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福东
摘 要:通过介绍河流和城市的关系、城市河流现状表明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本文对城市河流生态景观廊道简单介绍和对城市生态景观效果的分析,来说明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对生态型城市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河流;生态发展;景观设计
1 前言
在城市和人类发展过程中,城市河道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载体,防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养殖等是城市河道传统和现代非常重要的经济功能,提供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塑造景观、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是城市河道为城市发展提供的重要生态功能,这些功能对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在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2 河流与城市的关系
2.1 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城市的分布,一般是沿河分布.河流一方面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水源,另一方面是水上运输的航线,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我国,许多城市都依河而建,尤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最为突出,这里是我国河网密度最大的区域,也是我国城市密度最大的地区;而在水系不发育的西北内流河流域,城市分布却很稀少。
2.2 城市发展对河流的影响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加快,许多城市建起工业区,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抛至河道中,造成河道损坏严重,坍塌现象频发。由于城市扩张,许多地方的城市河流的旱河、河滩被占用,用作养殖、旅游开发、建屋、盖厂等。当洪水袭来时,城市丧失了这道天然屏障,被淹的几率大为提高。
3 城市河流现状和发展
3.1 城市河流治理误区
一是按人的主观意识改变河流的走向、切断河流时间的联系,致使许多优美的明河变成了暗渠.河流景观园林化也按照人类的主观审美标准去塑造城市河流,河流失去了天性、失去了自然美,原有河道的自然生态群落遭到毁灭.二是防洪功能的一刀切,形成城市内部高大的防洪堤,严重的影响了原有的城市排水系统、道路交通和生态系统。这种单一的水系治理思路,使得河道成了单纯的防洪工程。再有护岸的硬质化,使得原有的自然河堤变成了钢筋混凝土,水生态和历史文化景观的严重破坏,还会因难以清除淤积造成引洪不畅,到处积水的弊端。城市水系失去了自我净化的能力,这是典型的与河流争空间。
3.2 城市河道空间特征
(1)公共物品属性。城市水体是一种纯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因此滨水空间也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
(2)可观赏性。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很多城市开展了水体整治工作,使得城市滨水空间普遍具有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特点。
(3)资源稀缺性。水体资源往往是一个城市空间形象地标的一部分,人类活动的大量聚集增加了滨水空间的开发价值,而且随着城市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社会转变,滨水空间也属于“限量版”的优质商品。
(4)历史文化性。城市往往依水而建,历史悠久的城市河道有可能成为城市文脉延存的重要载体。
4 城市河流生态景观发展
城市河流的景观设计不能像以前一样盲目的改造成城市化,污染-治理-污染的恶性循环,不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的硬铺装、毁河造景,违背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应该在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组织功能的基础上,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促使河流生态系统恢复到自然的状态,改善其生态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对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4.1 城市河流景观的完整性
城市的发展中对于城市河流的景观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人民回归自然的需求,因此在河流生态景观的设计上不能仅着眼于表面的构成景物,必须研究河流和地区的关系,应该表现出其开放性、美观性以及舒適性的原则,结合河流固有的生态自然系统、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特性,在保障河流完整为主的前提下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实现河流景观与生态同步的设计原则,发挥城市河流的复合功能在城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2 城市河流景观的可持续性
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中,在尊重河流自然规律的同时,还要充分拓展城市景观的各种生态功能,保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随着河流生态学、景观生态理论的发展,城市河流景观开始面向生态过程的廊道格局。城市河流景观格局是以廊道为轴线的线状景观格局,结合城市发展,以河道流域整治综合工程为基础,以河流沿岸生态景观区打造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观河道.实现城市发现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相互关系,建立不同机能使用和多元生活方式的共融平台。
5 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
5.1 河流生态廊道的作用
河流生态廊道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生态系统.它控制着河水以及从周围陆地进入河流的物质运动,也影响着河流自身的运输。通过建立河流生态廊道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河流污染控制等多种生态功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要,已成为现代景观及城市规划领域的共识。
5.2 河流生态景观效果分析
现代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将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作为规划设计三元素,对于人们环境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基于上述景观的三个方面,同时考虑河流的多种功能,对城市河流景观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安全性。河流景观设计的任务应满足城市河流防洪要求的基础上,再考虑生态、美学等方面的设计。河流景观设计应符合防洪工程等要求,能使设施及环境构成一个良好的风景区
(2)自然性。河流景观要体现河流的自然形态,保护河流的自然要素。河流景观设计可运用曲流、浅滩、深潭、河漫滩等手段,使城市河流重归“近自然”状态。
(3)生态性。河流景观应满足生物等生存需要,适宜生物生息繁衍。城市河流景观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态基础之上。在天然环境中,靠河流维持生命的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都是非常惊人的。
(4)观赏性。河流具有较好的景观,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从而具备可供观赏的性能。对于城市河流美学考虑尤其重要。在河流空间中形成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景观物。同时整个河流景观空间的构成也要满足人的整体视觉观赏需要,从而形成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
(5)亲水性。受现代人文主义的影响,现代滨水景观设计更多地考虑了“人与生俱来的亲手性”。水的魅力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而为人所感受,因此,应提供更多位置能直接欣赏水景、接近水面,满足人们对水边散步、游戏等要求
(6)文化性。城市河流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自然要素也是一种文化遗产。城市河流景观建设应在于提升城市河流的文化价值,促进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城市河流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蕴藏着城市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也是现代城市体现其独特风貌和优美景观的重要载体。城市河流景观设计是一个涉及水力学、水生态学、景观设计、美学、环境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我们应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加以研究,而不应停留在传统的仅仅追求景观空间视觉效果和对景观一般美学意义上的理解。应以自然和生态原则为基本依据,通过精心规划设计,实现城市河流景观不仅在视觉上令人愉悦,而且在生态上是可持续的。
参考文献:
[1] 吴殿廷.城市河道游游憩空间建设——理论·方法·案例[J].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7).
[2] 周武忠.现代景观创意[J].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9).
[3] 和谐中华知识文库.生活与生态[N].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
[4] 李岚.人文生态视野下的城市景观形态研究[J].东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