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与设计方法

2018-10-21 03:37盛佩佩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4期
关键词:构思住宅小区

盛佩佩

摘 要:最近几年,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我国的各个领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尤其是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的进展,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事实上,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的进步代表着国家的发展。由于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等导致设计方案在构思方面出现部分瑕疵,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令人堪忧。因此,如何更有效的运用一些方法来加强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工作成为了当务之急,只有更好的思考其构思与设计方法,才能使住宅小区未来的发展工作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构思

1 引言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要求也在不断升高,为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带来了更大挑战,需要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满足居民舒适度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与此同时,还应符合现代化环保节能理念,从而实现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水平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有必要对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与方法加以研究分析,有效推动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发展。

2 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

2.1 实现住宅环境资源均享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一个必要的设计环节就是实现住宅环境资源均享,即在设计规过程中保证住宅小区环境的均好性。①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每栋住宅建筑所处位置都能够一样好,同时有着各自的优势,从而让客户在进行住宅选购时都能够选择符合自己喜好的住宅。例如位于前排的房子可以望江。位于侧面的房子正对园景、位于后排的房子可以望山等。②对于同一楼层来说,都能够保证足够的通风、采光,并且对外景观及时不能保证相同,也要各具特色,整体上都能够保证一样好。③对于同一套房子来说,每一个空间的景致均要相若,严禁出现诸如黑厕等问题。

2.2 重视交通道路的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在中国发展中,历史已经证明了这句话的精髓所在。如今的社会,出门便是条条宽阔的马路,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正是这些道路,才使得天南海北的人能够聚在一起进行文化以及知识等的交流,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需要平整的道路。因此,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交通道路占有重要的地位,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它不仅是方便小区内人们交通往来的重要通道,更体现设计者对小区整体交通系统的把握。

3 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的设计方法

3.1 合理进行选址规划

对于小区的选址规划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一小区人文特色与自然环境,因此做好小区地址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一项成功的住宅小区设计规划的前提条件。具体来说,选择小区地址应确定小区地质条件是否优良,同时结合小区周边交通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进行合理的选择,尽量保证上述因素都能够满足且达到居住标准,避免选择风口位置及光照不充足的位置,结合分析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加以合理分析,将建筑朝向设计为逆风朝向,能够保证小区自然风充足,并结合实际太阳角度及方位角变化,确保整个小区建筑良好的通风及光照充足。与此同时,还要对小区住宅朝向、彼此之间间距进行合理地规划设计,确保与周边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相协调。

3.2 重视住宅小区内部生态环境建设

在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和设计中,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人们对小区的选择,环境质量的好坏也对生活品质有一定的影响。生活质量逐渐提升后,住宅小区的生态质量也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和改善。此外在住宅小区后续设计中,要提前进行规划和预设,如何保持原有的特色,进行基础建设和管理成为重点和关键。在保证住宅小区原有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要做好区域文化底蕴分析工作,科学合理的提升住宅小区环境质量。场地规划和设计也是重点,每一个项目场地设计阶段,要了解平面形式和竖向标准高度等,场地研究的重要性对规划设计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在平面形式处理阶段,要充分挖掘区域潜力和价值,为了解决城市周边道路以及建筑空间的关系,在整个布局过程中需要做好空间预设工作,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场地竖向条件对区域土方工作、排水以及排污工程等有一定的影响,在区域设计过程中要了解差异,做好基础费用调整工作,实现小区有序设计。

3.3 道路交通与竖向设计

小区内部和周围交通的设置上充分从人文角度考虑,分别设置了车道和人行道,做到了人车分流管制系统。车行路主要采取的是S型包围式道路,根据住宅建筑的走向,延伸到每个独栋的门口或者地下车库的入口,最大限度地节省了行車距离,也不会和人行道路产生重叠,导致双方通行受阻;步行道路从小区正门口延伸到每一个板块内部,主要涵盖住宅区、公共服务区、景观区、物业区等等,使各个组块之间有效地连接在一起,提高整体的统一性,各个板块之间人行通道互联互通,步行距离控制在最短的范围内,实现真正的人车分流。另外在交通系统的建立上,合理安排了地上的行车路线、步行路线和地下车库之间的通行路线,设置的半地下停车场能够有效协调住户和停车位占有比例,并且会减少地下车辆对地上行人活动的影响,提高地上行人的安全保障,使得停车活动也更为高效。半地下停车场促进了地上人行道路更加简洁通畅,充分考虑到了上下班拥堵现象,人车之间的界限十分明了。另外,半地下的设计还可以改善地下环境的压抑性和封闭性,采光和空气的流通会得到改善,照明设施成本还会有效地降低,还可以减少车库人员巡逻的精力,减少业主公摊的地下室照明通风费,提高业主的居住满意度。

3.4 充分发挥住宅小区的功能

住宅小区的空间可以分为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还设计了半私人空间和半公共空间。私人空间主要包括建筑底部的院子,以及位于不同楼层的阳台和壁架。人们可以使用阳台休息,环顾四周,种植鲜花。在应用建筑的底层,可以种植一些蔬菜和花卉。半私人空间包括建筑物和建筑物之间的开放空间。居民可以锻炼和参与各种活动。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设施多样化。居民可以在这里完成各种活动。吸引居民的目的。公共空间旨在实现共同的和有益的环境。它必须结合周围的文化环境,住宅景观和公园建设进行规划。半公共空间的功能是为居民提供一个有效的交流和娱乐场所。所有居民都可以使用它。规划时要考虑到所有居民的需求,建立最完善的设备和交通环境。

3.5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对于现代化城市住宅小区而言,公共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小区整体质量,在生活质量以及住宅规划和设计中,要了解基础设施的类型和计划。在评价阶段,如何做好预期评估是重点,在实际管理阶段,通过预期评估后,满足当前城市居民的基本要求。考虑到日常生活以及文化需求等内容,提升整体文化素养是关键,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住宅小区公共基础设施建成后,如何弥补城市功能的不足是关键,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在整体收益评估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规划准则进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关乎到居民切身利益與实际生活体验,因此需要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紧紧围绕提升居民居住舒适度这一关键点,通过融入生态化理念、实现住宅环境资源均享、融入社区理念,提高居住者归属感,分析小区规划设计要素,合理进行选址规划,为居民营造一份愉悦舒适的生活氛围。

参考文献:

[1] 刘博,袁野.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J].工程技术研究,2016(8):211+217.

[2] 李思竹,梁静.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08(2):59~60.

[3] 王佳,徐州.现代居民住宅建筑设计的原则与可持续发展[J].建筑知识,2015(12):18.

猜你喜欢
构思住宅小区
住宅小区10kV供配电设计
拜访朋友
浅谈“摘抄”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论艺术与摄影的联系
封闭住宅小区将逐步开放
浅谈酒店室内植物景观营造构思原则
与狗为邻
射频感应电子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