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研究

2018-10-21 02:46李小龙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4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设计方案市政道路

李小龙

摘 要:随着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城市频繁发生内涝,同时不少城市缺水严重,大量雨水径流被无序排放。城市雨水径流带来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根据统计,北京污染总量中30%以上来自溢流雨水。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为解决城市内涝与缺水,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减弱城市面源污染提供了解决思路。传统的城市道路工程是利用道路排水系统对雨水径流收集后进行集中排放,为了解决内涝问题,雨水排出系统往往非常庞大,对雨水资源的浪费也非常有限。為此,本文就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综合道路、雨水系统、道路绿化多方面的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案

1 引言

由于生态系统包括城市建筑和道路、绿地和自然水系等具有对吸纳、蓄渗和缓释雨水的作用,海绵城市可以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从而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并且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科学合理的对不同设施及其组合进行平面设计、竖向设计,通过对“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的综合利用,使生态环境受到城市开发建设的影响降低。对各专业统筹协调,进行海绵性基础设施建设,对水系保护和生态修复统筹实施,以此加强城市抵御洪涝的能力。

2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确保城市防雨防洪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还能对丰富的雨水资源予以充分利用。从防洪排涝角度来说,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对城市排水压力起到重要的缓解作用,一旦遭遇暴雨天气,能够确保城市防水防洪系统的开启与有关使用要求与规定相符合,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其基本目标所在。从水资源的利用方面来说,“海绵城市”的建设的价值体现就是,能够对城市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其能够对雨水予以吸纳和存储,在需要的时候直接调取所存储的雨水,从而让水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城市化建设活动,海绵城市理念的作用也在进一步彰显,建设“海绵城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城市良好建设的重要路径。

3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海绵城市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以构建一个以自然生态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并行的城市,因为城市道路与城市交通是一个城市市政建设的核心内容,关系到社会活动以及居民出行等问题,其是城市发展和城市综合功能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功能区占有较高的地位,因此,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便成了直接影响海绵城市构建重要的原因。

3.1 道路总体设计

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中的要求,为保障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影响,各地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正因如此,在规划阶段,对自然水文条件的保护、自然板块的充分利用、以及对紧凑式的开发等方略这些要得到重视,与此同时以维持可持续的水生态循环作为基础,结合城市的水文规划以及现有的给排水系统,避免造成对城市天然河道、湖泊的伤害,同时应避开水环境存在的敏感要点,充分协调道路红线内外用地的空间布局并对路线的走向进行合理布局,综合各道路绿化带、车行道、人行道等进行分析,设置雨水的滞、留、渗设施,从而实现使道路对这一开发控制目标的低影响。

3.2 对道路排水系统进行合理设计

在借鉴瑞士雨水收集与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对绿化带系统进行全面设计。为了提高路面排水系统的畅通性,应当制定绿化带的设计方案,明确相关高度,提高工作效率。如表1所示,绿化带的四周要高出中心0.5m左右,在路面积水之后,雨水会通过绿化带排出,更好地治理洪涝灾害问题,提高系统的渗水性能,在雨水排入绿化带之后,还能减少日常维护中灌溉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起到良好的使用作用。(2)对排水沟进行全面设计。设计者在设计排水沟系统期间,应当根据当地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情况,建立层次化设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排水沟而言,应当将高度控制在路面高度的0.4m左右,提高积水的渗透效果,建立先进的污水管理机制,增强设计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良好的环境保护作用,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系统运行水平。(3)渗透管渠设计采用穿孔的PVC管做渗透管,将管四周采用碎石(粒径在20mm~30mm)或者其他多孔材料填充,这样汇交在管中的雨水就会通过PVC管孔进入到碎石层,随后向土壤层渗透,最终达到良好的调蓄力。这种情况下使渗透管渠占有较小的面积,并且使雨水管、渗透池、渗透井等得到综合利用,但也可以单独使用,是较好的渗水设备,它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若发生堵塞或某些原因导致其渗透能力下降后,碎石层难以得到清理。因为,目前日本和德国在渗透管方面已具备成熟的经验,故此可借鉴。

3.3 市政道路层次性设计

为了更好实现城市道路的“海绵”作用,需要注重做好道路的层次性设计,比如,对于道路排水形式来说,通过道路间隙的雨水渗透排除,路基质层的排水管道排水,道路基土层排放等多种形式的错综应用,能够实现雨水的更好排放。同时对于不同作用的道路进行不同的雨水排放形式设计,这样可以防止雨水的积水渗透,结合绿化带的实现,也能够降低地表的热量,这样透水层与地下表层就能够更好地实现雨水渗透作用。层次性设计需要与排水设计相互交织,从而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3.4 路缘石与雨水口的设计措施

瑞士雨水收集与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我国海绵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具体为以下几点:第一,在路缘石设计工作中,应当建立作为道路边缘的排水系统,建立系统化的分析机制,达到保护河流与树木的目的,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设计之前,应当根据城市地理环境等对其进行处理,改善排水系统的建设机制,提高工作效果。第二,在雨水口设计中,需要绕过河流,直接将排水口设计在绿化带中,提高渗透工作可控性与有效性,增强雨水滞留管理工作效果,提升雨水资源利用率,建立专门的工作机制,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4 结束语

海绵城市理念的渗透,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的开展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推动意义。结合城市发展建设需要,积极探索更为优化的市政道路设计方式,让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市政道路设计越来越科学合理,才能够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开辟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谈旭辉.“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11):119~120.

[2] 石颖.“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9):244.

[3] 张富敏,王卓诚.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9):266~267.

[4] 郁万彬.关于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6):135~136.

[5] 杨显.“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设科技,2016(13):96~97.

[6] 李依航,李峰,原明,杜依霖,詹旭.海绵城市中重载型透水路面构建技术研究[J].广东化工,2017(17):17+39.

[7] 高帆.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对建设海绵城市必要性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6):104+107.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设计方案市政道路
《小学英语时态-现在进行时》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云南省电视广告监看系统智能化升级设计方案
中式琴房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方便胶带