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感、通情、同理

2018-10-21 14:53韩义夏建镐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纹身共情交流

韩义 夏建镐

摘  要:本文阐述了“共情”技术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应用实践,涵盖管理模式、实践策略,运用原则等内容,结合一些真实案例,论述了与职校学生交流过程中班主任如何利用这项心理咨询技术来教育学生、管理班级,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关键词:共情  中职学生师生关系班级管理

一、问题提出

由于社会影响和家庭因素,近些年来,职校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个性发展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不

太健康状态。下表反映了某校五年来新生的MHT测试数据分析,在八项心理状态检测数据中,最高发生比率达到20%以上,最低也有2%。

这些心理问题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和困扰,与人交流中发生语言冲突、肢体冲突,破坏班级和学校纪律,各种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层出不穷,因屡次违纪,个别学生背上了学校处分,严重者被迫劝其退学。

面对这些学生,很多中职班主任由于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不当、教育形式僵硬,师生交流中,过度以自我为中心,以刚性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忽视学生个性需求,导致师生对立、对抗,师生关系紧张,管理难度增大,迫切需要一种方式,来改善师生交流,为有效管理提供援助。

如果能利用“共情”技术,认真倾听这些学生倾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试图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拉近心理距离,创设一定情境,把想法和意图潜移默化传递给对方,进而指导和干涉学生决定,这样做的话,不失为一种好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

二、“共情”概念及相关理论

共情(EMPATHY),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概念,他的解释是“咨询员能够正确地了解当事人内在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将有意义的讯息传达给当事人。明了或察觉到当事人蕴涵着的个人意义的世界,就好像是你自己的世界,但是没有丧失这“像”的特质。”

按照所表达的准确和专业程度,“共情”技术可以分为“初级共情”和“高级共情”。卡可夫(R·Carkhuff)和皮尔斯(Pierce)建构了共情反应的五个等级,具体如下:水平1——没有理解,没有指导。咨询者反应仅是一个问题或否认、安慰及建议。水平2——没有理解,有些指导。咨询者的反应是只注重信息内容,而忽略了情感。水平3——理解存在,没有指导。咨询者对内容,也对意义或情感都做出了反应。水平4——既有理解,又有指导。咨询者对求助者做出了情感反应,并指出对方的不足。水平5——理解、指导和行动都有。

作为一种心理咨询技术,“共情”是指在咨询过程中的同感、通情、同理心。用在班级管理中,要求班主任设身处地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敏锐、准确地领会和理解学生所表达的意思和内含的情感,再将这种领会和理解准确地向对方传递。初级共情可以使班主任和学生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基础和人际关系,班主任在传达自己对学生的理解和关注后,得到学生的尊重,而高级共情则在影响和教育学生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三、共情在中职班级管理中运用实践

(1) 模式设计

根据“共情”区分的五个等级,如果把班主任当作一个咨询者,而学生是求助者的话,班主任的角色理应成为一个“高级共情技术”运用的非常熟练的咨询者,因为班主任首先是个教育者,与学生的交流是一个教育过程,而教育要求班主任能充分影响和指导学生的行为,正基于此考虑,在实际运用中,共情技术的班级管理模式,可构建为以下几个步骤:

教育学生的过程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教训过程。对存在性格缺陷的学生,更不能粗暴地处分,或者痛骂一顿了事。第一步的倾听是指师生沟通时,教师应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达成同感,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这是做好下一步交流的基础。

第二步,如果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能以真诚的态度

回应学生的倾诉,甚至能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同情时,则更能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为后面的教育效果提供保障。

第三步,教师在倾听和同理了学生的心理后,在交流中應在合适的时机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为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提供有利的环境。

第四步,要求教师摆脱与学生同理心之后,不但要有力保护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更要利用这些价值观有效地影响学生,以达到教育目的。

(2)实践操作

1.学会倾听,俘获暴躁学生“芳心”

