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摘 要: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固定性,因而在环境变化中,会产生许多的威胁,丧失许多的机会。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控方式为核心,从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现有缺陷入手,探究动态管控应用的有效性,从而从中总结出具体的管控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动态管控
1 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
1.1 复杂性
建筑工程在从施工准备到施工环节再到施工后期的一整个流程中,涉及到若干细分的环节。这些环节的多样性使得整个建筑工程造价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首先体现在建筑工程造价的核算对象上。在整个建筑流程中,需要对设计费用、材料费用、固定资产成本、人工成本、管理费用等进行成本或者费用的估算和核查。在建筑工程中,只要涉及到人力、财物的支出项,都需要进行造价估算,因此整个过程具有复杂性。
1.2 差异性
在建筑领域,不同的建筑具有在估算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民用建筑、商用建筑以及工业建筑中,其建筑工程的要求和使用需求都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中的造价估算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同一种建筑大类中,不同的建筑主体由于在使用需求、资金供给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其工程造价也会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不同特点。
1.3 动态性
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需要不断的调整以及修正,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价格的变动。在大环境的变动中,施工用料的市场价格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以及不可控性,因此在工程造价中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并且建筑工程的造价是一种事前规划行为,没有办法完全预测具体实施中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会出现工程造价的不断修订。
2 现有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的缺陷
2.1 专业性不强
建筑工程造价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和控制。在这一行业中对于人才的要求是综合性的,既要具有一定的财务知识、管理知识,又要对建筑行业十分熟悉。在目前的人才环境中,这种综合性的人才较为稀缺,因此建筑行业整体的造价管控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能力不强,没办法进行独立有效的造价管控。
2.2 不具有灵活性
在上文的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中提到,建筑工程造价由于材料价格变化以及施工过程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在后期不断调整工程造价,才能保证在综合成本最小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收益。这就需要工程造价具有灵活性和动态性,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及时、准确、有效的调整。这一能力是现有的建筑工程造价中所欠缺的。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造价的管控具有固定的形式,不具有柔性。这种固定性虽然能够降低调整成本,但是这种僵化管理会造成更大的机会成本。
3 动态管控的内涵和特征
综上所述,目前在建筑工程造价管控中亟需一种动态管控的思维以及行动。为此,我们应该对动态管控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3.1 动态管控的内涵
管理工作在计划职能、组织职能以及控制职能中,都要保持一定的柔性,以便根据组织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以及跟进。这种灵敏的反映以及调整就是管理的动态性的主要表现。在我国现有的整体环境中,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以及变化性,所以就需要各行各业在經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柔性,以便于能够保持动态的管理,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状态。
3.2 动态管控的特点
3.2.1 组织架构的灵活
要想让组织能够在具体工作中具有动态性,就要保证组织结构的灵活性。传统的科层式组织结构不仅不利于信息的沟通,还容易引起信息传递过程中失真问题。为了迎合动态性的变化要求,组织的架构一定是扁平化的,网络化的。这样的组织结构能够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以及沟通,有利于快速的低成本的调整自身状态,并且在这样的组织中具有明确的权力与责任要求,能够增加工作的有效性。
3.2.2 科技化的管理手段
能够使组织具有动态的主要构件之一就是科学与技术。要想要快速的进行调整,首先就要能够及时识别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然后才能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身的状态。信息的获取如果单纯依靠人工,不仅速度缓慢,在数量以及质量上都会存在劣势。所以需要使用各种信息集成系统进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并且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使用科学技术手段,能够减少调整带来的时间成本和其他成本,使最终的效果能够达到预期。
4 在建筑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控具体措施
4.1 造价管控的组织结构的变革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的组织中,依据企业自身规模以及建筑业务规模,有专门的造价部门或者造价管理小组。这些造价管理组织具有传统的科层式结构和管理思想。首先,造价管理组织任务的下达、工作的传递,都是由上层机构和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控制,具体负责造价的人员缺乏决策权。并且,造价管理组织没有办法在情况变化的第一时间进行行动的调整,而是需要层层上报,获得批准之后在进行行动。这种组织结构影响了造价过程中的灵活性。
因此在变革过程中,首先就要将这种垂直式的组织结构打破,设立一个拥有自由权利以及相应责任的造价小组,使其对整个造价流程的全权负责。这样的一个造价管理团队不受任何垂直方向的权利的控制,还具有较高的自主权利,能够根据施工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造价的调整。
4.2 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
组织结构的动态性是基础,而科学技术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首先,各种信息集成系统能够帮助管理团队实时检测各种材料市场、宏观环境的价格变化以及其他变化,并能够从中获取调整造价的信号,从而在事前以及事中就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减少了后续调整的成本。其次,使用数据化的造价管控方式,能够帮助管理团队减少人工操作的成本以及失误,还能够提高数据录入、整合和修改的效果和成果,从而能够减少成本,增加预期的收益。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够使用各种软件系统对当前的环境进行监控,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机会和威胁。这种实时的监控能够打破信息流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给工程造价带来的不利影响。
4.3 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由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复杂性、动态性,因此对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造价过程中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管理技能,更要有丰富的财务知识储备、建筑工程知识储备。在目前的行业人才的供需中,这种人才是极其匮乏的。因此,为了长远的考虑,应该不断加强对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培养其动态管理的思维以及方式方法。只有这些造价管理人员具有动态看问题的观念,才能进行动态的领导。只有他们具体学习了动态管理的理论知识,才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不仅造价管控中的管理人员需要培养,其他的造价工作人员也需要进行长期的培训。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职业素养的教育中树立一种动态变革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5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行业之中,不管是外部的宏观环境,还是企业内部的各种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这种变化是细微的,敏锐的,只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被显而易见的发掘出来。而优秀的造价动态管控就是能够在微妙的变化之中,提前找到威胁,以便及时应对,或者是提前发现机遇,以便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动态管控在当今的企业经营环境中应该被不断重视,甚至是上升到战略层面。在建筑工程领域,不仅仅是造价环节,整个流程都需要有一种动态管控的思维。
参考文献:
[1] 季华丽,曹方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7).
[2] 缪丽琴.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江西建材,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