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

2018-10-21 03:37左亮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4期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混凝土施工

左亮

摘 要:现代城市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市政道路的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期望。市政道路网络承担着一座城市的交通运输的重任,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可以提高市民生活的品质、工作效率,也能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所以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决定了一个城市的面貌和效率,而混凝土施工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质量的稳定性。本文重点分析了路面施工中常用的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两种施工技术的要点。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

1 引言

市政道路路面的施工技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影响道路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出现路面的开裂、下陷和坑洼现象,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舒适性、造成国家基础建设投资的浪费,也降低了车辆的使用寿命同时造成市民和社会的经济损失,而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决定市政路面质量的关键因素。

2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概述

通常市政道路路面由三个层面构成,首先是垫层,改善温度和湿度对路面使用功能的影响。垫层使用的材料是炉渣、粗砂或天然砂砾;第二层是基础层,确保道路的抗冲刷、抗变形能力。基层施工使用的材料有石灰、碎石;最上层是面层,也就是通常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部分。面层需要防滑并且耐磨。

3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也被称为刚性路面,根据路面载荷的设计要求,常用的有普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也有加筋的钢筋混凝土路面,还有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等。而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最常见的是普通混凝土路面,只在路面的接缝和边缘和角隅添加钢筋;施工时一般采用现场拌料或商品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铺设。由于水泥混凝土在温度变化时会产生伸缩,引起路面变形、开裂等,因此需要沿道路纵向设置伸缩缝,一般间隔四到六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是施工方便,强度大、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低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缺点是铺设完成后需要养护,因此通车比较慢。

3.2 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使用一定比例的沥青和碎石或者矿渣等骨料拌制的混合料铺设而成的。沥青混凝土根据使用的骨料的颗粒的大小有相应的技术标准,而制备方式有热拌和冷拌两种,多数情况下使用的都是热拌。并且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多选择将热拌厂生产的混合料运到施工现场铺设,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移动式热拌机现场拌制[1]。沥青混凝土使用的骨料的颗粒大小和材料配比以及铺设的厚度也是由道路设计载荷计算决定的,施工中按照施工设计技术文件的要求选择相应规格和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是施工完毕就可以投入使用;沥青具有减震效果,因此行车噪音小、舒适度高,路基和地基沉降变形对路面影响小,破损路面的修复也相对简单。

4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4.1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4.1.1 水泥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过程

首先需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水泥混凝土的材料规格和配比,如水泥的规格、骨料的颗粒大小,否则路面根本无法达到设计的载荷要求;在配比中水泥的比重误差要小于1%,骨料的比重误差小于3%。按混凝土搅拌标准要求顺序加入原料后,混合材料的搅拌时间要根据坍落度与搅拌时间的关系掌控。如果需要搅拌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到施工完成的时间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

4.1.2 水泥混凝土的摊铺和振捣压实

混凝土的摊铺要注意厚度的控制,当设计的层面厚度大于18cm时要采取分层摊铺,摊铺机械起步要稳,运行速度平稳且不间断;摊铺好的混凝土要马上用振捣器进行振实,并且在下层初凝前完成,以免影响混凝土成型效果[2]。振捣器的运行也要力求起步稳定、匀速,振捣器在每一个振捣点的运行时间,插入混凝土深度和频率都要按照规范要求操作,振捣器在作业时不得触及传力杆和接缝装置。振捣中如果摊铺层出现缺料现象要及时填充平整;振捣工序完成后需要用平板机械进行路面的振动压实,如果这时路面有低洼处需要用与摊铺作业时同样的新拌制的混凝土修整,并在混凝土还有塑性时完成。

4.1.3 伸缩缝的施工

首先伸缩缝的切割要控制在混凝土强度为1到1.5MPa时进行,切割完毕要及时清理掉缝内杂物;伸缩缝的深度要符合設计标准,否则起不到防止路面变形开裂的作用。

4.1.4 拆模和养护

混凝土路面在达到设计规范要求的有关强度时可进行拆模,如果发现麻面或者蜂窝应进行修补;在水泥混凝土的施工中,要想获得理想的使用性能,必须在稳定的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养护[3]。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需要2到4周的养护期,经过养护的路面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弯拉强度要求。为保证养护期的湿度,要在路面覆盖土工布,根据空气湿度和温度条件控制洒水量,避免路面因水分不足开裂;养护期如果遇到寒冷天气,要采取保温措施,以免因为表层和底层的温差而引起开裂。

4.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4.2.1 沥青混凝土的材料规格和配比

相比水泥混凝土而言,沥青混凝土对材料配比精确度要求更高,因此首先应对不同供货商、不同批次的骨料的颗粒大小严格控制;对施工机械和拌合设备的计量精度和性能要进行验证,确保材料的配比和摊铺精度。

4.2.2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

摊铺过程同水泥混凝土一样需要机械设备的操作起步稳、匀速不间断的施工,同时要注意如果混凝土有骨料与沥青的分离现象应及时进行人工矫正。

4.2.3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温度控制

热拌的沥青混凝土在摊铺并初次压实时,需要在规范要求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并且最好在较高的温度,一般在120℃~150℃左右。这就要求施工时间要尽量缩短,所以要注意原料的拌合和摊铺的配合。

4.2.4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

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柔性路面,具有减震、防噪音的优点,但是同时由于沥青混合料压实度不够造成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路面透水、强度和稳定性不够等,城市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路面变形和裂纹大多是因此引起的,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安全性和寿命[4]。要想获得较高的压实度首先是前文提到的施工温度控制,其次是注意施工时的气候条件,如果遇到雨天或气温低于5°应暂停施工;在最后的碾压阶段施工中,要根据沥青路面的设计要求选择正确的设备和工艺进行施工,控制碾压的次数、速度和时间,以免路面出现推移和裂纹。

5 结束语

市政道路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使用质量稳定性的关键。现代城市的道路通车量与日俱增,道路的服务质量影响的不仅是驾乘人员的舒适度和运输效率,还关系到交通安全、车辆的油耗和使用寿命。因此,提高市政道路的路面施工技术水平,提高路面使用效果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是市政道路路面施工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史磊.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8):145.

[2] 周燕飞.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J].建筑技术开发, 2016(6):94~95.

[3] 王灿江,冯秋苗,许立潮.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施工工艺[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7):145.

[4] 朱丽娜.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12):226.

猜你喜欢
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混凝土施工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分析
无裂缝大坝混凝土施工若干关键工艺
论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
浅谈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层的施工与探讨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