倾听是三个历程中第一步。倾听与核对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人际交往技术中最初也是非常有效的技巧,班主任只有很好地倾听学生,才能够得到学生必要的尊重,从而架起师生间沟通的桥梁。

案例一

一次,一位个性比较暴躁的学生和任科老师扛起来了,起因是学生玩手机,老师收缴时他不肯交,和老师争吵起来,带到我办公室后,他情绪波动非常大,喉咙很响,说没有手机就不读书了。

我静静地听他一边说一边哭,大概五分钟,他不缴手机的理由听明白了,因为他父母长年在外做生意,手机是他们关系的工具,这次上课也是因为收到父母的短信才拿出来的。(耐心倾听,不打扰他的倾诉)

我:嗯,你这样说起来,手机确实需要的,你经常和父母打电话发短信吗?(真诚回应)。

生:是的,这个老师弄不灵清(还是带着情绪)。

我:哦,看来你和父母关系蛮不错的(试着转移学生注意力)。

生;……嗯,我爸妈很辛苦(他先是愣了一下)。

我:那手机事情先放下,你说说你父母的生意看。

生:…………(等了半天后才开始说)。

我:你对父母的事情这么了解,说明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我要向你学习。手机确实需要,但你能不能保证上课的时候一定不拿出来?(创设情境,表明态度)。

生:我也是父母发信息才拿出来看的(还在辩解,但口气已经不再这么强硬了)。

我:对,我知道,父母的信息肯定要看的,不过等下课后,迟点看也可以,对不对?(保护自我价值)。

生:哦(话说完了,情绪逐渐平静下来,开始理智了)。

我:我很欣赏你和父母的关系,手机我暂时不缴你了,但你要保证上课不再拿出来,好不好?

生:好。

这个案例中,学生当时是带着非常情绪化的态度来的,他平时经常和其它同学吵架,甚至打架,是个有名的刺儿头。学校是严管手机的,一经发现就会收缴,甚至要给予处分。他是知道这个规定的,当时我没有强制他交出手机,而是耐心倾听他说话,情绪稳定后,手机也没有收缴,这样做,很明显能“收买“他的人心。

2.理解尊重,赢取内向学生的“民心”

尊重是共情技术的重要原则,尊重要求班主任真正理解学生的所作所为,无论这种作为何其不可理喻,甚至荒唐。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决定,要求老师不能从大众的角度,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学生,而是把自己变成学生,以学生的眼睛、头脑去知觉、体验和思维学生所处的世界。

案例二

吕某,女,幼师班学生,成绩优秀,父退伍残疾军人,家庭条件不好,性格极为内向。

生:“老师,我想退学”(极其突兀的决定)。

师:“遇到困难了?”(内心是震惊的,但并未立即阻止)。

生:“家里经济实在不行,父母一个月加起来才1000多元钱,还要给年迈的祖父母看病,我这个专业前景也不太好,即使考上了大学,工作也找不到。现在有个亲戚帮忙给我介绍找了个工作,是个事业单位,这次可以去,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就再也没有了。”(犹豫再三后,她一口气说出这一堆话)。

师:“哦?!感觉机不可失,是吧?”(真诚回应学生的决定)

…………

后来,该生退学了。

此案例中,教师对该学生的反应不是简单地以“读书改变命运”来进行说服教育,而是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处境出发,加以共情,以该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事件发生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没有阻止该生退学,而是理智地帮助学生进行判断,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思维去进行选择,这是尊重的具体表现。教师在共情时并没有试图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来影响和指导学生,而是充分地同感、通情、同理,尊重学生的选择。

3.“望闻问切”,获取学生的“诚心”

“望闻问切”,是医生在治疗中通过各种手段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的一种方法,在共情时,碰到一些非常特殊的学生,比如生性敏感,不愿意和人交流的学生,班主任要调动眼耳口等器官,通过观察、试探等手段,找到敏感学生的切入口,突破其心理防线,为后一步的心理干预打好基础。

案例三

李某,女,财会班学生,成绩优秀,心思细腻,由于脸上有很多痘痘,一直非常敏感,不愿意听到别人对相貌的讨论,高二下学期,突然向老师提出退学。

班主任老师和他交谈了好长时间,但是没有办法探究出其退学的真正主因。交谈过程中,班主任发现其胸卡上应该张贴自己照片地方,似乎粘贴了一张男生的照片,她的右手老是有意识地把左手中指掩盖起来,经观察,她的中指上戴了一枚戒指。

师:“咦,你手上戒指蛮漂亮的嘛!”(找话题,为咨询

寻找突破口)。

生:……(无语,缩手)。

师:“男朋友送的?”

