动、赛事等影响的可预见性大客流和受雨雪他、大风、大雾等天气原因以及道路事故、交通拥堵、封锁等影响的不可预见性突发大客流。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情况下需要车务部门、车辆部门、通号部门、机电部门、调度指挥中心等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才能将大客流对运营的影响降到最低。本文主要研究突发性大客流下调度指挥中心行车调度行车组织方法。
一、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员行车组织调整的方法
(1)在始发站比时刻表提前或者推迟发车。主要用于调整列车发车间隔。
(2)缩短站停时间。主要是指在客流量较小的中间站通过车站站台人员配合组织站台乘客快速乘降,压缩站停时间。
(3)组织列车赶点。依据列车车辆的技术性能、司机技术能力、线路限速、信号设备能力等因素组织列车赶点,使列车按时刻表运行。
(4)变更列车运行交路。组织列车在有岔设备集中站折返。
(5)组织列车跳停。主要是指当车站发生火灾等不具备乘降条件时列车在车站不停车通过。这种情况下行车调度员应提前通知列车司机及车站以便车站客流组织避免乘客不必要的恐慌和投诉。行车调度员还应在ATS上进行相应的操作。
(6)增加站停时间和扣车。当后续列车发生故障等原因造成前行列车与后续列车间隔增大时,前车应适当增加站停,避免行车间隔增大造成乘客在车站的堆积。或者当一条线路的列车由于车辆故障和其他因素不能按图行车,造成换乘站的站台乘客堆积,行车调度员调可采取扣车方法以减小客流压力。
(7)临时加开列车。当遇大客流时可以开行临时加开列车以缓解客流压力。
(8)列车下线退出运营。当信号系统故障等需要降级运营时由于运行效率降低,需调整行车间隔,人为调整列车下线。
二、突发大客流下的职责分工
(一)值班主任
(1)把握全局,统筹协调全路网的行车组织工作
(2)接报行车调度员关于线路大客流的信息并负责将信息向部门和公司领导报告
(3)协助行车调度员判断大客流影响情况以及发展状态,审核行调草拟的行车方案和调度命令
(4)指挥协助行车调度员恢复列车正常运营秩序
(二)行车调度员
根据地铁线路长度、线路车站数量、列车行车间隔、管辖列车数量、线路客流量、行车设备特点等多种因素,每条线路行车调度员人数不同。本文以一条线路三名行车调度员为例,各个行车调度员分工如下:
(1)行调1:负责接报车站突发大客流信息并记录掌握突发大客流发生的时间、地点、是否需要临时加开列车、有无造成乘客人员伤亡和是否有设备损坏等信息并向值班主任报告。判断突发大客流事件的级别。协调车站、司機以及各专业进行应急响应。
(2)行调2:组织未受突发大客流影响的其他区域内列车的运行
(3)行调3:组织协调检修调度、车辆段、和信号楼值班员、运转值班员整备备用车上线准备加开临时客运列车以及辅助其他两位行车调度工作。
(4)其他线路行车调度:根据大客流影响情况向本线通报突发大客流情况,要求车站做好客流组织工作并做好本线路的行车调整和组织工作。
三、突发性大客流下的行车组织调整方法
(1)临时加开列车。当车站遇突发大客流时可以加开临时列车以缩短行车间隔,增加运能。具体分为:在始发站始发临时载客列车,按图定计划列车站停时间在车站乘降载客;在始发站发排空列车,运行至发生突发大客流车站后载客发临时载客列车,这种方法由于排空列车在某些车站不进行乘降作业能够快速到达突发大客流车站且能够最大限度缓解大客流车站客流压力。
(2)改变列车运行交路。当某一方向行车间隔较小,列车密度大,另一方向行车价格较大或者某一方向乘客数量较大可以使列车在有岔设备集中站清客后经渡线折返至突发大流站进行载客,以尽快缓解客流压力。
(3)增加列车站停时间。适当增加已经过突发大客流车站的列车的站停时间,充分利用列车的载客能力,缓解后续进过突发大客流车站列车的客流压力。
(4)跳停。列车跳停使列车在客流较小的车站不停车通过以尽快到达突发大客流车站,减小突发大客流车站的客流压力。当轨道交通线路呈网络化运营时可以将列车扣在突发大客流车站附近的车站以及较近的换乘站,缓解突发大客流车站的客流压力。
(5)公交接驳。经过行车调整后仍不能满足乘客乘降,可以启动公交接驳,配合行车调整以缓解客流压力。
四、结语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行车组织调整方法才能高效缓解突发大客流对轨道交通线路的影响,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较少乘客出行时间,降低突发大客流下的各种安全隐患。此外,行车组织调整应与客运组织调整相结合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突发性大客流对轨道交通线路的影响 。
参考文献:
[1]周艳芳,周磊山,乐逸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高峰传播影响研究[J].综合运输,2010(6):6770.
[2]周艳芳,周磊山,乐逸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高峰传播影响研究[J].综合运输,2010(6):6770.
[2]曹志超.网络条件下地铁突发大客流演化机理和应急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3]田福生.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相关问题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作者简介:袁永亮(1988),男,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工作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