生:……(点头)。

师:“很有眼光的嘛,很配你的”(真诚回应,主动同理)。

…………

师:“现在关系怎么样?”

生:……(沉默,流泪)。

师:“能不能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我和他分手了”,(大哭)。

师:…………(耐心倾听她的哭泣)

此案例中,学生想退学的根本原因是“失恋”,但是由于很多想法,不肯主动地告诉老师,正是班主任老师在和她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沟通,才使事情原因得到澄清,为下一步采取正确方法而打下基礎。

4.积极疏导,固化学生的“决心”

很多学生的问题积重难返,不是三言两语交流几次就能解决的,这个时候要有耐心,不断地固化对学生的影响,把问题最终解决掉。

案例四

案例三里因为失恋而要退学的女生李某,班主任老师当然不希望她因为失恋而退学。

在她敞开心扉讲出了原因后……

师:你觉得退学是最好的选择吗?(准备引导)。

生:不知道

师:退学后,能不能解决失恋这个问题呢?(创设情境,试图指导)。

生:……应该不能。

师:既然退学还是失恋,那和继续读书还是失恋,不是一样的状态吗?(分析状况,影响学生)。

生:可我怕同学笑话我。

师:笑话你,你还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对吗?而且如果同学会笑话你失恋,他们难道不会笑话你退学的决定吗?

生:……(心理起矛盾)

师:如果你选择继续读书,你可能只损失了失恋,而如果你退学,则损失了失恋还有学业(分析利害关系,进一步指导她的决定)。

生:嗯。

后来,该女生决定不退学,继续读书,班主任能真诚地分析她面临的选择难题,把情境控制一直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有利于她自己的决定。显然能更好地解决学生面临的种种问题。

案例五

蒋姓男生,机电专业学生,个性很强,高二第二学期,开学时,学生处发现他右手臂上有纹身(一条小蛇),带到班主任处,要求其去掉。

师:嗯,这个纹身还蛮漂亮,现在是不是很流行纹身?(先试图拉近距离,理解对方)。

生:……

师:纹身,我看很多明星都有,其实也不是什么很严重的问题。

生:我觉得可以纹的,学校为什么不让?(对抗情绪还在)。

师:嗯,电视上有很多这样的人,象美国NBA球员好多都有(该生喜欢篮球)。

生:老师你同意我这纹身了?(还在心理上对抗)。

师:不,老师不是同意,只是觉得你这样做是正常现象(明确表态,保护自己的价值观)。纹身其实和女生的化妆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对身体的一个美化(通过打比方,让他明白老师能理解他的行为,这是初级共情)。

生:那你不要让我洗掉吗?(还在负隅顽抗)。

师:如果你是成年人,你要对你的身体做美化,我是不好说什么的,就好比社会上的人抽烟,我说不定还要递一根给他,但是未成年人是不适合纹身的,等你成年了再纹也不迟,你觉得有道理吗?(在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后,用真诚的态度解释这样做不合适)。

生:……

师:你今年17岁了吧?身体这么瘦小,整体效果还不够理想,如果你等毕业后,身体长结实健壮了,再去纹一个,应该很酷(创设情境,让他觉得以后还有机会纹身)。

生:嗯,我考虑一下。

经过这次交流,在与其父母做好后继工作后,该生愉快地把纹身洗掉,这次谈话,老师充分理解,真诚的态度交互共情,引导学生做出正确决定,积极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做决定的情境,同时也保护了班主任的自我价值。

(3)运用原则

使用共情心理技术时,需要注意并把握以下原则:

1.共情不等于同情

同情心是给予对方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抚慰,它带有一定的怜悯成分。所表达的不是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而共情不等于完全认同或同意对方的行为和看法,只是进入了对方的内心世界,进而表示理解到对方的主观感受和看法。

2.共情不等于理解

“我理解你现在的想法,要是我也会那样想”,这样的话并不能够带来和学生思想上的共鸣,相反,有的时候反而会被学生理解成“老师也同意我的观点”“我的想法或做法老师也是同意的”,从而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行为基础。

3.避免假装共情

有的时候,班主任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或沟通时,虽然尽量使自己专注地倾听,但是由于学生的叙述和表达能力有所差异。因为班主任自己的分心或者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每个学生的表达都会非常的清楚或准确,这样,学生的一些想法和表达就往往会使班主任感到困惑,与学生表达的自相矛盾。这时,老师就不应该虚伪地表示应和,而应该真诚地表示:“对不起,我没有听清楚,请你再重复一遍,好吗?”或者用试探性的口气回应:“你的意思,是不是…………呢?”

4.避免空洞的说教和虚伪的保证。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说教,时代在进步,中职学生的自主性变得越来越强,有的学生从初中甚至小学就接触到教师的这一套说教理论,他们因此越来越不吃这一套了,所以这时需要的是老师实实在在的和学生的共情。

四、实践效果与反思

(1)共情技术的运用效果

1.明显改善了师生关系

“共情”技术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大大改善了师生关系,学生和班主任的关系不再是敌我,而是师生加挚友,这就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好管的學生减少了,学生更加听话,更能理解教师和遵守校纪校规了,如前面纹身的学生高一期间一直对班主任有抵触情绪,自纹身事件后明显和老师的关系改善了许多,对班主任的教育工作特别支持,违纪现象几乎杜绝了,高二第一学期还评上了守纪积极分子。而手机不肯上缴的那位学生也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在高二分班时还考上了高三复习班,家长也多次反映他在家里懂事了,和父母争吵的次数也越来少。

2.违纪率明显下降

我所任教的班级呈现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违纪人数在年级中排名较后,重大违纪基本杜绝,恶性违纪更是没有。

3.班主任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

在利用“共情”技术管理班级时,班主任自己也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进而得到提高,教育学生理论水平得到了提升。在学校的班主任心理技术咨询比赛中我也最终取得不错的奖项,拿到过一次一等奖,两次三等奖,还在班主任总结大会中交流过经验。

(2)反思和提高

经过实践和探索,我对于共情技术的运用有以下的思考和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1.要全方位和学生“共情”

作为中职班主任,应该都能主动适应学生的内心世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把“共情”技术应用到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个性发展、亲子关系、人际交往、职业选择等方面进行正确的“共情”,从而使自己能够真正地融入学生内心世界,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班主任工作全面而有效。

2.班主任需要培养和提高“共情”

中职班主任需要面对学生大量的学业、道德、心理、行为

习惯等问题,工作纷繁而复杂,所以很多班主任只顾用自己的

说教去教育学生;而有的班主任虽然试图用“共情”技术去和学生沟通与交流,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学习和培训,因此“共情”技术水平不高,所以给中职班主任甚至所有教师进行专业的“共情”等心理辅导技术技巧的培训,就显得非常迫切。

总之,班级管理——尤其是中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应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更不是班级管理的统治者和独裁者。而应该是学生的“父母”;是学生的“保姆”;是学生的“心理辅导员”;更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其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新时期的中职责班主任,应不断的改变和更新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变化”中的学生,用“共情”技术走入学生的内心,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我,不断地完善自己。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很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钟志农著.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出版社,2007.

[2]刘宣文主编.心理咨询技术与应用[M]宁波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纹身共情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少女花300元纹身,花3万元洗掉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纹身在现代如何变成“狠人”标志的?
交流平台
纹身刻在肌肤上的信仰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